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明·海瑞《申軍門吳堯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來,千萬人以鼓舞作興,翻然改革望之矣。”
安常習故 習:習慣;故:舊例。安於常規,習慣舊例。形容按照常規和老套辦事,守舊而不思變革。
出處:宋·劉挈《論人才》:“有安常習故樂於無事之論,有變古更法喜於敢為之論。”
安貧樂道 道:主張,思想。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
出處:《後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白面書生 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出處:《宋書·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
百慮壹致 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於壹致。
出處:語出《易·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壹致而百慮。”
保殘守缺 ①指漢代今文經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典而拘執壹家之言。後常用以比喻泥古守舊,不知改進。②指保藏殘缺的古籍文獻。
出處:《漢書·劉歆傳》:“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
抱殘守缺 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出處:參見“保殘守缺”。
抱殘守闕 ①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道。③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著做。
出處: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二君以瑰異之質,負經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壹本作“缺”。
閉關自守 關閉關口,不和外人來往。比喻因循保守,不願接觸外界事物。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上》:“無事則民勤於耕稼,以廣軍儲;有事則民習於弓矢,以蒞武事。此真霸王之資也。閉關自守,又何憂乎?”
變心易慮 改變思想;改變打算。
出處:《荀子·儒效》:“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
表裏如壹 表:外表;裏:內心。表面和內心象壹個東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壹致。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首尾周密,表裏壹體。”《朱子全書·論語》:“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著實,故某集註雲:‘以忠,則表裏如壹。’”
別有肺腸 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壹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撥雲睹日 撥開雲彩看見太陽。形容受到啟發,思想豁然開朗,或比喻見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撥雲見日”。
出處:語出《晉書·樂廣傳》:“[衛瓘]見廣而奇之……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雲者也。’”
博大精深 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出處: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出處:《三國誌·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是時術陰有不臣之心,不利國家有長主,外托公義以答拒之。”《晉書·周處傳》:“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不合時宜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出處:《漢書·袁帝紀》:“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不經世故 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
出處:魯迅《花邊文學·序言》:“然而他們不經世故,偶爾‘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釘子。”
不露形色 不讓思想活動從行動和表情上流露出來。
出處:劉德桂《宣統皇帝》第壹章二:“阿瑪壹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麽犯了這麽大的錯誤。”
不入時宜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出處:《漢書·袁帝紀》:“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不識時務 時務:當前的形勢和潮流。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出處:《後漢書·張霸傳》:“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結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