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陰虛則內熱簡介

古籍中的陰虛則內熱簡介

陰虛則內熱為病機。是指陰陽學說用以說明人體病理變化。指因勞倦太過,損傷脾氣,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谷氣留而不行,郁久化熱,熏蒸於胸中,所以內熱。此種內熱實際上是脾氣虛而發熱,脾屬陰,故稱脾虛為陰虛。為了避免概念混亂,現在臨床上常把這種情況稱為“氣虛發熱”。出《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詳見百科詞條:陰虛則內熱 [ 最後修訂於2016/8/29 9:58:18 ***266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

古籍中的陰虛則內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