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故宮的地板是用什麽鋪的

古代故宮的地板是用什麽鋪的

是金磚。

又稱禦窯金磚,是中國傳統窯磚燒制業中的珍品,古時專供宮殿等重要建築使用的壹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因其質地堅細,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故名金磚。

明清以來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成為皇宮建築的專用產品。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興土木建造紫禁城。經蘇州香山幫工匠的推薦,陸慕磚窯被工部看中,決定“始磚於蘇州,責其役於長洲窯戶六十三家”,由於質量優良,博得了永樂皇帝的稱贊,賜名窯場為禦窯。

擴展資料

蘇州土質細膩含膠狀體豐富、可塑性強,制成的金磚堅硬密實。而且蘇州靠近大運河,運輸方便,可以從水路直達北京通州。

古代工匠制作金磚時,先要選土,所用的土質須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選好的泥土要露天放置整整壹年,去其“土性”。然後浸水將粘土泡開,讓數只牛反復踩踏練泥,以去除泥團中的氣泡,最終練成稠密的泥團。

再經過反復摔打後,將泥團裝入模具,平板蓋面,兩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實為止。然後陰幹磚坯,要陰幹7個月以上,才能入窯燒制。燒制時,先用糠草熏壹個月,去其潮氣,接著劈柴燒壹個月,再用整柴燒壹個月,最後用松枝燒40天,才能出窯。

百度百科——金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