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五世祖名交,是漢高祖劉邦的同父異母弟,建漢後被封為楚王。其父劉德,仕昭、宣兩朝,任宗正,賜爵關內侯,又封為陽城侯。劉向為劉德之次子,12歲以父蔭為輦郎,20歲為諫大夫,以文學受宣帝信任。漢宣帝迷信神仙方術,劉向為討好皇帝,獻出家藏之劉安枕巾鴻寶苑秘方,言據之可煉出黃金。宣帝令典上方據之煉金,然費多而方不驗,遂以鑄偽黃金罪判劉向死刑。其兄劉安民交出封邑戶口的壹半,將其贖出,從此,劉向悉心鉆研學問,被征到石渠閣講論*梁傳,成為經學大師。重新步入仕途,為郎中,給事黃門,遷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元帝即位後,由於執掌朝政的蕭望之、周堪的賞識,劉向被擢為散騎宗正給事中,成了輔政的要員。當時,外戚放縱,中官弄權,劉向於是多次上書論時政得失,得罪了中書宦官弘恭、石顯,再次被捕下獄。不久,因地震等災異而釋出,任中郎。接著又因指使其外親上書請求黜退弘恭、石顯,而以奸詐罪第三次下獄,廢為庶人。從此在家閑住十余年。仕途的挫折,使他對宦官之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遂著疾讒適要救危世頌等作品,尋求挽救劉漢危機的良方。同時,他認真讀書,學問更有長進。漢成帝即位,此時劉向由更生改名向,被召為中郎,遷光祿大夫、中壘校尉等職任,受詔領校五經秘籍,以主要精力從事書籍整理編目和學術著述。
當時,風俗奢淫,趙皇後、衛婕妤等由微賤起家,越禮制。劉向認為,王教應該由內及外,從親近者開始,於是從詩書中搜集賢妃貞婦和嬖孽亂亡的事跡,撰為列女傳。又搜集歷代人物事跡、興亡經驗等,撰成新序說苑等書,上奏皇帝。針對當時外戚王氏專權,他搜羅歷代符瑞災異之事,推演其跡象禍福之驗,著為洪範五行傳,說明王氏專權的危險。劉向建議漢成帝強宗室、防奢侈、奪外戚權。成帝心知劉向之忠,卻無法實行。成帝幾次想將劉向用為九卿,都被王鳳或丞相禦史所阻攔,劉向君列大夫官前後三十余年,建平元年卒,享年72歲。
劉向有三子,長子傲,是易學教授,官至郡守;次子賜,九卿丞;少子歆,王莽時為國師公,在學術史上很著名,又是繼劉向負責校書工作的學者。
影響劉向對歷史發展的影響主要在於他對書籍的整理編目上。
先秦時期,積累和流傳了大量的文獻典籍,秦始皇焚書,給文獻典籍的保存造成了重大的災難。西漢王朝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書籍愈積愈多,到漢成帝時,百年之間,書積如丘山,故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這些書籍,分散收藏,沒有統壹編目,而且大部分書籍篇章缺失,文字脫訛,內容差異重復,如果不加以整理校勘編目,將無法利用而自然泯滅。漢成帝是壹位好經書今古覽博的天子,他於河平三年下令謁者陳農到各地搜求遺書,同時將太常、太史、博士、延閣、廣內、秘室藏書集中到壹起,由劉向負責,組織壹幫專家進行校書編書的工作。公元前6年,劉向去世,漢哀帝下令劉歆繼續此事業。兩年以後,經過劉向、劉歆父子20多年的努力,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由政府組織的大規模圖書整理編目工作,經過整理的圖書33090卷,收藏於天祿閣、石渠閣,建立了第壹個國家圖書館,劉向、劉歆還寫出了目錄學著作別錄七略,對中國歷史文獻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具體講,劉向、劉歆父子的貢獻有三個方面:第壹,劉氏父子的圖書整理,為先秦古籍的保存、流傳,為圖書由官府收藏走向民間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章炳麟說:書布天下,功由仲尼,其後獨有劉歆而已。微孔子,則學皆在官,民不知古,乃無定臬。然自秦皇以後,書復不布。漢興,雖除挾書之禁,建元以還,百家盡黜明其得書之難也。向、歆理校讎之事,書既殺青,復可*寫,而書賈亦賃鬻焉。故後漢之初,王充遊雒陽書肆,已見有賣書者。其後*卿章句之儒,而見周官;康成草萊之氓,而窺史記,則書之傳者,廣矣。
第二,創造了系統的古籍整理方法,校讎、辨偽、考據等學問自此產生。劉向父子整理書籍的程序分四步。第壹步,兼備眾本,廣搜異本。不僅將各官府藏書聚集到壹起,還派人到民間搜集遺書,向學者和同僚征求個人著述和藏本,以及利用個人的藏書。這樣,同壹種書就掌握到幾種異本,為校勘奠定了基礎。第二步,選定篇目,去除重復。當時,同為壹書,往往篇目不同,各有殘缺。劉向等將各種書籍的篇章分出條理,去掉重復的部分,經過考訂,再剔除偽托的部分,確定其篇目,合為壹部比較完整的書。第三步,糾理錯簡,校讎文字。根據選定的篇目,對其文句進行校訂。
壹人讀經過校讎,發現和訂正了許多古籍文字的脫訛衍誤,使其錯誤大為減少。第四步,勘定書名,謄清新本。當時古籍同書異名者很多,還有的書名經長期流傳出現訛誤,因此,就需要對書名進行勘定。例如戰國策之書名,就是劉向勘定的。經過勘定的書,最後抄繕於炙幹過的竹簡上,就作為定本保存了下來。劉向父子創造的這壹套古籍整理方法,為後代學者所效法。
第三,開創了中國古代目錄學。劉氏父子典籍整理的壹項重要工作是編制目錄。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壹是為每壹本書編寫敘錄。即在每本書校訂以後,劉向、劉歆就為該書寫壹個提要,著錄其書名、篇目,敘述校勘經過,介紹作者事跡,歸納書的內容、性質,評論思想或史實是非,剖析學術源流,確定書的價值。這些書錄,不僅使讀者了解書的情況,還創造出做書目提要的科學方法,備受後代學者贊譽。二是將各書的敘錄單獨抄出,合為壹書,名別錄,形成第壹部叢書綜合提要,這是第二方面的內容。第三方面內容是七略,這是在別錄的基礎上,由劉歆進行進壹步加工而形成的壹部綜合性圖書分類目錄。全書將著錄的圖書分為六個大類,38種,603家。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對當時的學術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對後世的目錄學,更有著深遠的影響。七略創造了書目的著錄與考證述評相結合的目錄形式,成為中國目錄書的典範。
余論評價歷史人物,壹般著重於政治、軍事上的勛業。其實,站在更高的視野,更應重視歷史人物在文化積累上的業績。因為,政治、軍事僅決定了壹時壹事之成敗,而文化卻造就了民族的性格,影響於千秋萬世。劉向從事的古籍整理,成就了中華文化傳繼上的壹項大工程,為公元以來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我們以中華悠久文明自豪的時候,不應忘記劉向所成就的學術的深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