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水文化與水研究

中國水文化與水研究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從壹開始就孕育了具有豐富思想內容的水文化。在國學的本質上,各個學派在各自崇拜的思想基調上形成了內容不同的水文化。在水景觀建設中,國學精華中的不同學派的水文化可以為景觀註入新鮮的氣息。因此,我們在創作水景觀時,有必要充分了解這些不同流派所感知的水文化。當然,這些國學中的水文化必須與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才有生命力。易學中最廣為人知的水文化論述應該是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們的祖先在聯系各種事物和現象的實踐中,通過觀察和思考而建立起來的壹個影響很大的哲學概念。它是壹種自發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具有辯證法的初步思想因素。它是我國人民創造的理論,廣泛滲透到我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各個領域。五行是金木的火、水、土,五行是相輔相成的。其中水主智,智明,情善,味鹹,色黑。《三戒會》中對五行之水也有相關論述,指出“水之性潤澤,順之則容”,“水之不竭,倚金而流遠”。

此外,《易經》中與水有關的描述也涉及到《河圖洛書》中的典故。《易經上》:“河作圖,羅作書,聖人作之。”認為八卦是從河洛推導出來的,後人常用河洛來說明八卦的來源。根據易學,河圖本來是在龍的背上,而洛書是在龜的殼上。龍馬來自孟河,而烏龜來自漯河。可見《呼圖洛書》的誕生是與水息息相關的。

雖然《易》中關於水的記載和論述並不局限於上述兩點,但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易》只是探討了水本身的物質形態,而對水文化的認識還沒有形成壹個完整的體系,也沒有把水質上升到壹個學派的高度。儒家認為水代表德性,人要向它學習,君子要像水壹樣,源源不斷,永不停息,自然就加強了道德修養。

水是孔孟思想中的重要意象,是表達哲學思想的隱喻。就形象與哲學思想的關系而言,水思想並不是獨立於孔孟哲學思想之外,而是與孔孟思想緊密聯系在壹起的。孔孟思想以水的運動為主軸,貫穿其中,呈現出不懈進取、自強不息的直線流動模式《論語》、《孟子》等儒家名著都提到了靜水與仁、政、心的關系。孔子在《論語·永業》中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善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述了水與仁的關系。在《孟子·離婁》中,孟子說,“做壹個政治家並不難,所以妳不要得罪巨室。巨室所渴求的,壹國所向往;壹個國家羨慕的,全世界都羨慕。因此,裴然的道德教育無處不在。”討論了水與政治的關系。孟子通過水比喻人性的精辟論述,對後世影響深遠:“人性之善,甚至勝於水。人沒毛病,水也沒毛病今天的老公越水,能讓他越頂;如果妳很興奮,妳可以在山裏制造它。是水的本性嗎?它的潛力是天然的。人可以是善的,本性還是善的。”

從上面可以看出,孔孟的水思想除了前人論述的政治、心理、治水範疇外,還與孔孟的理想境界有關。孔孟的水思想具有從宗教儀式向理性道德轉化的發展脈絡。就今天、昨天、明天而言,孔孟關心的是對今天的堅持和理解。在對靜水與孔孟思想關系的探討中,我們可以發現,不斷增加的水與孔孟自強不息、適時奮鬥的精神密切相關。道家崇尚無為,不是真的無為,而是無為,其本質是有為,與水的“剛柔並濟”、“柔中見剛”的社會氣質十分相似。道教象征道隨水變,寓意弱者能戰勝強者,天下“不如水攻強者。”可見,道家思想和水,其實是壹種“無為而無不為”、“剛柔並濟”、“柔中藏內”。

《老子》、《太乙聖水》、《管子·水地》等道家著作都對水有著深刻的論述。《老子》書中很多章節都與水有關,比如“水若善,水為萬物之善而不爭,水為眾人之惡,所以只是道之事。”在《老子》中,“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學升華,二者關系密切。太乙聖水繼承了老子重視水的思想。“太歲命水,水兌輔壹,是天。天助太壹,是以成功為前提的。”這說明在宇宙的演化中,水在太壹創造天地之前就起了關鍵作用,“太壹生水”說是對老子“敬水”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管子·水地》首次從宇宙發生學的角度明確提出了水是萬物之源的理論。它發揮了老子重視水的思想,強調水的作用。

道家對水的論述體現了“道”的德性,柔而不爭,可以說是與茶、與人性融為壹體。可見,水的本質是不斷運動的,靜態是保持在其中的。所以水被老子視為善。它是隨著自然的運行和變化而存在的。是方的方,圓的圓,順其自然。沒有水,世界上的壹切都無法生長,它總是往下流。其特點構成了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水文化不僅存在於上述三大學派,還廣泛存在於兵家、墨家等諸多學派。

軍事家的孫子借鑒了別人對“水”的思辨理解,借助中國古代盛行的象形思維方式,實現了壹個軍事家從水的自然特性到以弱勝強的戰術戰略觀的戰略發展觀。《孫子兵法》中有15處提到水。壹、用“水”字的本義,主要見於三月、火攻。第二,運用明喻類比,辯證地以水比喻士兵,用水的形象來說明自己對戰爭規律的理解,主要見於《興》、《世》、《世》。比如孫子兵法《虛實》,認為“兵”與“水”同構:“夫兵之形如水,水之形避高而下,兵之形避實而攻虛;水在昏昏欲睡處流,兵因敵勝,故兵無恒勢,水不可測。”

墨家出現了專門論述水攻的專著,如《墨子備水》。墨子作為先秦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創始人,強烈反對侵略戰爭,主張並實踐防禦,即以防禦戰爭來反對戰爭,實現“武裝和平”。在“備水”壹章中,系統地提出了應對水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