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稱謂對象不同
“陛下”是臣子對帝王的尊稱。當帝王與臣子談話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階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稱“陛下”,意思是通過在妳臺階下的臣屬向妳傳達卑者話,表示卑者向尊者進言。
“殿下”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稱謂對象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親王的尊稱。唐代以後,惟太子、皇太後、皇後稱“殿下”。
2、出現的時間不同
“殿下”壹詞出現於古籍要比“陛下”遲得多。壹般說來,對太子、親王、皇太後、皇後都用“殿下”這壹尊稱。例如南北朝時丘遲《答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中的“殿下”,即指臨川郡王蕭宏。但是“殿下”主要用於太子和親王。他們生活起居在宮殿之中,所以有此稱謂。
相關稱呼
1、閣下
舊時對人的尊稱。也常用於書信中。原意也是由於親朋同輩間相互見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閣下的侍從轉告,而將侍從稱“閣下”的。後來逐漸演變為對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今多用於外交場合。
2、膝下
子女幼時依於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後來借指父母,有親切之意。後用以表示對父母的愛慕;並在與父母通信時,用為敬辭。宇文護《報母書》:“違離膝下,三十五年。”這是說自己離別母親已三十五年了。
3、麾下
麾下的“麾”,旌旗之屬,是將帥用以指揮的旗幟。亦作“指揮”、“招手”講。麾下,謂在將帥旗之下。“麾下”亦是對將帥的敬稱。
4、在下
舊時用作自稱的謙辭。古時坐席,尊長者在上,所以自稱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