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祖國比作壹只昂首挺立的雄雞,中國的母親河黃河就是雄雞心臟的動脈,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發展趨勢。黃河全長5464公裏,流域面積近752443平方公裏。它與成千上萬的支流和小溪、河流相連,像無數的毛細血管,源源不斷地向祖國輸送著生機和活力。
河流邊界在北緯32°至42°和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相差23個經度,流域面積75.2萬多平方公裏,黃河全長5464公裏,源頭至河口落差4830米。石質山區占29%,黃土丘陵區占46%,風沙區占11%,平原區占14%。
但黃河的具體源頭是卡裏曲、瑪曲還是紮曲,壹直存在爭議。但在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派意見,確定瑪曲為河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角瑪曲曲果設立河源標誌,東經95° 59 ' 24 ",北緯35° 01 ' 18 "。
近年來,黃河水域的生物遭到破壞,現在只有不到100種魚。為恢復黃河生態,保護生物資源,甘肅省農牧廳漁業處從2000年開始對黃河甘肅段實施“增殖放流”計劃。據漁業部門負責人介紹,放魚數量從去年的700多萬條增加到今年的800萬條,以黃河土著魚種——鯉魚、鯰魚、草魚、鱅魚為主要對象。
由於泥沙淤積,在全長5464公裏的黃河大部分河段,河床高於流域內的城市和農田,且都受到堤防的約束,因此被稱為“懸河”。那麽黃河是從哪裏變成“懸河”的呢?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的磴口縣,這裏黃河平均比縣城高4到6米。黃河在中條山和秦嶺之間流淌,從河南金夢穿過。從這裏出發,距黃河30公裏,就是我國著名的都城洛陽。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壹。自東周以來,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楊迪)、唐朝(武則天)、後梁、後唐都在此建都,被稱為“九朝古都”。
山谷遷移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自古以來就是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遊因河水渾濁而被稱為“濁河”。1世紀初指出“河水重濁,數壹石六鬥泥”。唐宋以後泥沙增多。這些泥沙壹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高度淤積,都受到堤防的約束,長期形成懸河。秋、夏汛期,防禦薄弱,從漫頂到河道改道。據史料記載,在1946之前的三四千年間,黃河下遊決口1593次,河流改道26次,決口1000多次。洪水北起海河,南至淮河,面積達25萬平方公裏,對我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就黃河下遊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戰國以前,上限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遊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為兩岸沒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多次往返,其中有《龔宇》、《山海經·北山經》、《漢書·地理》記載的三段。前兩條路在河北平原西部,沿太行山山麓向北。山經下遊壹般向北流向永定河沖積扇南緣,向東經過雄縣、巴縣,在今天津附近入海。龔宇下遊在今天的莘縣與山景河分叉,經過今天的河北平原中部,在青縣以東入海。韓誌的大河離開太行山東麓,流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戰國中期以前,上述三條河流要麽相互支配,要麽同時存在,但它們流經韓誌的大河是常見的。在古代,“河”是黃河的專名。據《漢書》記載和《水經註》記載,河北平原有10多條被稱為“河”的水道,它們可能都是黃河經過壹定的斷流和遷移後的老路。(2)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初(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戰國中期,下遊大量修築堤防後,固定河道為《漢書2地理》記載的大江,結束了長期多溪分流、頻繁改道的局面,我們暫將其視為黃河第壹次大改道。戰國中期,黃河下遊人煙稀少。當初築堤時,兩岸堤防寬度為50李翰(1李翰,相當於今天的414米)。大流(水的主流)要在堤防中遊走,河流的蓄洪能力強,不容易決口。此後,牙數與日俱增,在大堤內河航道兩側淤塞的壹大片沙灘上進行圍墾,築起人民的堤防自衛。離得遠的,離水也就幾百步。結果河床受迫,河體曲折,淤積迅速,險情連連。西漢末年,今天河南浚縣的河道,“河高於平地”,顯然已成為“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遊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東破黃河,河與淮河之間的洪水持續了60年。③1至10世紀(東漢至唐末),11年(王莽建國三年),黃河在元城、魏縣(今河北省大明東)上方決口,河水泛濫到清河縣以東的幾個縣。當時因為河水決定向東流,王莽不主張堵口,因為他在元城的祖墳沒有受到威脅。公認洪水歷時近60年,導致黃河歷史上第二次大改道。此後近千年間,黃河下遊相對穩定,偶有漫溢,無大規模分流。