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評價詩歌的?略論宋代詩話
南宋《瀟湘臥遊圖卷》(局部) 資料圖片 所謂詩話,就是評述有關詩歌問題所寫的隨筆式著作。其內容繁雜,結構松散,涉題廣泛,記述往事,評頭論足,筆調輕松,表達靈活。從詩話著作類別看,可分別集和總集兩類。從內容看,可分記述類和評論類。記述類:詩人生平事跡、文學活動、詩歌本事、人情世故、詩朋酒友、名士風流、詩壇掌故、傳聞逸事等。評論類:名篇佳句評賞,詩人成就評價,存疑問題考證,字句正誤辨析,詩歌互參比較,典故出處舉證,探討詩歌源流、體制、風格、流派歸屬和作法,闡發理論觀點等。但在具體內容上則各有偏重:有的偏重於記事,如葉夢得《石林詩話》;有的偏重於品評和考證,如周紫芝《竹坡老人詩話》;有的偏重於考證和趣事,如劉攽《中山詩話》;有的偏重於詩論,如嚴羽《滄浪詩話》,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諸家詩話雖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內容是其***同點。 詩話總集類是多家詩話的匯編,各家編排情況有所不同:有以詩人時代先後順序來編排詩事詩評的,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有按內容性質來分類編排的,如阮閱《詩話總龜》;有以同壹朝代的詩人詩事來編排的,如計有功《唐詩紀事》;有的詩話專門匯集品評某位詩人的有關材料,如方深道《集諸家老杜詩評》;有選本類詩作附詩評的詩話匯編本,如蔡正孫《詩林廣記》等,各有所長。 北宋中葉是詩話的起始時期,歐陽修《六壹詩話》是詩話體著作的開山之作。書中固然不乏真知灼見,但該書最具代表性和深遠意義的是開創了「 ”詩話體”,此後壹倡百和,仿效者不絕於後,成為中國古代文論的壹大看點。司馬光為了續補《六壹詩話》而作《續詩話》,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 ”品第諸詩乃極精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劉攽的《中山詩話》偏重於考證和趣事,詩論涉及不多。以上早期詩話,為後來詩話風行於詩壇開了先例。北宋中期以後,江西詩派及其追隨者活躍於詩壇,出現了壹些帶有這派傾向的詩話著作,如呂本中《紫薇詩話》、陳師道《後山詩話》、洪芻《洪駒父詩話》、範溫《潛溪詩眼》、周紫芝《竹坡老人詩話》、許《彥周詩話》等。 至南宋,由於有了前面詩話的積累,出現了詩話總集壹類著作。如《詩話總龜》,開創了以內容性質分類的詩話體例,在詩歌鑒賞和詩論建設方面提供了大量資料。《苕溪漁隱叢話》匯集了北宋以前詩話的精華,以人為主,以時代先後為順序。書中將李白、杜甫、蘇軾和黃庭堅視為「 ”皆集詩之大成者”,尤其推重杜甫和蘇軾(集杜詩十三卷、蘇詩十四卷)。該書對詩歌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在詩歌創作和詩歌鑒賞方面的心得體會,值得學習和借鑒。《詩人玉屑》***二十卷,前十壹卷偏重於詩論和作法,第十二卷後則以人為綱,按時間順序輯錄各家品評之語。該書資料豐富,對研究宋代詩歌理論有重要參考價值。南宋後期,詩話發展已進入成熟期,出現了比較系統的詩論之作,可以姜夔《白石道人詩說》和嚴羽《滄浪詩話》為代表。《白石道人詩說》總結了詩歌創作中的壹些經驗,專門論述詩歌藝術風格和寫作技巧方面的問題。主張「 ”語貴含蓄”,崇尚古樸自然、意趣高遠。提出詩有四種高妙:「 ”壹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其中又將「 ”自然高妙”視為詩歌創作的理想境界。又對氣象、體面、血脈、韻度、風味、構思、圓活、簡約、微妙、意格、辨體、句意、句調、句法、開合、深淺、藏露、虛實、難易、生熟等詩學概念和詩歌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既有詩歌創作經驗的提煉和總結,又有詩歌理論的闡發和深化。雖說篇幅不大,但從詩話發展進程看,它首先突破了碎片化詩話模式,在系統性、理論性方面向前推進了壹步,從而在詩論建設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滄浪詩話》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理論性和系統性。書中分別論述了詩辨、詩體、詩法、詩評和詩證。從論述中看出,「 ”以禪喻詩”是其詩論的命脈和基調,尊唐抑宋是其詩評標準和基本傾向。該書最顯著的特點是將「 ”以禪喻詩”「 ”妙悟”等學說加以理論化和系統化,所謂「 ”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主張「 ”學詩以識為主”,有「 ”識”的能力才能辨別「 ”體制”的藝術特征,進入悟境。標榜盛唐詩歌,所謂「 ”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言有盡而意無窮”。強調詩歌創作要用形象思維才能寫出好詩,「 ”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作者將這些主張和觀點貫穿於全書之中,從而形成系統、完整的詩學理論體系,標誌著宋代詩話已經進入了成熟期。 