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縣境內存在兩種方言,分別是粵語新興話和嘊話。粵語新興話分布全縣,占全縣人口的90%以上。而縣內客家人約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
新興話
新興話屬於粵方言,是新興縣內的通用語言,日常使用人口占全縣人口的90%以上。新興話的形成,大致經過三個歷史時期。壹、秦漢時期漢移民的進入,將中原“雅語”帶入新興地域。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軍占領百越。征發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為“墾卒”遷至嶺南。“墾卒”是歷史上第壹批漢族移民。秦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其時新興地域屬南海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新興地域就有縣級設置,東晉永和七年(351年)就有郡級設置。西晉永嘉年間,中原發生“八王之亂”,繼之又有“五胡亂華”,中原漢人大量南遷,進入新興的漢人開始增多,以中原“雅語”為基礎的新興話形成,成為當地的優勢語言。二、唐宋時期,新興成為朝廷貶官流放的主要地方。明朝嘉靖十四年《廣東通誌初稿》“流寓”卷列舉唐宋兩朝***有22位名人流寓肇慶府,明朝時的肇慶府轄新興縣等壹州十二縣,22人當中有14人流寓新興縣,其中宰相級就有5人。他們在新興縣寓居期間,開辦學堂,傳播中原文化。他們所操的官話,對新興話產生壹定的影響。三、南宋元朝時期,大規模的漢移民進入新興。現新興縣大部分的族群,都是由南雄珠璣巷經珠江三角洲進入新興。這些移民,由於在珠江三角洲居住壹段時間後進入新興,使得新興話或多或少受到他們原居住地語言影響。在粵語分區上,有學者把新興縣劃為“珠江或西江流域的外圍或邊遠地區”,與廣州話在語音、詞匯等,基本相同。跟廣州人交談,直接相通”。
新興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東北面是歸屬粵海片(廣府片)的高要和佛山;東面和東南面是歸屬四邑片的鶴山(鶴山雅瑤屬四邑)、開平和恩平;西南面是歸屬“兩陽片”或“高廉片”的陽春;西北面和北面是同屬雲浮市轄的雲安縣和雲城區,跨過雲安縣和雲城區再往北和西北,則是歸屬“勾漏片”的郁南、羅定和德慶。新興縣是粵語幾個大片的接壤過渡地帶。地理位置的特點往往與方言特點緊密相關,新興縣地處粵方言幾個大片的接壤地帶,很自然地成為壹個聯接東西南北、雜糅各片特點的方言點。新興方言的語法存在壹些雜糅了東(粵海片)西(高廉片)南(四邑片)的特點;相比廣州話,新興話較多地保留古代漢族“雅語”的面貌。新興話在縣內各鎮也有差異,形成幾個區域。縣城話:新城鎮、車崗鎮、太平鎮、集成鎮、東成鎮、大江鎮和簕竹鎮良洞村、裏洞圩附近地區等。稔村話:稔村鎮南部。水臺話:水臺鎮。梧洞話:裏洞鎮南部地區。天堂話:天堂鎮和河頭舊街附近。
嘊話
唐代戰亂至五代十國時期,大批漢人通過橫浦之道或贛南至福建石壁、至梅州、至惠州,或粵海通道到廣東,這是客家人的遷徙之路。在經過長期流徙以後,他們所操的語言慢慢地發展成為壹種方言——客家話。由於客家人都具有正統意識,其語言壹直保持穩定狀態,既不受金元之後中原漢語演變趨勢的影響,也不易為粵語所同化。新興縣內的客家人,是梅州地區的梅州客家人的遷入。縣內河頭鎮、簕竹鎮是客家人相對集中的區域,水臺鎮、車崗鎮、太平鎮、天堂鎮等地也有客家人居住。至2000年,縣內客家人有3萬多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分布在140條自然村。他們日常交往講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客家話”,對外交往可講“新興話”。 (壹)戲劇
建國前夕,縣內的水東岸、稔村、大穩、舍豐、壩塘、碧塘、布茅、彭山等鄉村有農民組成的業余粵劇班20多個,為群眾表演古裝粵劇。民間喜慶日子,粵劇班承接吹奏八音演唱粵曲。其中,水東岸“聯超群”八音班,聲藝最佳,譽為縣內第壹班。
1956年,全縣有業余粵劇團70多個,演出劇目有《白毛女》、《王秀鸞》等。1958年至1977年,組織全縣匯演、調演***13次,有66個代表隊***3580人參加,演出粵劇、歌舞、曲藝等節目477個。還組織業余作者創作多場粵劇、獨幕粵劇、話劇、快板等節目170多個,開展群眾性自編自演活動。至1985年,***創作各類劇目185個,各業余劇團、演出隊***演出粵劇、歌舞、曲藝節目518個。
(二)舞蹈
獅舞:縣內各村有設館習武術的傳統,館中附習獅舞。每逢春節、國慶等喜慶日子表演獅舞特技如“獅子出洞”、“獅子滾球”、“獅子采青”等(詳見本誌第四十三章體育)。
龍舞:民間舞龍,群眾視為象征吉祥興旺。縣城水東岸擅造火龍,城關鎮倉夏和簕竹鎮良洞的群眾擅長紮金龍,又善於舞龍。1979年後,每逢國慶節、春節均有表演。
