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知道廣州百花墓的歷史故事?

誰知道廣州百花墓的歷史故事?

關於“百花墓”

我翻閱了羊城的古籍,發現了壹個可與朱良相媲美的感人故事。

明朝萬歷年間,廣州有個藝妓叫張喬。她雖然出身卑微,卻美麗脫俗,品行高尚,不出賣自己。經常有達官貴人垂涎她們的美貌,想和她們結婚。然而,喬軍並不貪財,經常給他們軟釘子。例如,他的詩《春山居》寫道:

二月陰雨綿綿,柳如煙木棉似火。

沏茶愛天上之水,不必開門自泉取水。

張橋崇尚賢能寬厚、憂國憂民的人,因此與陳子莊、黎遂球、彭夢陽等嶺南詩人保持著密切的交往。每次有文藝酒會,他往往會提前參加酒席。

壹天,張橋上街時,被壹幫流氓圍住了。還好番禺名人彭夢陽路過,沖著大家大喊。彭夢陽雖是秀才,雖不及太子富貴,但詩詞文采斐然,也是出了名的和善。張喬對彭夢陽有好感。這件事之後,兩人相愛了。張橋打算嫁給彭百年,於是深情寫下了《舒曼》:

粉絲隊看不起過去,侯家不可能說壹句承諾。

金屋藏嬌不如嫁書生。

自古美人不吉利。不久後,她生病了,臥床不起。她在病中含淚寫下《留恨歌寄》:“睡在枕上春寒漸濃,遊魂只得天涯。無緣無故相見,無緣無故道別,我都不好意思在庭前獻花。”後來張喬的病轉劇,她認為自己不可能永遠跟著彭夢陽。她含恨寫下了《東州送楊蒙》:

不要咽下自己的聲音,不要說再見,妳會迷茫,會厭惡詩歌。

我留下了妾的翻領和淚剪,最後把這個留給了妳。

此時,彭夢陽籌得數百金,將張喬從青樓中贖回。不幸的是,張喬身患絕癥,卻已經去世。

張喬死後,彭夢陽將她安葬在白雲山沙河梅園。同時,邀請名人寫壹首詩,種壹朵花,以示敬意。墓周圍種植了紅梅、紫薇、木棉、笑臉等近百種名花762株,朝霞暮光,香氣四溢,故稱百花墓。春秋時節,羊城的女士們經常前來祭奠。

“百花墓”清代修繕,至今完好無損;抗日戰爭毀於戰火。解放後,文史專家葉恭綽建議重建陵墓,但由於找不到遺址,他放棄了。後來,根據當地八旬老人練春的回憶,提供了牛人少年時曾到過此墓的線索,有關人員終於在沙河美花園廣州軍區第四招待所找到了此墓的舊跡。在該所禮堂前的壹塊天然花崗巖右側頂部,斜刻著“百花墓”四個字,約10 cm見方(廣州文物所含)。左側豎刻三行小字,第壹行只認得大寫的“張山”二字。廣東省博物館拓片中的“百花墓”二字與此石刻不謀而合。彭夢陽寫了三個剛健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