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補〗五卷。宋吳棫(約1100壹1154)撰。棫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宣和進士,召試館職不就,紹興中為太常丞,忤奉檜,出為泉州通判而終,為南宋初經學家、訓詁音韻學家,壹生對儒學貢獻頗多,有《書裨傳》、《詩補音》、《論語指掌考異續解》、《楚辭釋音》等著作。本書是宋明以來古音學的創始之作,作者根據音訓與古韻文以說明古時韻補,認為古人用韻較寬,有古韻通轉之說。上補自漢迄宋研究先秦古音之空白,下則影響有清壹代之古音研究,故此編實為宋代比較有成就的小學類著作之壹,在我國音韻學史上,占據著壹定的地位。但此編的缺點亦存在不少,首先是材料繁雜,所引諸書達:五十余種,下逮歐陽修、蘇軾、蘇轍諸作;旁及張商英偽《三墳》等等莫不征引,故顯其書參錯冗雜,漫無體例,缺乏條理。另外作者的觀點亦有失誤之處,如吳氏認為唐韻不可析離,古韻只是唐韻幾個韻部的合並或某幾部間的相通等等。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全書的學術價值。自陳振孫在《直齋書錄解題》中提出朱熹撰《詩集傳》時,即用此書之說後,後世諸儒便皆推崇而鮮有駁難。《四庫全書總目》經考證後認為,陳氏之說有失誤,朱子所用蓋是其《詩補音》中部分觀點,而不是此書;另外,朱子註《楚辭》時,亦取用了吳氏《楚辭釋音》中的壹些材料。對其舛誤,明末頤炎武曾為其糾正,成《韻補正》壹書,與原書互為表裏。今存有明翻刻宋本,不易得見;另有熹靖元年(1522)陳風梧重刊本,分上下二卷;入清,《四庫全書》亦給予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