舞蹈:民間14年(1925年),新興縣育德女子小學開辦後,從廣州聘請舞蹈老師回縣教授學生習舞,參加縣的各種集會,公演《葡萄仙子》等兒童舞蹈。1970年後,縣文化館為了開發兒童智力,發現藝術幼苗,經常舉辦兒童歌舞試驗班和舞蹈訓練班。
(三)音樂
新興地方群眾向有唱山歌的習慣,傳說源自劉三妹。清《肇慶府誌》載:“劉三妹新興人,生唐中宗時,年十二善歌,遊戲得道,往來兩粵溪峒間。解諸蠻語,與白鶴鄉壹少年登山而歌,人環視之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
新興民歌種類很多,有縣城山歌、天堂民歌、新娘歌、喃麽歌、跳樓調、采茶調、盲公調、哭哀歌和順口溜等。民歌源遠流長,生活氣息濃,語言形象,曲調流暢,內容多是反映下層社會生活、人民悲歡離合的事,民國期間,流傳較廣。
抗日戰爭期間,縣民眾教育館集合民間藝人、各學校學生組織歌詠隊,有時在縣城召集群眾開文娛晚會,以歌詠及曲藝宣傳抗日救亡活動。建國後,縣曾搜集整理民間歌謠,開展全縣民歌、文藝匯演。1980年後,音樂活動日趨活躍。城鎮設立“兒童小提琴班”、“牧童笛班”。壹些機關、學校、工廠組織有成人歌詠隊,豐富文娛生活。
縣文化館先後集體創作壹些歌曲。顧劍民創作的《飛奔吧,新興車站》獲省創作獎。
曲藝優秀作品有《李連長認親》(刊登在1982年8月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曲藝雜誌)、《書記遊園》、《尋牛記》、《手捧香荔話苦甜》、《畫家》(相聲)、《好獵手》(相聲)、《伏虎》(快板)等。 白鹿臺遺址 漢高祖十壹年(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趙佗來境狩獵築白鹿臺。位於縣城南6公裏的集成區越王殿村(今南塘村)東側象山山嘴。歷代不少人士到此刻石憑吊。遺址面積180平方米。內遺存有漢代、唐代的布格紋板瓦碎片。
筠城遺址 筠城種竹為城,東晉永和七年(351年)始為歷代縣衙、州衙、郡衙及倉庫監獄,官民住宅在城外,遺址即今中山公園。宋代紹興二十年(1150年),州守王濟以城狹窄,將城擴大,城南擴1裏,東、西、北各擴大半裏。同時,在土基內遍植簕竹環繞,城周1484丈,明天順七年(1463年),知府董瑜於土城內築磚城649丈,後幾經修築。民國20年(1931年),拆毀城址改建環城路,全長2231米。今中山公園內遺留有500年前種植的2株榕樹,大門口有兩尊明代紅砂石雕獅子,均是縣衙內的遺物。
單牒縣縣治遺址 東晉永和七年(351)年),設單牒縣。至唐天寶元年(742年)廢。縣治遺址在東成區單牒村。尚留南門城樓墻垣兩段,各長14.5米,寬1.6米,為三行壹橫七層磚結砌,磚長32厘米,寬15厘米,厚6.5厘米,粉黃色,屬唐代磚。
索盧縣縣治遺址 梁普通四年(523年),新寧郡增設索盧縣。唐乾元元年(758年)廢。縣治遺址在縣南集成區夏盧村南側的來龍山腳,坐西南向東北,來龍山山脈兩邊延伸環抱。遺址地勢較今夏盧村稍高,舊縣治依山而築,無濠溝防禦設施,面積8004平方米。1984年普查時在遺址采集到布格紋、灰白色、胎重厚的唐代板瓦。
文井遺址 位於縣城西北郊井料崗(今州背小學前)崗腳水田旁。史載有明王大用《文井記》,稱“泉甘而冽,時上溢流潤,兆科目得人”。現已廢。
明窯遺址 位於縣城南1.5公裏的風翔裏村側官田山崗腳,遺址10多處,窯址深2米,高1.5米,每窯容300~400磚,是明代燒制縣城城墻磚的窯址。
觀音山遺址 觀音山在縣城北郊,原名峽崗,因崗下有觀音廟,故俗稱“觀音山”。崗高40余米,突起東門河傍,與對岸巨福山並峙,作縣城捍門。崗西下觀音廟砌有百余級石階,石級直達崗頂梓潼廟、文昌閣和東麓的康公廟。遍山長松、樟樹,蔥郁聳翠,東坡靠河,為民國年間學生植樹節植樹場地。南有大堤“梓潼圍”,直貫城區,流經山下的東門河中有潭深水急的“峽山灣”。觀音山向為詩人墨客登臨題詠及縣城居民郊遊憩息之地。建國後,為擴建縣城,發展經濟,山崗已被劈平。遺址2700多平方米,現為縣副食品加工廠、縣松香廠等企業所在地。梓潼圍遺跡 梓潼圍原從縣城水街口起沿東門河至觀音山,為長1.05公裏、高5米的河堤,是保護縣城北郊、橋亭、坡邊等村莊,橋亭洞稻田不受洪患,縣內規模最大的堤圍。建於宋代,歷代屢崩缺成災。建國後,以磚石、水泥加固堤基,並於1977年改為河堤公路。
高地塔遺址 高地塔又名夏院塔,唐時原是3層木塔。宋淳熙年間,湯邦彥、梁萬頃創建高15丈3尺,凡9層磚塔,後崩廢。清乾隆年間,南外李豫修復六角9層磚木結構舊貌,為縣城建築物之最高點。1948年冬,新興縣政府將塔拆除了4層,第5層改為炮臺。建國後,殘塔已拆除。遺址現為縣食品公司、縣醫藥公司倉庫、宿舍。
曾受壹故宅 曾受壹,原雲浮縣籍人。清川東兵備道重慶知府。曾受壹故宅,在原雲浮縣(今新興縣)河頭鎮河仔口竹園窩村,另在二村祠堂屏墻尚殘存有“儒林”二字;在竹完窩祠堂房,門額尚懸有“觀察第”舊木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