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栗殼簡介

栗殼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栗殼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來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栗殼的用法用量 2.7 附方 2.8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栗殼的方劑 2 用到中藥栗殼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栗殼 1 拼音

lì ké

2 《*辭典》:栗殼 2.1 出處

《食療本草》

2.2 拼音名

Lì Ké

2.3 來源

為殼鬥科植物栗的外果皮。

2.4 性味

《綱目》:"甘澀,平,無毒。"

2.5 功能主治

治反胃,鼻衄,便血。

①孟詵:"煮汁飲之,止反胃消渴。"

②《日華子本草》:"治瀉血。"

2.6 栗殼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研末或入丸劑。

2.7 附方

①治膈氣:栗子黑殼煆,同舂米槌上糠等分,蜜丸桐子大。每空心下三十丸。(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鼻衄累醫不止:栗殼五兩,燒灰,研為末。每服二錢,以粥飲調服。(《聖惠方》)

③治痰火瘰癧:粟殼和豬精肉煎湯服。(《嶺南采藥錄》)

2.8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栗殼的方劑 保子七聖散

3升煎,去滓服。月內兒服1杏核大,300日兒服1栗殼,12歲兒服兩栗殼,3歲以上兒加之,每日3次。...

斂腸丸

二:斂腸丸:處方:木香3克地榆6克酸石榴皮6克罌栗殼45克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

補氣補血湯

拼音:bǔqìbǔxuètāng處方:栗殼3錢,當歸2錢,黃耆2錢,玉竹(蜜炙)1錢半,白術(土炒)...

化痰消咳片

3B229597處方:紫花杜鵑1330g板栗殼500g合成魚腥草素20g止咳酮3g制法:以上四...

天下第壹烏須方

如赤小豆大,又次者如綠豆大,分3樣,入新罐內炒如栗殼色,以青濕布包之,以腳踏成餅,曬幹為末,錫罐盛貯...

更多用到中藥栗殼的方劑

用到中藥栗殼的中成藥 化痰消咳片

3B229597處方:紫花杜鵑1330g板栗殼500g合成魚腥草素20g止咳酮3g制法:以上四...

清熱鎮咳糖漿

草44g、荊芥35g、知母26g、前胡35g、板栗殼44g、浮海石44g制法:以上八味,加水煎煮二次...

八寶眼藥

朱砂10g冰片20g爐甘石(三黃湯飛)300g地栗粉200g制法:以上九味,珍珠、朱砂分別水飛或粉...

肥兒丸

)3錢。制法:上為末,蘆薈末和勻,豬膽汁為丸,如栗米大。功能主治:《丹溪心法》卷五方之肥兒丸治小兒...

生肌散

,煆龍骨2兩,生乳香2兩,生沒藥2兩,海螵蛸(去殼)5錢,象皮2兩(滑石燙),生赤石脂2兩,冰片1...

更多用到中藥栗殼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栗殼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四十四咳嗽門]藥方

皮半夏(制)桔梗杏仁(炒。各七分)烏梅(三枚)罌栗殼(蜜炙,二錢)五味子桑白皮紫蘇薄荷知母甘草(炙。...

《普濟方》:[卷壹百十七寒暑濕門]中暑附論

痢。加肉豆蔻五錢。每服鹽梅壹枚。赤痢。烏梅壹枚。栗殼二枚。去蒂赤膜醋炒。白痢。栗殼二枚制同上。粟米壹...

《外科選要》:補遺方

,取出去滓,頓服之。又壹方,無黃。郭氏定痛托裏散栗殼(二兩去蒂炒)當歸白芍藥川芎(各五錢)乳香沒藥桂...

《文堂集驗方》:[卷二]血癥

足浸至膝腕。以汗出為度。兇者浸至半身。再無不止。栗殼。(燒存性研末)米飲調下二錢立止。刀刮指甲細末。...

《存存齋醫話稿》: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