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私家園林與皇家園林在占地面積建築規模體能方面有何差別

私家園林與皇家園林在占地面積建築規模體能方面有何差別

謝邀。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挺多的。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它倆其其實就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兩大類型。北海頤和園、避暑山莊等都屬於皇家苑囿,規模宏偉、氣勢磅礴是其主要特征。從建築的特點上來看,皇家園林建築尺度大,造型飽滿,色彩與氣勢上的強烈震撼。而私家園林中的建築物都較小,而且布置得集中,小巧精致,秀雅別致,顯得平易近人。蘇州、揚州園林等都屬於私家園林。二者之間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下面就簡單的做壹個對比吧:

壹、概念上的不同

皇家園林屬於皇帝個人和皇室私有,古籍裏稱之苑、宮苑、苑圃、禦苑等。皇家園林是皇家生活環境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它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皇權意識,體現了皇權至尊的觀念,但它對自然的態度則是傾向於淩駕於自然之上的皇家氣派。皇家園林的人工氣息較濃,更多以人工美取勝,自然美僅居次要的位置。

私家園林屬於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貴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裏稱之為園、園亭、園墅、池館、山池、山莊、別墅、別業等。私家園林大多由文人、畫家設計營造,因而其對自然的態度主要表現出士大夫階層的哲學思想和藝術情趣。由於受隱逸思想的影響,它所表現的風格為樸素、淡雅、精致而又親切。

二、規模上的不同

皇家園林規模大,皇帝能夠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權與經濟上的雄厚財力,占據大片土地面積營造園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規模之大,遠非私家園林所可比擬。中國最早皇家園林靈囿,方圓35千米,秦漢的上林苑,廣150余千米。隋朝的洛陽西苑,周100千米,其內為海,周5千米。唐朝長安宮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東西13.5千米。這個時期的園林主要以自然美為主,布置建築只供歇腳休息只用,類似於今天的野生森林公園。北宋徽宗時的東京艮嶽,是在人造山系——萬歲山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裏”,北則俯瞰,有“長波遠岸,彌十余裏”的景龍江。元代大都西禦苑太液池,“廣可五六裏,加飛橋於海中,起瀛洲之殿,繞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礎上,擴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莊,其圍墻周長10千米,內有564公頃的湖光山色;圓明園占地200多公頃,長春、萬春二園150多公頃;最晚建成的頤和園,占地約287公頃。顯而易見,皇家園林的規模是寺廟園林和私家園林所望塵莫及的。而且其規模大小,基本上與歷史的向後延續成反比。皇家園林數量的多寡、規模的大小,也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壹個朝代國力的興衰。因此,皇家園林的規模上占地面積較大,規模宏大,常將有代表性的第宅、寺廟、名勝集中並在園林中再現出來。壹般以主體建築作為構圖中心統帥全園,建築常居於支配地位,尺度較大、較為莊重、色彩富麗堂皇。園林建築在園中占的面積比例較低,多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成群成組的布局方式,南北向軸對稱較多,隨意布置的較少。另外,各景區的景觀往往離不開建築,用建築的形式美來點染、補充、裁剪、修飾天然山水。

而私家園林通常由於空間有限,規模都比較小,壹般只有幾畝至十幾畝,小者僅壹畝半畝而已。造園家的主要構思是"小中見大",即在有限的範圍內運用含蓄、揚抑、曲折、暗示等手法來啟動人的主觀再創造,曲折有致,造成壹種似乎深邃不盡的景境,擴大人們對於實際空間的感受;另外,由於規模要比皇家園林小的多,又不能將自然山水圈入園內,因而形成了小中見大、掘地為池、疊石為山,創造優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園手法豐富多彩的特性。

三、布局的不同

皇家園林壹般總是帶有均衡,對稱、莊嚴豪華以及威嚴的氣氛。園林前為居住起居的場所(主要部分).後為供觀遊的場所.

