秦都雍城遺址位於鳳翔縣城南雍水河北岸平地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曾在此建都?L達293年,秦王贏政(秦始皇)成年加冕也在雍城內的大鄭宮舉行。現已探明遺址內有新、舊兩城相連南北長達兩公裏,東西約壹至兩公裏。考古工作者在這裏進行了大量工作,發掘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在雍城遺址之南的南指揮鎮有秦公陵園,***發現43座規模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的土壙墓。
秦公大墓是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壹發掘的最大墓葬,故稱秦公壹號大墓。
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有東西墓道和墓室。發掘後的秦公壹號大墓,占據了中國考古史上五個之最:是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編鐘與隨州
壹九七八年春,湖北省隨州市爆出了壹條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的新聞:在城西兩公裏壹個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壹座戰國早期的大型木槨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當時,由於是“文革”剛剛結束不久,軍隊仍然參與著地方的壹些工作,而且,我所在的部隊又是隨州境內唯壹的建制師,因而在地方的邀請下,我們部隊參與了對古墓的挖掘和保護工作,而當時我剛調任師部政治部新聞幹事,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項工作,所以,對於古墓發掘的部分工作,親歷親為,對當時的壹些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擂鼓墩”在發掘前只是壹個普通的山崗,北望桐柏,南面渦山(大洪山),山嶺綿亙,古冢森森。相傳公元前605年(楚莊王九年),令尹(相當宰相)杜越椒發動叛亂奔隨,楚莊王率軍追擊至此,親自擂鼓督戰,最後全殲叛軍,此地因而得名。兩千多年後的壹天,隨著人民解放軍戰略施工的壹聲炮響,使這個沈寂多年的地方再次揚名——壹個空前的考古發現展現在世人面前。
曾侯乙墓建於紅沙巖坡上,鑿石為穴,墓的主人是戰國早期曾國(春秋時為隨國領地)壹名叫乙的國君。墓口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深11米,墓壙面積約220平方米,其形狀極像我們今天的三室壹廳單元房,分東、中、西、北四室,都是用巨型優質梓木隔成的小室,用材總量達380立方米。其中中室最大,南北長9.75米,東西寬4.75米,主要放置編鐘等青銅禮器,其余三室放置棺槨及其他隨葬品。主棺分內外兩層,外棺槨高3.5米,內外槨全是彩繪;殉棺21具,多施彩繪,殉葬人多是13-25歲的青年女性。從屍骨中存有銳器或作掙紮狀的情況分析,這些殉葬者可能是被生葬或是被殺害後裝入棺槨的,可見奴隸社會實行的殉葬制度是極其殘酷的。
古代帝王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寢及其隨葬品被毀被盜,往往不惜花費人力物力,把墓葬修的十分堅固,保護措施也相當嚴密。曾侯乙墓也是如此。從整個墓葬結構看,棺室上部及周圍填有厚厚的木炭,總重約6萬公斤,是用來防潮的。木炭之上蓋有壹層半米厚的梓木方材,梓木上填有厚達10余米的青膏泥黃褐土,這種土具有很強的密封作用。褐土上面密密排列著分別重達數噸的石條,叫做封頂石。再往上才是厚厚的堆土層。
然而,如此嚴密的防範措施也未能阻擋住盜墓者的光顧。發掘過程中,在墓上方西端發現了壹個由雜草叢生的地表直插墓室的深達十幾米的盜洞,盜洞底端墓室的淤泥中,發現壹具屍骨和幾件古代盜墓用的工具。據考古專家分析,盜墓發生在東漢末年,那時戰亂頻發,民不聊生,幾個盜墓者乘著月黑風高,夜深人靜,前來盜墓,經過幾個夜晚,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洞打通。可是不知是深深的墓室缺氧,還是墓中有什麽暗器,壹個盜墓者腰間系著繩子,剛進入墓室便壹命嗚呼,上邊的人見此情景,都逃之天天。所幸的是,墓內文物並未丟失。
不知是由於千百年的自然滲漏,還是那個盜洞所至,墓室打開後,發現裏面充滿了積水,水呈黑褐色,如同煤窯裏流出的壹般,所有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無壹幸免。但令人費解的是,在汙水中湮沒了兩千多年的各種文物竟然毫發未損,出土後稍加整理,便光亮如初,璀璨奪目,風姿依然。