原因如下:第壹,東漢時期,大量遊牧民族開始在黃河中遊定居,退耕放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取代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第二,公元70年,在王景的領導下,西漢後期泛濫的河水得到了綜合治理,然後修了壹條新的河道,大致流經冀魯邊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王濱壹帶),從西漢的大河,順著古洛河道,經過今範縣南部, 在今天的陽谷縣和古洛河之間改道,經過今天的黃河和馬家河,然後在山東利津縣入海。 第三,當時的黃河下遊有許多支流,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還有壹些湖泊和沼澤,都起著分洪、排沙、調流的作用。④經過10世紀至1127(唐末至北宋末)近千年的積累,黃河下遊逐漸淤塞。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改道近百裏。到了五代,潰口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到11世紀初,在今天的山東商河、惠民、濱州等市縣,河面已是“高樓大廈幾乎超過了丈”。此後,潰口位置上移至贛州(今河南濮陽)和滑州(今滑縣東老城)壹帶。總的趨勢是河流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北宋初定的池河、恒隆河,都在唐代大河以北。1048年,商(今濮陽東昌湖姬)決口,其北流經過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遊(今南運河)與界河(今海河)在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校”。這是黃河歷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道。(黃河北流有三次:上湖昆、小武昆、內黃口)⑤ 1128 ~ 16世紀(金元至明嘉靖萬歷年間)1128(南宋)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循化、滑之地的舊路,不再進入河北平原。隨後的700年間,流入東南的淮河。這是黃河下遊變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也是黃河第四次大改道。君與滑之間的河道,曾經是黃河下遊的壹條狹窄河道。由於這壹段航道的控制,下遊航道的擺動範圍基本局限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離開這壹段河道後,下遊河道轉向東或東南,由豫東北向魯西南擺動。晉代有記載的12決口中,決口後的河蕩占該地區的10。1286(至元二十三年)10黃河在武元、吳恙、中牟、演金、開豐、祥符、祁縣、隨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渭川、鄢陵、扶溝。大致可以分為三股;壹股在中牟南下,經尉氏、渭川、扶溝、炎陵等地,從水影進入淮河;壹股在開封,向南拐,經過通許、太康等地,從旋渦流向淮河。我們稱之為黃河歷史上的第五次大分流。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壹是決口位置西移。最初,裂縫大多在今天的山東(12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然後向西移動到薊縣、吳恙(今天的原陽以東)和演金(12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到13的70年代~ 14的40年代,決口先後移至武元新鄉(今原陽西部)和迎澤(今鄭州市西固興鎮),幾乎達到黃河下遊沖積平原頂部。第二,河流幹流逐漸向南擺動。12世紀中葉以後,河流經過豫東北、魯西南,現在山東省梁山縣流入泗水。後來逐漸南蕩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壹帶,經安徽碭山、蕭縣、江蘇徐州入灘。金元時期,兩條人造河流決口,先後從河中失明或從漩渦進入淮河。13世紀後期,有壹段河流從潁河匯入淮河,到達黃河下遊扇形平原的西南邊界。第三,河流下遊除了幹流之外,還同時分成幾條支流,變化不確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出現了“兩江分流”的局面。後分為三股,均流經廢黃河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河。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遊有幾股,奪水回旋,入淮河。後向東流入泗或向南流入淮,有時在東北流入馬家河、和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往往幾股並行,重疊是主要時間,變化極其混亂。元末(1351),賈魯在治河的時候,曾經治理過河南封丘到徐州的壹條河,史稱賈魯河。很快就會毀了。⑥16世紀中葉至1854年(清鹹豐五年),黃河下遊多溪分流的局面基本結束,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期),“南流舊路初阻”,“全河許淠,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重大變化。後來萬歷初年,潘繼勛實行“築堤治水,以水攻沙”的政策,河道下遊基本固定,也就是這張地圖上的廢黃河。雖然後來有溢出。但很快又回到了老路。堤壩建於清朝初期。河南的河流有壹段時間相對安全,而山東和江蘇的河流決口數量增加。江蘇徐州至淮陰壹段,兼作運河,是“咽喉要道,最重要”。潘繼勛治河的重點就在這壹河段,大修河道兩岸的大堤、格堤、月堤、遠堤,改建高家堰,提高洪澤湖水位,蓄水,刷黃河。清初河災的重心從淮陰下移到河口,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霸占淮河,大量泥沙排入河口,使坡度發生變化,加速了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所以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的河災最為集中。