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文獻囟門未閉致腦積水【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3開顱術概述(因囟門未閉致腦積水[1],metopi *** [2])為病名[3]。指以顱窩結合、顱縫張開、顱骨增大、壺裂、眼珠下垂如夕陽[2][1]為特征的兒科疾病。也稱為不壹致的開放[3]和解決方案。
4癥狀孩子到壹定年齡時,囟門應合而不合,頭縫解開,囟門比正常孩子大[3]。壹般矢狀縫和其他顱骨縫在6個月時骨化[3]。出生時前囟斜徑約2.5 cm,12 ~ 18月齡閉合[3]。出生時後囟門閉合或微開,最遲2 ~ 4個月閉合[3]。
5病因病機閉合不全,多因胎氣不足,先天腎虛,不能滋養腦髓[3]。《論疾病的病因及分期》卷四十八:“腎主骨髓,腦為髓海。腎氣不盛,髓海不足,不能成形,故開顱。”囟門晚閉見於腦積水、佝僂病、癡呆等[3]。
6辨證6.1解決顱腎氣虛證(metopi * * *伴腎氣虛證[2])是指出生後由於囟門逾期,腎精不足,腦髓逐漸增寬打開,頭明顯增大,頭大頸細,頭歪,身瘦。
6.2腎虛肝旺解構顱(Metopi * *脾虛肝旺證[2])指腎精虧虛,陰虛內熱,肝經亢盛,顱裂,前囟門寬,頭額青筋外露,兩眼下垂,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焦慮不安。
6.3脾虛水溢證解構腦殼脾虛(metopi * * *脾虛水溢證[2])指脾陽虛弱,疏於溫運,水濕凝滯,腦殼增大,開顱不協調,頭皮光亮,叩門時有破釜聲,目垂珠墜,面色蒼白。
6.4解除熱毒郁結證解除熱毒郁結證(metopi * * *帶證兼熱毒郁結證[2])是指熱毒熾盛,束縛腦腑,顱骨增大,顱縫張開,頭皮輕急,脈絡外露。
7.治療以補元、滋腎、填髓為主,宜口服袁迢散(辨證論治標準:人參、白術、茯苓、熟地黃、茯苓、黃芪、山藥、炙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石菖蒲、生姜、大棗)和楓葵散(柏子仁、天南星、防風
針灸:取腎俞穴、氣海穴、大脘穴、三陰交穴、復六穴、足三裏穴。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