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葛劍雄:國學泰鬥為何師出美國?

葛劍雄:國學泰鬥為何師出美國?

編者按:“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壹所大學、壹個學術機構的歷程,總是與許多重要的學人名字相連結,這些學人亦經歷著書齋內外的各種選擇,他們的治學、處世、經驗、際遇又映射著壹個時代的歷史跌宕。洪業的壹生,正反映著中國近百年來知識分子所面對的各種抉擇與問題,他壹生的經歷與故事、治學與交遊都與中國近百年來歷史有著極豐富而深遠的關聯。葛劍雄教授,師從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而譚其驤先生畢業於燕京大學,正是洪業嫡傳弟子。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跟哈佛燕京學社恢復關系,葛劍雄於1985年到哈佛燕京學社當訪問學者壹年,其所在的研究所裏面包括我在內有七個人先後得到過哈佛燕京學社的資助到美國訪學。葛教授上承燕京學脈,追憶師承與學術淵源,演講生動而深摯。  要點二:壹些資料,當初大家都當廢紙壹樣,洪業有眼光把它收了過去。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裏面的中文書,是我們國內所沒有的。  要點三:壹方面我們很遺憾好多書都賣到外國去了,另壹方面我們也承認要是哈佛燕京學社沒有收購這批書,很多書後來肯定都會毀掉的。  如下是經過騰訊文化整理的葛劍雄講座內容:    哈佛燕京學社成立歸功於美國富豪和傳教士    講到哈佛燕京學社,很多人都把它跟哈佛大學混在壹起,其實它是壹個獨立的機構,而非哈佛大學的壹部分。我和壹些學者都是帶著雙重身份到哈佛大學去訪學,既是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更主要的是哈佛燕京的交流學者。  哈佛燕京這個機構的出現要感謝兩個人,其壹是資金贊助者——美國人霍爾,他是發明了電解鋁後成為美國鋁業公司的老板。但是霍爾本身是窮人出身,他將所有的資產都捐給哈佛大學,並規定,必須用其中壹部分資金來研究中國文化。他提出這個規定的原因,我曾聽過兩種說法:壹種說法是霍爾認識兩個中國留學生,他們品德高尚、學習勤奮、智慧過人,霍爾認為中國文化對這兩名留學生有大的影響,因此規定經費裏面必須有壹部分用於研究中國文化。我在美國也聽到另壹種說法,他做這樣的規定完全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重視,但並不是文化侵略,因為去哈佛燕京訪學前,我們必須簽署承諾“以後必須回國服務”。當時有些人千方百計想留在美國,哈佛燕京的管理人員很生氣地說道:“我們給妳錢是讓妳幫助中國做研究,妳們都留下來幹什麽呢?”最初,很多中國學者英語不好,外文系的人因為英語好獲得很多訪學機會,哈佛燕京的人會抱怨外文系的人派得太多。後來,哈佛燕京派人到中國與學者見面,有時甚至不讓妳講英文,講中文就可以。  第二個重要的人物是司徒雷登,我們這壹代人都讀過毛主席的《別了,司徒雷登》,將他作為反面人物,作為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代表。毛主席寫的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對美國侵華政策的嚴厲批評。我有壹次到美國的壹個革命後代聯誼會裏面去做報告,碰到司徒雷登的外甥,他招待我到他的家裏參觀。他後來很感慨,說:“美國人都忘了司徒雷登,中國人卻還記得他。”我說:“我們記住他因為毛主席把他當成反面人物批判,這是政治造成的悲哀。”  司徒雷登原來是壹個傳教士,因為他的父輩是在杭州傳教的傳教士,司徒雷登生在杭州,會說杭州方言,他先會中文,然後再回美國學習英文,所以人家說他了解中國超過了解美國。燕京大學是教會學校,資金不多,所以他千方百計到美國爭取資金。他聽說霍爾資助中國研究的經費,想爭取,但被北大捷足先登。因為哈佛大學要將錢用於研究中國文化,必須找壹所中國的大學合作,當時肯定首選北大,燕京大學那壹年剛剛建立,還是壹所小學校,沒有資格。  