從總體上看,宋代詩話的主要價值有四: 壹、資料保存價值。記述類和評論類內容在宋代詩話中均有記載,資料保存十分豐富。更難得的是保存了許多古代已經散佚的詩歌資料,如《詩話總龜》《苕溪漁隱叢話》《詩人玉屑》等詩話匯編著作中就保存了逸書、逸詩、逸事之類的材料。又如《唐詩紀事》輯錄了唐代詩歌的文獻資料,其中有許多過去壹直被漏載的詩人和詩作,而該書所采集的許多古籍原著,今已失傳。今天所看到的《全唐詩》及其補遺,有若幹材料也是從《唐詩紀事》中得來的。另外,自《六壹詩話》誕生後,詩話體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還大量出現,說明其有文體傳承的價值。總之,若要知道保存至今的宋代詩話有多少,可從吳文治先生主編的鴻篇巨制《宋詩話全編》壹書得到答案。該書收入宋詩話五百六十多家,近八百萬字,「 ”篇幅浩瀚,資料完備”,讓後人受用不盡。 二、借鑒啟迪價值。宋代詩話發掘、整理、提煉和總結了前人詩歌創作上的經驗,顯示出前人的聰明才智和藝術成就,為後人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創作經驗和有價值的研究資料。詩話中常以詩歌作品作為切入點,從審美的視角深入細致地探討詩歌創作的藝術性問題,常有精辟之見,或能起到以小見大、舉壹反三、聞壹見十的作用。讀者可以從書中看到喜聞樂見的寫作方法,如於行文中穿插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引人入勝的趣事。又可以從評論中看到變化多端的創作手法,學到很多詩歌創作方面的藝術經驗和詩學方面的知識。還有那詩情畫意般的審美體驗,品評中連珠般的妙語、真知灼見,可謂異彩紛呈,充分展示了詩歌藝術的無窮魅力和詩學概念中的豐富內涵,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詩學精華的獲得感,從而加深了對詩歌藝術特質的理解和詩歌藝術規律的認識,這對後來的詩歌創作和詩歌研究頗有借鑒和啟迪價值。 三、批評方法價值。有壹種話語方式常在宋代詩話中出現,這就是評點式批評方法。這種方法,不求全面系統,也不考慮其間的連貫性,僅就某個問題或某個摘論、摘句進行析評,隨感而發,要言妙道,壹則壹段,壹目了然。不求高談闊論,但求說深、說透而具說服力。如《呂氏童蒙訓》雲:「 ”潘邠老言: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如‘返照入江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翻’字、‘失’字是響字也。五言詩第三字要響,如‘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浮’字、‘落’字是響字也。所謂響者,致力處也。”又如《彥周詩話》雲:「 ”明遠(鮑照)《行路難》,壯麗豪放,若決江河,詩中不可比擬,大似賈誼《過秦論》。”《過秦論》論述了秦國興衰的原因,指出秦亡的教訓。文章說理透徹,氣淩霄漢,魯迅先生稱之為「 ”西漢鴻文”,《彥周詩話》以此文作比,以示對《行路難》的贊賞和推崇。類似這種言簡意賅、言必中的的評點式批評方法在宋代詩話中成了常用的壹種絕藝,乃至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獨具特色的批評樣式。評點有的放矢,各抒己見。有批評也有反批評。既有隔空對話,又有短兵相接,觀點碰撞,更有單刀直入式的批評。如嚴羽就曾針對江西詩派的詩歌創作,直言自己「 ”說江西詩病,真取心肝劊子手”。又如許對作詩用典生搬硬套、照抄人名的現象表示不滿,對其嘲諷道:「 ”凡作詩若正爾填實,謂之點鬼簿,亦謂之堆垛死屍。”(《彥周詩話》)這就像郭紹虞先生所說的「 ”在嚴正的批評之下,卻多少帶有詼諧的成分”(《宋詩話輯佚序》)。總之,宋代詩話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評點式批評方法,是壹筆不可多得的文論遺產,對後人研究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確有助益。 四、理論研究價值。宋代詩話探討了詩學理論方面的壹些重要問題,諸如詩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功能性、真實性、典型性及詩歌原理方面帶有規律性的壹些問題。還涉及詩歌創作中的情與理、雅與俗、動與靜、形象與情感、哲理與形象、言內與言外、詩境與畫境、形似與神似、人品與詩品、模擬與創新、個性與風格、真實與虛構等壹系列詩歌創作中帶有理論性的問題,提出了壹些別具新意的詩學觀點和理論主張,使認識更加深刻,研究水平更為提高。另外,宋代詩話中還出現了大量名詞術語,這是古人詩學觀念和文藝思想的壹種反映,獨具中國特色,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同時還能看出論者在詩學上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理論水平所能達到的高度和深度。凡此種種,均有其理論研究價值。 當然,宋代詩話難免有其時代的局限和著者的缺憾,但就其整體而言,畢竟是瑕不掩瑜,不愧是中國古代文論的寶藏之壹。 (作者:殷光熹,系雲南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