19世紀後,河道淤塞廢棄,決口年復壹年。此外,國內政治動蕩和無效的河流管理使得新的改道不可避免地發生。⑦ 1855(清鹹豐五年)~ 20世紀50年代以前,黃河在河南楊瀾童瓦腔決口,先淹至西北的封丘、祥符縣鄉村,再向東流至蘭義、考城、長垣三縣,分為三股:壹股是曹州以東趙王河至章丘。壹股流經長垣縣至東明縣雷家莊,在此分成兩股,均向東北流向章丘鎮;三河交匯後,過章丘運河,經無鹽河入大清河,經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按我國現行行政區劃,黃河下遊路線流經河南滎陽、鄭州、原陽、演金、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山東曹西安、單縣,安徽碭山、蕭縣,豐縣、沛縣、徐州、郫縣、睢寧、宿遷、江蘇。但改道後,黃河突破原有河道,改向東北方向,借大清河流入山東渤海。這壹決口結束了黃河下遊從淮河入海,再回到渤海灣的700年歷史。在隨後的20年裏,洪水在以通瓦室為頂點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泛濫,北至金地,南至曹西安和碭山,東至運河。水勢分散,正在下滑。直到1876才完成整個河堤,現在黃河下遊已經基本成型。在河流下遊,從童瓦室到桃城埠,經常發生決口,故稱“豆腐腰”。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花園口大堤是人為打開的,企圖阻止日本侵略者帶著洪水西進。這次決口導致黃河、南河淹沒了賈魯河、何英和渦河之間的地區,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嚴重災害。這也是黃河歷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最近,沙塵暴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亂砍濫伐,黃河源頭很可能淹沒在沙塵暴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被稱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包圍,到處是沙塵暴。專家指出,人類違背自然生活方式的非法砍伐是破壞水資源的主要原因,這使得這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的又壹遺址。正是黃河的頻繁泛濫造就了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華文明也是從大禹治水、引河入海的艱苦奮鬥開始的,以至於很多朝代都設立了河道管理機構,中國人民還設立了“黃河水利委員會”,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黃河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對中華文明的走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編輯本節黃河整治
中國科學院泥沙專家錢寧提出了黃河的粗砂和細砂之分。在黃河上,粗砂是指直徑大於0.05毫米的砂、直徑為0.025~0.05毫米的中砂和直徑小於0.025毫米的細砂..黃河下遊泥沙淤積主要是4億多噸粗砂造成的。對此,人們通常采用人工擾動泥沙和調水調沙的方法。人工擾沙是指用機械手段將黃河河底的粗砂攪起,噴入黃河主航道,從而流入海洋。小浪底水庫廣泛運用調水調沙,有12次。50年來治理黃河取得了很大進展:1。黃河流域已建成3000多座水庫,總庫容相當於黃河年徑流量,黃河水資源利用率達到60%。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小浪底工程於1998按期截流。2.黃河下遊1300 km堤防普遍加高加固三次。3.黃河流域五分之二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了治理。從1950到1997的48年間,黃河流域* *有8個省(區)完成了梯田、堤壩、其他基本農田和植樹造林種草等五大水土保持措施,達2765.438億畝,相當於654.38+0808萬平方公裏,占8個省(區)。按48年平均,年均進步0.83%。上述控制區中,梯田461.71.7萬畝,壩地537.8萬畝,其他基本農田3381.33萬畝,造林1.5094446萬畝,種草34965438+1.5萬畝。
編輯這壹段的旅遊資源。
生機勃勃的上遊河段——這壹河段被稱為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其中,從龍羊峽到青銅峽,河流峽谷相間,河床比降大,水力資源豐富。規劃利用缺口超過1.200m,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占全河近50%。年均發電量近600億千瓦時。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著當地百姓。所以有“黃河富寧夏天下第壹”和“黃河之險,只富壹方”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土地平坦,面積廣闊,2000多年來壹直采用黃河水自流灌溉。這裏物產豐富,珍貴的中藥材枸杞、銀川大米品質優良,被譽為“江北”。(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很幹燥。在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在這裏,“沒有水就是沙漠,有水就是綠洲”。黃河水為這裏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黃河中遊——陜甘寧峽谷,黃河在這裏劈開萬仞山,猶如壹根竹子,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連續峽谷河段。這個河段有兩個著名的地方:1。