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居河南及河南偃師二裏頭為夏都城倒竹簡的說法缺乏可靠的文獻依據。那些文獻,都是由於古代學者誤將《益州杜毅》壹書中的“有夏”理解為商代以前的夏後,而逐漸附加和推演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古代史籍;“有夏”在其實是周人的自我主張;河南的伊、羅地區應該是商賈的活動地區,二裏頭應該是先商時期壹個商王的都城。夏都應該以山東省濰坊市為中心。夏人的活動區域在山東省及其周邊地區。真正的夏文化是龍山文化,考古學上的嶽石文化,歷史上的東夷文化。
【關鍵詞】杜毅;夏天:河南;山東(省)
目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認為河南伊洛地區是夏人的居住地,偃師二裏頭遺址是夏都,這也是夏史研究者研究的重點。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階段成果報告簡本說:“古版竹簡記載‘太康居竹,夷居竹,桀居竹’。根據《易》、《國虞商周》和《戰國策·魏策·易》的記載,太康、夷、桀諸王的都城應在洛水附近。二裏頭遺址面積9平方公裏。有宮殿、墓葬、青銅作坊和精美的玉器、銅器、陶器,所以有學者認為二裏頭遺址是夏都”[1]。
近年來,有學者考證,虞居住的陽城實際上是春秋時期的古城。曾在山東青州東南,後移至沂水縣西南,其地壹直是陽城,不在河南。〔5〕
五
我們來分析壹下“君太享後夏”的說法。
《左傳·趙專公四年》:“夏柒有君太之樂”,杜預註:“齊、也。河南楊寨縣南有君太北,蓋齊享諸侯於此。”
《水鏡水影筆記》:“(水影)東經山東三封,東南大嶺,西與山相連,亦稱切亭。享大令之上神,即君太。”《春秋左傳》說:‘夏柒享君臺’,杜預說:‘河南楊寨縣南有君臺。’"(按下:)...連山,亦稱凱凱閣。大嶺山上賞神”,孫詒讓將其修改為“易連山曰:‘大嶺山上賞神’”,見《紮基》卷三,或也。)
首先,“夏柒有君太之享”的說法確實是壹個古老的傳說,是可信的。關鍵是君太的位置。杜聿和李道元認為,君太在今河南蔚縣(即古代的楊寨)。然而,古書《歸藏》卻有不同的看法:
1,前者始享虛神於晉後夏,為臺,在水之陽。——《王元昌選集·三月三曲水詩序》註
2.過了夏天,在金享受神的平臺,做壹個平臺。——《太平玉蘭》卷177
3.過了夏天,前朝人在大嶺賞神,去了君太。黃金占領臯陶說:“不吉利。”——《太平玉蘭》卷82
這是壹個記錄了夏末兩次享受上帝的地方。第壹,在金朝的空虛中,在那裏建了壹個平臺。壹入大陵,君太在大陵之上。
晉朝之不足壹般認為,在山西翼城以西,據傳堯為唐朝古遺址,故晉王以其弟為名,封。《左公元》:“夏遷石申,我參之...於是我以金星的身份參與其中。”楊湘魁由此認為“晉為大夏,即夏也空。”王國維先生、楊向奎先生、程德奇先生認為夏族起源於東方。所謂“東部”是指現在的山東省為中心及其周邊地區。後來河北、陜西、山西、甘肅、四川都有夏人的蹤跡,是夏朝滅亡後,夏朝的壹些方氏宗族遷移過來的。是壹種“後夏文化”[6] [7]因此,夏朝的晉之不足不在山西,而在今天的山東。
到了春秋時期,魯在山東的地名依然存在,如《左傳·莊公十壹年》:“公敗於雍”,杜預註:“魯地”。《說文》:“譚,宋與魯之間。”在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其東約50裏的兗州,也叫負夏。它的地有壹個大山頭叫夏山,後來也被寫成瑕山。這個夏丘馬上就是最古老的夏虛,也就是夏朝的金虛。蓋夏時期的晉國曾在此附近,夏的都城也曾建在這裏,所以這片土地被稱為晉空,也被稱為大夏或夏秋。夏天過後,我在這裏享受上帝,做了壹個露臺。水之陽,水隨即入古泗水,北水為陽,在泗水之北。夏死後,晉也遷到山西,仍稱晉,其故裏加為地名。
大嶺馬上就在大陸上了。原來是夏朝西南的壹座山。夏人西遷後,名澤齊,《爾雅釋第》:“晉有大陸”亦是如此。《說文》:“陸地,高地。”山海經海外西經是大歡喜大遺之田,其野西經是大(大)畝之田。
《海外西經》雲:“大歡喜之場,夏後始舞《九朝》於此。取兩條龍,雲遮三層;左手操作,右手操作,裴黃愚。在大運山的北面。偉大遺產的荒野。”