但是第二年,哈佛大學用這筆錢在上海找壹個美國人幫忙搜集敦煌的資料,這個美國人采取帝國主義卑鄙的手段,到敦煌買通了看管的人,用膠布貼在敦煌石窟的壁畫上面,把壁畫揭走,美國現在有壹些博物館裏面放著的就是他當初用膠布揭走的畫。這個消息傳出來後引起了中國人的憤慨,壹方面披露這個消息,壹方面要求政府制止。正是在這個時候,司徒雷登及時地到哈佛大學遊說,稱燕京大學才應該是哈佛合作的對象,哈佛大學決定把這筆錢交給燕京大學,並建立哈佛燕京學社。    洪業主持哈佛燕京學社:中西文化交流重要基地    如果沒有司徒雷登的努力,哈佛不會跟燕京大學合作,也就不會發生之後的故事。哈佛燕京學社建立起來後到1950年的相當長壹段時間,都由洪煨蓮主持溝通。洪煨蓮生在海外,中文基礎不好,對中國的了解也很有限,但是他到了國內以後被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吸引,發奮學習中國文化,並且成為研究杜甫的專家,他到中國的時間不長就表現出了對中國文化極強的研究能力。  更重要的是洪煨蓮不僅自己作學問,還起了很好的溝通組織作用。那筆錢做了幾件事:  第壹方面,培養人才。哈佛燕京學社資助學生去美國學習,以燕京大學為主,也包括燕京以外的學者,專業並不限於歷史,還包括人文方面。燕京大學為節約經費,縮短留學時間,跟哈佛達成協議,凡是燕京大學合格畢業的研究生,哈佛大學承認他同時是哈佛的碩士,然後到美國讀博深造。  我的老師譚其驤先生,按照規定畢業時可以同時取得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然後赴美留學,但他碩士還沒有畢業,論文就先完成,哈佛方面就請他到哈佛去上課,他連碩士證書都沒有拿。而其他的同學,都是在中國拿到燕京大學的畢業證書後到美國讀哈佛的博士。海峽兩岸壹些重要的歷史學家大多數都是通過這個途徑成功的。另外還在美國資助中國的留學生,他們學成歸國,對國內學術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由於中國文化與日本有很多相似之處,他資助美國的學生、學社到中國和日本進行學術研究。其中就包括美國最重要的中國專家費正清,他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對美國的政治也有很大影響,比如中美建交前,總統尼克松等人就曾經向他做過咨詢,中美關系改善後,費正清又到中國訪問,回到美國後寫了很詳細的報告。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人,基本上都是他的學生。還有壹位哈佛燕京資助的埃德溫?賴肖爾,後來成為美國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曾經做過美國駐日本大使。  第二方面,哈佛大學委托燕京大學用這筆錢在中國買書,在哈佛燕京建成圖書館,現在館內藏有中文、日文、韓文、越南文等書籍,對於亞洲研究十分重要,其中很多中文書的善本是我們國內所沒有的。洪業還很有眼光的將當時大家當廢紙壹樣的資料搜集整理。我在哈佛燕京訪學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這個圖書館裏面,現在去的年輕人也幾乎都泡在裏面。  美國委托燕京大學買書需要付很高的手續費,燕京大學就拿這筆手續費購買圖書。最初,燕京大學裏面主要是西文書,中文書籍不多,更沒有中國古籍,後來,靠這筆手續費購買的書籍文獻,基本上可以滿足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需要。在燕京大學我們甚至還發現了壹些稿本,其中有壹本就是清朝末年汪士鐸的手稿,汪士鐸對中國人口有很多獨特的觀點,又被稱為中國的馬爾薩斯。汪士鐸曾提出要減少人口必須要減少婦女,所以他鼓勵壹部分女孩子從小明確不許結婚,非常極端,由此也可以看出清朝末年人口矛盾的尖銳性。這樣的書以前並沒有出過,燕京大學把它作為稿本書出版。壹方面我們很遺憾好多書都賣到了國外,但另壹方面我們也承認,如果哈佛燕京學社沒有收購這批書,很多書後來肯定都會被毀掉。    來源: 騰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