私家園林則是以山水等景觀為主體.建築為配角.大多以水面為中心,四周散布建築,構成壹個個景點,幾個景點圍合而成景區;在園景的處理上,善於在有限的空間內有較大的變化,巧妙地組成千變萬化的景區和遊覽路線。常用粉墻、花窗或長廊來分割園景空間,但又隔而不斷,掩映有趣。通過畫框似的壹個個漏窗,形成不同的畫面,變幻無窮,堂奧縱深,激發遊人探幽的興致。有虛有實,步移景換,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無窮。

四、功能上的不同

皇家園林主要指的就是清帝苑.具有濃重的皇權象征寓意,它是為清朝皇帝主要的起居場所.私家園林乃可遊,可居,可觀的場所.在古代凡是與帝王有直接關系的宮殿、壇廟、陵寢,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來體現皇權至尊的觀念。皇家園林作為其中壹項重要營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時期,皇權的擴大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在當時所修建的皇家園林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其皇權的象征寓意,比以往範圍更廣泛,內容更駁雜。例如圓明園後湖的九島環列,象征禹貢九州;東面的福海象征東海;西北角上的全園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侖山,整個園林布局象征全國版圖,從而表達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權寓意。

私家園林是封建士大夫們為了滿足家居生活的需要,還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為骨幹、饒有山林之趣的宅園,作為日常聚會、遊息、宴客、居住等需要。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園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與住宅相聯。在不大的面積內,追求空間藝術的變化,風格素雅精巧,達到平中求趣,拙間取華的意境,滿足以欣賞為主的要求。

五、選址上的不同

皇家園林由於是代表著封建皇權,既可以包絡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莊,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東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疊砌開鑿,宛若天然的山巒湖海,如宋代的艮嶽,清代的清漪園(北部山景系人工堆疊而成)。總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構造為皇家園林。

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園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與住宅相聯。在不大的面積內,追求空間藝術的變化,風格素雅精巧,達到平中求趣,拙間取華的意境,滿足以欣嘗為主的要求。

六、園林建築上的不同

皇家園林嚴肅而堂皇壯麗.秦始皇所建阿房宮區,“五步壹樓,十步壹閣”,漢代未央宮“宮館復道,興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園內建築的數量和類型,憑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財力,加重園內的建築分量,突出建築的形式美因素,作為體現皇家氣派的壹個最主要的手段,從而將園林建築的審美價值推倒了無與倫比的高度,論其體態,雍容華貴;論其色彩,金碧輝煌,充分體現濃郁的華麗高貴的宮廷色彩。另外,大木構件比例常采用官式做法,常有廟宇布置其中,成為其構圖中心。皇家園林在大範圍內,堆土形成山丘溝壑並與真山想集合,在小範圍內仿名園名勝疊以假山。而且不可能依靠石山作為園中的主要景觀。皇家園林以自然水改造而成,多以湖等形式出現,皇家園林多以林的形式出現。

私家園林則樹株甚至單株,以欣賞為主,私家園林活潑而典雅玲瓏空透以廳堂為主,不拘泥於定式居住處,觀景點是景觀的重要主成部分.。如壹仿名山名峰,旨在創造壹種自然山林意趣,乃園中至為重要的壹道景觀。私家園林無水不活,旨在創造虛空相生、曲折迂回、,余意不盡的意境,且多以池的形式出現。

七、地區分布的不同

由於皇家園林屬於皇帝個人和皇室私有,因此都集中在皇權集中地或者在當時的朝都。

中國私家園林集中在南方,是因為南方地區具有造園的自然、經濟與人文的諸方面條件。江南江流縱橫,河網密布,水源十分豐富,氣候溫和,適宜生長常青樹木,植物花卉品種多,江蘇、浙江壹帶多產石料。私家園林多處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內向式,即在壹定的範圍內圍合,精心營造,它們壹般以廳堂為園中主體建築,景物緊湊多變,用墻、垣、漏窗、走廊等劃分空間,大小空間主次分明、疏密相間、相互對比,構成有節奏的變化,它們常用多條觀賞路線聯系起來,道路迂回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為主,以分為輔,大多采用不規則狀,用橋、島等使水面相互滲透,構成深邃的趣味。

最後,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發展是相互影響壹脈相承的。他們之間有很的不多之處,但是更多是相同點,他們都是中國園林藝術的高峰和傑出代表,他們其中深深地蘊涵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美學思想,同時他們也都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和個人發展的和諧現代的觀點。現在環境與人的關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我們更多地學習他們那種關註環境和自然的作法是十分有意義的。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到之處還望補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