《野西經》雲:“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兩條青蛇,騎著兩條龍,名曰夏後凱(Kai)。開(開)天上前三(客),獲得以下九分九曲。這壹場大畝兩千米高,開(開)第壹曲《九招》。”
淩、陸、嶽的古音都來自母信,雙音相近;古音為虞母字,與來母同,音相近;陸與穆感同,疊韻音近。因此,大嶺、大陸、達樂、大邑和大木實際上是壹體的。《西部荒野經典》說“達木的田野有2000米高”。古時候8尺高,2000尺高約16000尺,約十裏強。可見這是壹座高而平的山,所以可以說是陸地和野地。這就是古山,地理上也叫方山,夏天的賞神臺就建在上面。但是在河南省蔚縣,哪裏有這麽高的方山?《水鏡朱穎水》中提到的大嶺不過是壹座又壹座的小山,而君太陂的情況甚至與古書記載不符。這顯然是古人的眷戀,因為按照古人的想法,禹(夏)是陽宅,齊也應該是陽宅,所以享神的大淩君臺壹定在陽宅附近,所以我們在陽宅附近找到了壹個地名眷戀。事實上,夏人從未在河南居住過。
山海經黃達Xi經說的蠻荒之地是“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但這句話顯然被篡改了,因為根據《海經》中的西方經典,“流沙出中山,西去南至想象中的昆侖山,西南入海,黑水之山。”他還說:“赤水出昆侖山東南角,向東北行進(這五個字在這裏被別的字錯換了,但《淮南子地形訓》沒有用這條,就是它的證據),西南流向南海和厭火東。”可見流沙是壹條河,先向西流,再向南流過虛擬的昆侖山,再向西南流入大海。赤水是壹條發源於昆侖東南角,流向西南的河流。所以赤水只能在流沙的東邊,有壹段基本上是平行流的,所以達木的田地在赤水的南邊,不可能去流沙的西邊;同樣,流沙之西,絕不能在赤水之南。故其原文應為“赤水之西,流沙之南(或東)”。據何友琦考證,赤水為沂水(沂河),流沙為泗水(泗河)[9]。魯西南,沂水以西,泗水以東,以山區著稱。它的山很多都是高等級的山,沂蒙山區有“七十二變”之稱,比較有名的有孟良崮、吳王谷等。還有《程琦》:‘高九裏,周四十五裏,婁山,仙臺山’。“它的情況與大木·葉芝非常相似。所以大嶺(大歡喜之田、大畝之田)應該算是魯西南的某壹座山,但目前還不能確定是哪壹座,但有壹點是肯定的:夏天開始享神的大嶺軍臺不在河南蔚縣,那裏的大嶺軍臺純粹是後人的附屬物,與古書記載不符,不可信。
六
再來討論壹下太康、易、解度之義的理論。現在學術界把偃師二裏頭遺址視為夏文化,主要原因是二裏頭是夏都,所以這個問題相當重要。
事實上,雖然說自秦漢以來有很多夏人居住在河南,但在竹書紀年出土之前,沒有人說夏都真的在河南鞏縣之城。比如《說文》說是《周易》和《左傳》召公二十三年:“郊”杜預《春秋左傳註》和應劭《漢書註》都認為《下杜傳》是今天山東濰坊的城,觀點非常壹致。然而,金代鹹寧五年(公元279年,或太康元年或二年,或公元280年或公元281年)出土的竹書編年,在給史家帶來大量詳實而有價值的史料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
最早描述夏都在河南的是晉代的薛贊(或稱余贊、傅贊,古書常稱陳贊)。應劭在《漢書·地理·北海郡·壽平》中寫道:“故於後,今倒城也是對的。”位於今濰坊市西南50裏(相傳在濰坊市董清池鎮野渾村,漢代屬先軫縣)。但薛贊不同意。他說:“在河南,不在這裏。”《薊縣古文獻》雲:‘太康居條,夷也居條,桀也居條。’《尚書·序》曰:‘太康失國,五昆弟不得不定居洛陵。’這是泰康在洛杉磯附近居住的地方。吳起也對魏武侯說:‘從前夏傑住左河右太華,南有壹闕,北有狹腸。’河南城值得。《周樹·杜毅篇》也說:‘武王問太公,‘我將北望河,因我居夏。’有夏家,謂河南也。"
薛贊的觀點很明確。薊縣古文獻(即竹書紀年)說是的都城,而《尚書·序》、《吳起》、《杜毅》都說夏人居伊、洛,那麽自然應該在河南。他不僅誤解了杜毅的《夏》,還相信了吳起和的《書序》,所以表面上看,他的說法有理有據,實際上壹點都不靠譜,這是根本錯誤的。
