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脾虛是什麽,應該怎麽調理它?丨蘇葉貓漫畫中醫

脾虛是什麽,應該怎麽調理它?丨蘇葉貓漫畫中醫

by: 桐君? 小野姜汁

醫學指導:東聿

(以上是我遇到的真實對話)

因為最近有人提問了 脾虛 的問題,再加上遇到這件事。

所以,說下脾虛這個老生常談的事。

首先,事情是這樣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個老中醫提出:

中醫將 全部負責消化吸收的器官,統壹稱為脾,並不是指某壹個特定器官。

這種分類方法,既方便診斷也方便治療。

而在地球的另壹邊:

在西方,由於解剖技術發展較快,他們選擇

以 解剖為分類方法。

這兩種方式本無優劣之分, 中醫把身體裏起消化吸收作用的叫脾,西醫把肚子裏負責免疫、造血、過濾的壹塊肉肉叫spleen。

只是後來……

隨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不知道是哪位翻譯家腦子壹抽,他決定

從此之後,脾就有了兩種意思。

但是

這種翻譯方法造成了極大的誤會和混淆。

比如,很多人看到西醫書上說“spleen(脾臟)”是免疫器官,他們就跑來指責中醫的“脾”不正確。

拜托,根本不是壹回事好不好, 同名而異物 啊。

總之, 中醫的“脾”是指所有負責消化吸收的臟器和組織。

至於肚子裏具體哪些地方屬於“脾”呢?

由於目前醫學的局限,尚不能完全透徹身體的運轉方式,在這也不能下最終的定義。

搞明白基礎知識之後,那麽,所謂“脾虛”是怎麽回事嘞?

脾虛並不是壹個病 ,它就像中文詞匯壹樣

阿呆給領導送紅包時

領導:“妳這是什麽意思?”

阿呆:“沒什麽意思,意思意思。”

領導:“妳這就不夠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領導:“妳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這只是壹個統稱,包含有多種 意思 ……

它大體可以分為: 脾氣虛、脾陽虛、脾氣下陷

1.脾氣虛

首先……脾氣虛不是說性格好,脾氣小,而是指 脾的“氣”不足。

氣,可以理解為壹種驅動身體運轉的能量。

脾氣虛,就是脾的能量、動力不足,脾運行效率低 。

脾要消化食物,並輸送給全身。

脾氣虛,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輸送營養到全身就受到影響。

脾不能運化食物,肚子裏的食物就久久不能消化,產生 腹脹 。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消化能力差就會 食欲下降 。

脾吸收的營養少,就會 全身乏力 ,甚至久而久之,全身臟腑都會變得衰弱。

營養都排了出去,就容易 大便不成型、 大便黏 。

以上就是脾氣虛的主要癥狀。

應對方法就是補脾氣,首推 四君子湯 (人參10g 白術10g 茯苓10g 甘草6g)

這個方子特殊之處在於,裏面 四味藥藥性溫和,不寒不熱不燥,溫潤如謙謙君子, 和外面那些虎狼之劑壹點都不壹樣,故得此名。

這是脾氣虛的基礎方,非常常用且有效,常服可日漸充實脾氣。

若有腹脹存在,由於四君子中沒有行氣消脹的藥,需在其基礎上加行氣藥,如 香砂六君子湯 (藥店有丸劑出售)

第二,脾還負責水的運化,就是把全身產生的廢水,輸送給肺、膀胱等,變為汗、小便排出。

脾氣虛,就會造成廢水停聚,這就是所謂的:濕氣重……

而濕氣的特征,以前曾專門寫過,可關註 “蘇葉貓”的vx公&眾,&號,搜索 《什麽是“濕氣”|蘇葉貓中醫漫畫》

這種情況可以長期喝 茯苓 ,茯苓性質溫和,不涼不熱,是極佳的祛濕藥,還略能健脾。就是口感差……跟石灰似的。

而受推崇的薏苡仁和紅豆,由於性涼,不壹定適合所有人的。

也可以用 參苓白術丸 ,這是在四君子的基礎上,加了很多祛濕健脾藥,可用於脾虛濕盛。(藥店也有售)

2.脾陽虛

還有壹種脾虛,是陽虛,就是陽氣不足,這很好理解:整個脾都在冬天壹般,寒冷、無力、困頓。

有的人 吃涼的拉肚子,喜歡熱食,肚子怕冷,容易乏力、食欲差、大便稀, 那基本就是脾陽虛了。

這時不宜只補氣了,必須要用 溫陽藥 。

此處推薦 理中丸 (人參、幹姜、白術、甘草)

這是將四君子,去掉茯苓,加溫熱的幹姜而成,是很好用的溫補脾陽藥。

不過理中丸似乎藥店少有,只有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熱性更強,不推薦長期吃。

3.脾氣下陷

古人發現,有的人得了長期腹瀉、脫肛、子宮脫垂壹類“下垂”的病,使用補氣健脾藥,很多人就會痊愈。

因此,有了 脾氣主升 的說法,即: 脾可以維持臟器不墜,推動氣機上行。

壹般脾虛比較重時,可能出現這種臟器下垂的情況。

所以,有著脾氣虛的乏力、食欲差、大便稀,又有著長期腹瀉、脫肛、崩漏、子宮脫垂等等病情。

那就可能是脾氣下陷了。

這種脾虛,補氣是可以的,但還要加點升舉的藥,才能把久泄、臟器脫垂給推回去。

這類病情,推薦用藥: 補中益氣湯 。

是補氣的四君子,和升舉的升陷湯合二為壹,加減而成,具有很強的健脾升舉作用。

以上,就是常見的三類脾虛,此外還有脾陰虛、脾不統血之類的脾虛,我想這算進階內容了,碰上的話,最好還是看醫生吧。

脾胃,是身體最重要的基礎 ,不管氣、血、精、津、陰、陽等等的壹切,都是靠脾胃吸收營養才生成而來。

讀中醫古籍,更會發現,所有醫生都反復強調,固護脾胃、脾胃、脾胃……

所以,照顧好脾胃,才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用藥

不宜盲目用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蘇葉貓”v.x公&眾&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