挖掘古墓的工程是巨大的,青膏泥、重石條、方梓木、黑木炭,重達成千上萬噸的覆蓋物,還有壹件件珍貴文物,都需要從地下起運到地面上,為此,我們部隊專門派出了壹個連隊配合考古隊,鍬挖鎬刨,晝夜奮戰,還特地抽調了壹部吊車(吊車司機馬樹祥同誌,現轉業在徐水縣公安局工作)專門負責較重文物的起吊,確保了挖掘工作順利進行。隨著墓內積水被抽幹,墓內大量文物顯露出來。經考古工作指揮部與部隊首長協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用軍車運送到部隊營房,擺放在我們師部禮堂寬大的舞臺上,逐壹進行清點、擦拭、整理和測試。
經過初步清理,曾侯乙墓***出土各種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器及竹簡等文物壹萬五千多件,大大小小,林林總總,擺放在禮堂裏,儼然壹個中型博物館。墓中出土的文物,可以說是件件精美無比,個個令人叫絕。我記得,有壹件二尺多長的金彈簧,是用直徑不足壹毫米的金絲纏繞而成,拿在手上,彈性十足,熠熠生輝,使人難以想象,在當時的條件下,工匠們是如何鍛造成型的;在眾多的文物中,有幾十件木質漆器也十分搶眼,漆器中有碗、缽、匣等,裏面塗有壹碼的磚紅色,外表則繪有黑紅相間的漆畫,表現主題壹般為遊魚、鴛鴦等,色澤艷麗,圖案生動,這些漆器經過泥水的長期浸泡掩埋,不但沒有變型、腐蝕,就連壹點褪色掉漆的地方都沒有,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還有壹件後來被專家定名為“鹿鶴”的青銅器,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出土文物中絕無僅有的,造型非常別致:壹只體態修長的仙鶴頭上卻長著兩只鹿角,引吭高歌,展翅欲飛。望著這只氣度非凡,栩栩如生的“鹿鶴”,使人不能不折服先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後來,“鹿鶴”還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誌,從武漢沿316國道乘車去隨州,壹進城區,便遠遠看見那只高傲的“鹿鶴”矗立在街心花壇,似乎在向人們展示著古代隨州的燦爛文明(鹿鶴今已不存此處)。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鶴為原型。
然而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註目的還是那124件古樂器,其中以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編鐘最為壯觀。這套編鐘***65件,總重2500多公斤,小的不及水桶那麽大,大的則有五、六百公斤,設計精巧,氣勢宏偉,出土時分三層掛在銅鑄的鐘架上,只要敲擊鐫刻在鐘下方的標音位置,就能發出或渾厚或清脆的聲音,音域寬廣,音色優美。經湖北省有關專家用精密儀器測試,其準確的發音竟與現代標準樂器絲毫不差!我記得,當時測試過後,在場的專家們都驚愕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們怎麽也無法理解,2500年前的人類,十分簡陋的冶煉條件,卻如何鑄造出如此絕美的樂器?這套編鐘的出土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舉世矚目,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壹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第八奇跡”。
在文物清理過程中,湖北紀錄電影制片廠攝制組匆匆趕來,在全面反映發掘工作的同時,重點拍攝編鐘演奏的情況。於是,就在我們部隊的禮堂裏,在專家們的指導下,由我師宣傳隊的幾名女兵擔任樂手,壹臺獨特的編鐘音樂會拉開了帷幕: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鐘聲優美渾雄,令人震撼。後來,正是由編鐘演奏的這首《東方紅》樂曲還在中國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反復播放,古韻新聲,傳遍世界,傳向太空。前些時,我有幸又踏上了隨州大地。渦山腳下,水河畔,如今的“擂鼓墩”已辟作遊覽景區,風景如畫,遊人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