李道元對薛贊在《水經註:大洋巨水》中的說法做了分析。他說:“據《玉考贊》載,今河南有可尋之地,有保家衛國之觀。”《國語》說,《啟》中有五觀,稱為漢奸。“五觀,蓋其名,居邑為關,皇甫謐為魏。又有雲:‘夏香遷帝丘,同姓諸侯尋姓’,即雲‘姬鐘書’說‘同居灌’。既然找,就不是找房子。.....蓋宇以其名而生,其地為宅,而其城為表。遺風是沿河,亭子是郭有傳傳下來的,但不可能讓他有這樣不對的看法,就放棄了這個名字,替他做了。推於地,應之證也可按。”
李道元指出,薛贊所說的可能是指河南省珙縣之城,但他不同意這種說法。究其原因,從地名的角度來看,應劭的“以城為倒”之說自古就有,其痕跡可以追溯到古代,而薛贊的說法是“創新”,雖然他引用了壹些古代的材料。明顯的證據是,他在註洛水中、南(上)、水時,只引用荊襄的話:“今公洛水有谷水過北,入洛東,謂之下,故有上。”還有壹個城市,覆蓋了周醫生住過的老城區。“沒有提到夏都倒酒的事,所以李道元根本不相信薛贊說的話。
此外,《後漢書·郡國誌》雲:“洛陽,周數成周。.....河南,洛邑,周公居住的城市,春秋時稱為王城。.....龔,有糧水尋。”劉釗註:《公郭波·左傳》曰:‘商湯有靖波之命。’”也沒提夏都潑的事情,所以可以看出,劉釗並不相信豫州的閻誌城是夏都潑的。
但在文章中,薛贊並沒有明確說“條”就是“至義”的意思。把這個說法說清楚的,是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他先引用陳贊在《夏本紀正義》中的話,然後說:“闊之曰:‘古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裏’,蓋捷所居。”他大概是在《水經註》裏看到了李道元的分析,持此論的前人很少。所以他說這話的時候也不太確定,就用了“丐”字,也就是丐幫冉的字,但是後人沒有經過調查就壹壹承認了這壹切,於是河南珙縣的郅城是頡利傾其所有之地的說法就這樣產生了。後來相當於夏朝的二裏頭遺址被發掘出來,學術界自然把它和夏都聯系在壹起,肯定了二裏頭是夏都的說法,卻沒有人去仔細考察其文獻依據的可信度。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凡是說河南珙縣古邑或者偃師二裏頭是夏都的,基本都被引用為最古老的證據材料,其次是薛贊和張守節。其他證據就更晚了,甚至還引用了現在的竹書紀年作為證據。貧窮的根源是因為吳起最早誤解了杜毅的“夏”字,把洛邑的地理位置當成了夏傑夏天居住的地方。從此,再難回歸。事實上,《太平玉蘭》卷155引博物說:“河南偃師屍鎮,為唐都城;真正的歷史記載是東周的都城河南鞏。
根據現在能掌握的古代文獻記載,在夏朝,伊洛地區本來就是商人的活動範圍,所以偃師二裏頭應該是前商時代(時間相當於夏朝)壹個商王的都城。劉旭說道:
“二裏頭遺址從調查壹開始就被懷疑與唐城杜波有關,後來很多發掘簡報總是把它與錫伯聯系在壹起。尤其是60年代初壹號宮的發現,更加堅定了這種認識。在1977年第壹次全國夏文化研討會召開之前,這個認識在考古界是比較壹致的,幾乎是定論的。”〔10〕
雖然不太確定二裏頭遺址是否確實是唐熙伯的都城(因為1983在偃師市西郊發掘了壹處大型商城遺址,有學者認為這是唐熙伯的都城),但說它是先商時期壹個王的都城應該是沒問題的,至少比說它是夏都要靠譜壹些。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麽學術界要拋棄這種“幾乎已成定局”的正確觀點,去接受那些不靠譜的材料,結論自然是錯誤的。如果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夏史研究很可能走入誤區,甚至走向死亡。
總之,筆者認為,無論是支邑還是二裏頭,都不是太康、夷、桀的都城,但仍應以杜聿和應劭的學說作為夏都的依據。在今天的山東濰坊,這是從地理和古書記載角度最合理的解釋。
七
此外,還有壹條信息,也是持“夏居豫”論者經常引用的,即《國語·周瑜》中記載的話:“昔日夏之繁華也融於崇山”,趙薇註:“祝融也融;崇山,崇山也。夏在羊城,崇高近。”
