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②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③。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④。”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⑤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⑥,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⑦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⑧,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⑨。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1993年上海古籍版)
[註釋]
①孔融字文舉,東漢末魯人,孔子二十世孫。“建安七子”之壹,對曹操多非議,為其所殺。
②李膺字元禮,東漢末清議領袖之壹
③俊才:才智出眾的人。清稱:指有名望的人。中表:指與姑母、舅母子女之間的親戚關系。通:通報,傳達。
④府君:漢代人稱太守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禮。
⑤君:您,表尊稱。仆:我,表謙稱。
⑥先君:先人。指前輩,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師資:老師。孔子曾向老子請教。
⑦奕世: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漢魏以師友為通家。
⑧了了:聰明伶俐。
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樣子。
(壹)從文中找出表示人稱關系的詞。
(二)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人以其語語之
②大未必佳
③韙大踧踖
(三)孔文舉是采用什麽方式來辯駁陳韙的?
(四)試談談這篇短文表現孔融少年時的什麽性格特征?
參考答案、(壹)我君仆其
(二)①前者是名詞,話語;後者是動詞,告訴 ②長大 ③很
(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對方的命題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題正確——陳韙現在“不佳”,來反推出陳韙小時了了。其實這個命題並不正確,孔文舉在詭辯。
(四)提示:聰明機智、出言不遜、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陳韙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言外之意是什麽?文舉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的言外之意是什麽?孔融說這話的反擊方法是什麽?
孔文舉以後未必聰明;陳韙現在很壹般;反擊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李元禮的家裏當時有很多賓客在座,大家對年僅十歲的孔融竟能這樣博學和隨機應變感到驚奇。
正在這時壹個叫陳韙的人來拜訪李元禮。陳韙也是壹名有些名氣的學者。在座的賓客就將孔融剛才的表現告訴他。誰知陳韙卻不以為然,當著孔融的面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時候雖然很聰明,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道:“我想陳先生小的時候,壹定是很聰明的。”言下之意,陳韙是壹個庸才。陳韙被孔融壹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趣味題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拜訪李元禮。在座的賓客對孔融的博學和隨機應變都感到驚奇,而陳韙卻不以為然,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雖然很聰明,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我想陳先生小的時候,壹定是很聰明的)。”陳韙聽後半天說不出話來。(《世說新語?言語》)
孔融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麽,讓陳韙如此的難堪?
陳韙現在很壹般,是個庸才。
[點撥]陳韙說孔融以後未必聰明;孔融反擊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 文言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翻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壹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麽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3.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文言文小時候還可以,大了就不壹定了,指事情在發生過程中可能會改變現狀“小事了了,大未必佳”。
改自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孔融的故事。 把中國壹句古訓略微改壹下可以叫“小事了了,大未必佳”。
這裏的小事並不是說什麽都親自過問,而且人也不可能有那經歷,做為上層建築太多花時間註意小事的話,大事那就真的未必佳了。 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
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壹起坐下來。
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麽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
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
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韙大踧踖。
4.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文言文翻譯出處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了”古音應讀作(líng,lì),做聰明伶俐講,意思是明白,聰明。偏正式用法。
小時了了(líng lì):小時聰明。了了:聰明,有智慧。
後來的人就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壹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壹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贊揚的話,骨子裏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贊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妳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壹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後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壹塊無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樣;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後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5. 文言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1.標題是選用文中誰的對話?其中“了了”是什麽意思?
引用孔融的話,了了是指聰明、懂事。
2.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其本意是?
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
3.解釋下列句中的詞語:
(1)大未必佳(大:長大 )
(2)題大踧踖(大: 陳韙聽了感到手足無措,忐忑不安 )
(3)人以其語語之(語: 話 名詞 語: 告訴,說 動詞 )
(4)詣門者(詣: 到。去 )
(5)奕世為通好(奕世: 世世代代 )
(6)時李元禮有盛名(盛名: 名氣很大)
4.譯文:
(1)莫不奇之。
(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2)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
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
5.從文中找出表示人稱關聯的詞。
隨,與,及
6.孔融是采用什麽方式來辯駁陳題的?
反諷
7.談談這篇短文表現孔融少年時的什麽特征?
孔融聰明機智,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6. 文言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翻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copy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
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韙大踧踖(cu ji)。翻譯: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
那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知。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上前坐下來。
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麽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道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
陳韙聽了恭敬而不安,手足無措。
7. 掃除天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古文逐字翻譯掃除天下釋義
掃除:消除,肅清。肅清壞人,安定社會。
[編輯本段]出處
《後漢書·陳蕃傳》:“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壹室乎?”
原 文
蕃年十五,嘗閑處壹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壹室乎?”勤知其有清世誌,甚奇之。
翻譯
陳蕃十五歲時,曾經從不灑掃自己所住居室,以至庭院房間內臟亂不堪。 他父親的朋友同壹郡的薛勤來問候,問陳蕃說:“孩子,妳為什麽不清掃庭院以迎接賓客呢?” 陳蕃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以掃除天下為自己的任務,怎麽能局限於整理壹間房呢?”薛勤知道他有整治天下的大誌向,很為他驚奇。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目錄
小時了了 ( xiǎo shí líng lì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家語第二》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了了應讀作líng lì,做聰明伶俐講,意思是明白,聰明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其中“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選用了文中陳韙的話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註釋
1.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的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通報。
2.既:已經。
3.奕世:累世。
4.小時了了:小時聰明。了了:穎悟
5.踧踖:局促不安的樣子。
6.乃通:才(予以)通報。
7.既通:通報之後。
8.清稱:有清高的名稱。
9.中表:古代父親姐妹的兒女為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為內表,合稱中表。
10.府君:李元禮曾任漁陽太守,故稱“府君。”
11.仆:對自己的謙稱。
12.仲尼:孔子,字為“仲尼”。
13.伯陽:即老子,姓李,名耳。
14.師資之尊:指禮尊對方為師的敬意。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
15.奕(yì)世:累世。
16.時李元禮有盛名:當時李元禮的名氣很大。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壹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麽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手足無措,忐忑不安。
8. 少時了了 大未必佳小時候還可以,大了就不壹定了,指事情在發生過程中可能會改變現狀“小事了了,大未必佳”。
改自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孔融的故事。 把中國壹句古訓略微改壹下可以叫“小事了了,大未必佳”。
這裏的小事並不是說什麽都親自過問,而且人也不可能有那經歷,做為上層建築太多花時間註意小事的話,大事那就真的未必佳了。 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
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壹起坐下來。
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麽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
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
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韙大踧踖。
9. 文言文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寫了件什麽事“小事了了,大未必佳”。改自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孔融的故事。
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壹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麽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壹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解讀:全文分三層。
第壹層寫洛陽李元禮名氣很大,尋常人等都無緣登門拜訪。這裏對李元禮名氣之盛的描寫,為後文孔融成功地以年僅十歲、無官無名之身成為李元禮的座上賓提供了壹個背景和基礎。
第二層寫孔融聰明機智地拜訪了李元禮,人皆稱奇。這裏孔融巧妙地運用了“親戚關系”這個概念,將孔夫子與老子二人之間的師生關系延伸到自己與李元禮的關系上,不可謂不機巧,其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第三層寫孔融機智地反駁陳韙的刁難,再次表現出他聰明機智的特點。
陳韙顯然是輕視孔融,認為他不過是壹個乳臭未幹的孩童,故意出語刁難,意為:妳這時年齡小,雖然聰明,也別得意太早了,長大後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壹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至此,孔融年齡雖小但機智異常的性格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10.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