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是興獻王朱祐杬之次子。興獻王封地位於今湖北省鐘祥市,明朝時是三大府之壹的承天府,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於湖廣安陸(今湖北鐘祥市)的興王府。他的父親朱祐杬是明憲宗第四子,於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壹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興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就藩湖廣安陸州。朱厚熜的母親蔣氏是北京中兵馬指揮使(追封玉田伯)蔣斅的女兒,她於1493年與朱祐杬成親,1494年隨朱祐杬就藩安陸。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興王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準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不僅如此,興王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範。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興王朱祐杬病薨,年僅12歲的朱厚熜襲為興王,朱厚熜在長史袁宗臯的輔佐下接管王府。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駕崩。由於明武宗沒有子嗣,在其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預料到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他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頒布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並承襲興王爵位。武宗駕崩後的當天,楊廷和讓司禮監請太後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為皇帝繼承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2日,壹個由司禮監、皇室和朝廷代表組成的使團前往安陸,朱厚熜以興王的身份接見了使團並接受了太後的詔書,在王府接受諸臣行禮,隨後同使團前往北京。
在朱厚熜及使團到達北京城外的良鄉時,雙方發生了第壹輪沖突。根據楊廷和的安排,要禮部用太子的禮儀迎接朱厚熜,即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但朱厚熜並不接受這種方案,他對其右長史袁宗臯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後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不久後,嘉靖帝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後,改稱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興獻帝被追尊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並將興獻帝的牌位升袝太廟,排序在武宗之上,改興獻王墓為顯陵,大禮議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勝利最終結束。 嘉靖帝統治後期,由於國家承平日久,逐步喪失進取精神,日益腐化,濫用民力大事興建, 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嘉靖二十壹年後更是移居西苑修玄。方士、道士們利用嘉靖帝夢想長生不死和靈瑞現象的迷信,屢行詐騙之術,愚弄嘉靖帝,使每年不斷修設齋醮,造成巨大的靡費。 在用人上 ,嘉靖帝“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態度變化很大,對於權力把握很強,對於文官集團控制也很強。功臣、直臣多遭殺害、貶黜。首輔嚴嵩專國20年,吞沒軍餉,吏治敗壞。邊事廢弛,倭寇頻繁侵擾東南沿海地區,造成極大破壞。在長城以北,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不斷寇邊,嘉靖二十九年甚至兵臨北京城下,大肆掠奪。在嘉靖年間,南倭北虜始終是明朝的禍患。
嘉靖二十壹年(1542年)十月,爆發“壬寅宮變”,幾死於宮女之手。此後嘉靖帝移居西苑,此後首輔嚴嵩專國二十年,殘害忠良,楊繼盛、沈煉等朝臣慘遭殺害;吏治敗壞,爆發多起民變;邊事廢弛,1524年以後爆發多起大同兵變,1535年爆發遼東兵變,1560年爆發振武營兵變;長城北方蒙古韃靼俺答汗寇邊,倭寇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後賴朱紈、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率軍肅清。在此期間,葡萄牙人於1553年取得入居澳門的特權。
晚年嘉靖帝疏遠嚴嵩,起用徐階為內閣首輔,國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軌。嘉靖帝為了緩和社會矛盾,采取厘革縮弊、振興綱紀等改革措施,下令退還壹些被侵占的民田,汰除軍校匠役10萬余人,開創了嘉靖年間的“新政”時期,得到朝野上下的擁護。 隨著嘉靖帝年齡增大加之長期服用有砒霜,水銀,雄黃,處女紅的丹藥,朱厚熜的身體每況愈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偽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制長生妙藥獻嘉靖帝。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二月,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嘉靖帝大怒,下獄論死,為徐階所救。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駕崩於乾清宮,年60歲。廟號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北京昌平永陵。
嘉靖帝駕崩後,裕王朱載垕繼位,年號隆慶。奉先帝世宗皇帝遺詔,“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以海瑞為代表,赦免了所有諫言諸臣。從這壹刻起,揭開了長達十八年隆萬大改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