壺口瀑布——黃河以雷霆萬鈞之勢沖向這裏,咆哮而去。壺口瀑布不僅是黃河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勇於開拓、銳意進取精神的象征。“風在咆哮,馬在呼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首雄壯的歌曲唱出了黃河的風華,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所向披靡、艱苦奮鬥的豪氣。(歌詞選到黃河大合唱)2。龍門——“鯉魚躍龍門”的故事由此而來。據說鯉魚能跳過龍門就能變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努力奮鬥後達到理想狀態的美好願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奮鬥不息。相傳是大禹開鑿的峽谷,所以又叫禹門口。
黃河小浪底
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位於洛陽市以北40公裏的孟津縣,是洛陽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旅遊局共同開發的大型項目。是河南省“三點壹線”旅遊的重要景點。總面積1262平方公裏(其中水面296平方公裏),是以峽谷、河流為主要特征,反映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地湖泊景區。景區內的小浪底大壩、進水塔等大型水工建築物,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壯舉,是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內白崖山、黃璐山、紅崖山、石祖山、景子山、黛眉山風景秀麗,人文景觀豐富,八裏胡同峽、龍鳳峽、孤山峽幽深,被譽為“黃河三峽”,在296平方公裏的廣闊區域內湖支縱橫。河洛文化是小浪底景區黃河歷史文化的代表。位於小浪底大壩下遊15km處。河洛文化景區由漢光武帝陵墓、馬龍浮屠廟和王鐸故居三部分組成。王鐸故居收藏有王鐸代表書法作品《轉山元帖》石刻90件,全面展示了王鐸的書法藝術。馬龍浮屠寺,又名伏羲寺,是中華文化和人類尋根始祖、河洛文化源頭伏的祭祀場所,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尋根問祖。鄭州黃河旅遊區位於鄭州西北30公裏處。南臨雄偉的嶽山,北接滔滔的黃河。壯麗的河山風光、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以及地面“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等壹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征,使這裏成為集觀光遊覽、科學研究、弘揚中華文化、科普教育為壹體的省級景區,成為全國旅遊線——黃河之旅的龍頭。在已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峰、月山寺、駱駝嶺等近40處景點中,有“炎黃皇帝”、“養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有黃河碑林。
編輯本段中的相關信息
654.38+0.5萬年前,山西省靠近黃河的芮城縣出現了西後渡猿人。後來,654.3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理猿人沿著黃河捕魚狩獵,繁衍生息,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7萬年前的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的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黃河文明的序曲。距今10000年至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距今7000年至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距今3700年至2700年的青銅文化遺址和公元前770年出現的鐵器文化遺址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開始,黃河流域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傅、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揭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秦始皇漢武,唐宗宋祖,壹代驕橫的成吉思汗,這些皇帝帶領中華民族將古老的黃河文明推向了舉世矚目的輝煌巔峰。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果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也傳遍了全世界,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1.黃河,中國第二長河,壹條5464公裏長的河流蜿蜒在中國北部。從空中看,它像壹個巨大的“吉”,它是我們民族特有的圖騰——龍。第二,黃河不僅僅是壹條大河。黃河、黃土地、黃帝、黃皮和傳說中的龍,所有這些黃色的象征將這條流經中國心臟的濁流升華為壹條聖河。《漢書·溝記》視黃河為萬水之首:“中國有百川之源,黃河為祖。”三、黃土風化說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中,到處都是砂石,在驟冷驟熱的惡劣環境中分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長年累月把它們吹到東邊,粗沙落在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的甘肅、陜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六省。