筆者認為這種山神崇拜也是舒順殿中的山神崇拜,而且離夏天也不遠,兩者應該是壹體的。《孔子偽傳》認為是“南源”,正義說:“龔宇不崇山,不知在何處,乃建在橫嶺之南。”他們並不認為是現在的中嶽嵩山,而認為《孔子傳》中的崇山是“南源”顯然是錯誤的,《書順殿》中說“* * *作於幽州,放於崇山壹兜,三苗危,亡於玉山”,是《孔子傳》中的假雲。崇山,南起源;三險,拉美裔;玉山,東方血統。“孫星衍《尚書今文註》認為‘幽州’應稱為‘幽都’,亦是如此。遊渡也是山名。見《山海經》。那麽,孔子說的對嗎?《順典》中“四世同堂”的說法其實主要是以《山海經》為依據的。只要查壹下《山海吳京藏山景》妳就會明白了。
據《五藏山經》記載,遊渡山在《北山經》北二經(又見《海內經》曰“北海之內有山,故稱遊渡山”),三維山在《西山經》西三經,玉山在《南山經》南三經。但可以看出,酉都(幽州)在北,三危山在西,玉山在南,所以崇山壹定在東而不在南,否則“四世同堂”之說就失傳了。《孔子傳》的解讀,關於幽州、三味的位置只對,崇善、玉山的位置都不對。
今天的玉山在山東臨沂南60裏,古今二字無疑意味深長。這是壹個“南生”,所以崇山是壹個東生,肯定還在玉山以東。如果是今天的河南嵩山,那就格格不入了。溫玉春和張津梁認為夏朝的嵩山就是現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的嵩山[11],幾乎和地面壹樣普通。此山海拔758米,其地現設有松山鄉。順典把“桂豆”二字放在這裏,鄒《閱書》認為桂豆是,也是如此。經考察,臨朐縣境內嵩山腳下有丹山、丹河、許諸墓等古跡。丹河是“後稷釋帝朱昱丹水”的丹水,許諸是丹朱之虛,丹朱墓是丹朱之墓,又稱朱峰。今天有個村名叫西珠峰[5]。據了解,這裏確實有古代朱丹(桂鬥)的傳說,所以“桂鬥設在崇山”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可見,於霞時代的山崇拜是在今天的山東境內。其實臨朐的崇山是夏民族的開始,連山夷說“崇山封槍”,應該就在這裏;《竹書年譜》說“杜愚是陽城”,趙薇說“夏是陽城,崇高是近”。他認為是在今天河南嵩山附近,但臨朐嵩山下有陽城,此山東北13處有陽城村。說到這壹點,很懷疑杜愚的陽城原來就在這裏,因為古人很容易遷移。
因此,於霞時代的崇山與今天河南嵩山無關,所以不能用“夏興盛,融於崇山”這句話來證明夏族崛起於今天河南嵩山(這個“融”其實是指丹朱,極有疑問,因為古文“融”為“通”,“通”與“丹”音相近,所以古文以通為丹。在建立夏政權之前,是虞和後稷共同流放丹朱,奪取皇位。所以說“夏之盛也融(丹朱)於崇山”。這是另壹篇文章)。
八
通過以上分析,河南羅易地區是夏人的居住地,二裏頭是夏的都城的說法已經完全失去了文獻依據。僅僅依靠考古發掘的成果,是盲人摸象,很難得到令人信服的結果。王先生說:“當然要田野考古發掘並重,但夏文化的發掘如果脫離夏文化的文獻記載,肯定解決不了問題。”【12】先秦古籍對夏史的記載雖然沒有商周那麽豐富,但還是很多的,要特別註意這些資料。但這些資料由於抄錄了古史傳說,尤其是漢代以來的夏史資料,更多的是對古史記載的誤解、附加、解讀甚至杜撰,有的以未來為先,以真相為誤,把夏死後夏人的遷地當成自己的家鄉,等等,難以記憶。所以在使用時,首先要做好兩件事:壹是辨別其真偽,確定其可信度;第二是要正確解讀和理解材料內容,否則就會出錯,得不償失。把羅易地區當作夏人的居住地,把二裏頭當作夏都,這是壹個極其嚴重的錯誤,極大地誤導了夏史研究。時至今日,許多學者仍在研究二裏頭遺址的“夏文化”和“成就”,這恐怕是Xi·晏殊說的。
那麽,探索夏歷史之謎的正確方法在哪裏呢?
王國維說:“自古以來,帝王的都城都在東方...夏的都城和地名,自太康以來,都在東方。”〔6〕他所說的“東部”和“東方”,指的是山東省及其周邊地區。楊向奎對古籍中所載夏朝地名進行了詳細考察,得出“中古以前夏的政治中心在今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之間,以山東為重心”[13]“盛夏以前和清朝以後夏的政治中心在今山東,影響擴展到河北、河南。”[16]程德啟更明確地指出,夏是由東夷諸國組成的國家[14]。筆者認為夏朝故國原在今山東,夏人部落自稱“夷”,即人。後來桀在魯西被唐打敗,夏朝滅亡,各部落向四面八方(主要在西北)分散。後來“東夷”就是夏朝沒有遷徙的遺民,東夷文化其實就是夏文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