經過幾百萬年的搬運和堆積,終於形成了壹個黃土高原,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至日月山,東至太行山。四、深厚寬廣的黃土層這是無與倫比的黃土,面積達410000平方公裏,黃土覆蓋厚度壹般在100米以上。隴東、陜西、山西等地黃土深達100至200米,蘭州地區厚達300多米。黃土高原每年流失22億噸表土,大部分進入黃河。五六千年前伊甸園的植物學家發現,黃土高原雖然雨量不如南方豐富,但養分的淋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橡樹、油松、雲杉、酸棗、黃荊的生長。那時,茂盛的植被孕育了溫暖多雨的伊甸園。今天,山西、陜西、甘肅、寧夏等省都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地處中原的河南省簡稱“豫”,可見在倉頡造字時代,這裏還是大象出沒的地方。不及物動詞古代文明的啟示在距今654.38+0.6萬多年前的山西芮城後杜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發現了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距今654.38+0.6萬年前的陜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發現了許多碳沈積。從此,藍田人、大理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懷抱中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我們的祖先在這樣壹片綠野中狩獵采集,度過了華夏文明的黃金童年。七。改造自然功德的歷史記述誠然,文明之光最先沐浴於此,也必然最先觸及於此的文明之火。根據古老的傳說,神農曾經教人們種植莊稼。耐人尋味的是,神農是炎帝,也就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其實就是焚林耕種。孟子記載了三皇五帝火燒山林的“功績”:“當堯...植被茂盛,動物繁殖,谷物沒有收獲,動物受到威脅...只有姚壹個人在擔心,他處理好了。舜善用火。彜烈山燒之,禽獸逃之。”《詩經》裏,我們聽到了先民砍樹時的歌聲:“侃侃伐檀,江幹河清,碧波蕩漾。”“伐木丁丁,鳥兒歌唱。”八、揭河底日前,黃河小北幹流山西河津段(山西、陜西段)大金嘴、小石嘴壹帶出現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泥沙被水流卷起如地毯。“揭河底”現象是黃河特有的泥沙運動規律,主要發生在小北幹流龍門和黃河支流渭河。其表現是,高含沙洪峰經過時,河床在短時間內遭受嚴重沖刷,河底的塊狀、片狀泥沙像地毯壹樣被卷起,然後被水流卷走。如此強烈的沖刷,可以在幾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內使這壹段河床深幾米到十幾米。由於“揭河底”現象形成的特殊條件,“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的百年奇觀。據悉,黃河上壹次被“揭開”是在1977年7月6日。這場“河底揭秘”從7月5日8點開始,壹直持續到8點40分。在此期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兩個高約1米、長約7-9米的1號大型起吊物,伴隨著洶湧的水聲先後被吊起。7月初,黃河中遊吳堡至龍門段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攜帶大量泥沙南下。7月4日晚,河津源頭龍門水文站洪峰流量達到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700多公斤每立方米,為局部出現“揭河底”現象創造了條件。
根據文化相關性編輯此段落。
詩
1,獨木合,黃河朝天。——王維2。古有黃河流,今為耕地。條條道路都是靈活的,大海化為塵土。——元代詩人薩杜拉《渡古黃河堤》3。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到邊疆》4。山遮白日,海泄金河。更上壹層樓看千裏之外--王誌煥在鷺鳥山莊5。妳有沒有註意到,黃河的水是如何從天堂流出,流入海洋,壹去不復返。——李白《入酒》6。黃河入東海,萬裏記在心。——李白第十四回贈裴7。黃河遠在白雲之上,壹座孤城,萬仞山。何必用楊柳的悲歌來抱怨春天的耽擱,老玉門關,壹個春風不是吹的啊!——王之渙《涼州詞》8。我會渡過黃河,但冰會窒息渡船會爬上白雪皚皚的太行山。——李白《難走》9。黃河之沙和九曲曲折折中的萬裏,波浪和風從天邊吹來。——劉禹錫《浪淘沙》10,送昆侖五色流,壹片黃濁透中川。——王安石黃河11,百花園上望京師,當黃河滔滔不絕。窮秋曠野無行人,馬頭東來知是誰。12,黃河之渡,回到山茱萸幾天。——王昌齡13,黃河北岸的海西軍,鑼鼓響遍天下。黃河南岸是我蜀國,沒有小米也要養家糊口。——杜甫《黃河二首》14。看三門,三門開,黃河不能東。15,命李白改詩,黃河之水來了。——何敬之《三門峽——梳妝臺》16,黃河能容土,北風恨雨雪。17,黃河自西來昆侖,萬裏怒吼摸龍門。18,西嶽壯麗,黃河如絲天。19,且探虎穴至大漠,鞭馬至黃河。——李白20、大地花青雲闊,黃河欲黃。——李商隱21,黃河在黃雲的秋天是白色的,行人在河邊相對悲傷。——白居易
俗諺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罷休。2、黃河清,壹個聖人。3,黃河是有害的,但它是豐富的。4,跳進黃河也洗不清。5.黃河惡心善良,長江善良邪惡。6.黃河歸來不看川,傣妹歸來不看山。7、三年兩破,百年壹改道。8.黃河死了,縣長也活不成了。9、黃河九曲十八彎,壹碗河水半碗沙。10,黃河還有澄清日,人怎麽會沒有運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