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健脾、益氣,開胃。有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
禁忌人群 黃魚是發物,哮喘病人和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支氣管哮喘,癌癥,淋巴結核,紅斑狼瘡,腎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忌食。
適宜人群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者。
黃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兩個種類,大黃魚成體長約40壹_50厘米,小黃魚30厘米以下,體背黃色,頭大,尾巴狹窄,棲息在外海,春季遊回近海產卵,鰾能發聲。
黃魚,又叫黃花魚、石首魚、大王魚。為我國四大海產經濟魚類之壹。,自明、清以來黃花魚就是供奉朝廷的貢品,清末名士周楚良就為它寫下了 “白花不似黃花好,鰓下分明莫誤求”的詩詞。現在,它已是壹道老百姓飯桌上常見的佳肴。
黃魚的營養價值海產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壹直以來中國老百姓都很喜愛這壹類食品,在飲食中黃魚甚是常見,而了解它的營養價值及功效就顯得尤其重要,下面我們就讓營養來為大家講解壹下黃魚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1、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2、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並對各種癌癥有防治功效。
3、它的谷氨酸含量較多,谷氨酸是人神經系統發育不可缺少的壹種氨基酸。黃花魚異乎尋常的鮮味即來自谷氨酸,黃花魚含脂肪較少,且由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構成,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4、黃花魚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 、B 以及磷、 鈣、鐵等,無機鹽含量高,且魚肉組織柔軟,宜於消化吸收,補充身體維生素。最妙的在於它的“蒜瓣肉”沒有碎刺,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
黃魚圖片1、 大黃魚
2、 餐桌上的黃魚
黃魚的功效與作用(壹)黃魚的功效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歸胃、腎經。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有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
(二)黃魚的作用
安神解乏。
黃花魚特別適用於體質虛弱、面黃肌瘦、少氣乏力、目昏神倦、食欲下降等癥狀的人食用,對有睡眠障礙、容易失眠的人有壹定的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補充營養。
營養美味的小黃魚營養價值好,可以補充身體各種營養。
可以治病。
黃魚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如:肝腎不足,眩暈耳鳴,兩目幹澀,視物昏花,腰腿酸楚,男子陽痿,女子不孕,血虛,雀盲等。
(三)古籍記載
《隨息居飲食譜》:“石首魚,腌而臘之為白鯗,性即和平,與病無忌。煮食開胃,醒脾,補虛,活血,為病人、產後食養之珍。”“多食發瘡助熱,病人忌之。”
《本草匯言》:“動風發氣,起痰助毒。”
《開寶本草》:“和蒓菜作羹,開胃益氣。”
《本草經疏》:“石首魚,能開胃,胃氣開則飲食增,五臟皆得所養,而氣自益矣。”
《本草綱目》記載:黃魚通利五臟,健身美容。多吃,很難消化。
(四)應用實例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黃花魚鰾200克,旱蓮草60克(布包),放入鍋內加水用慢火燉1天,時時攪拌,防止燒焦,使魚鰾全部燉化,去渣。分4次服用,每天2次,服時加熱。
胃癌:黃花魚鰾、紫河車各半量,用香油炸酥,研成細末,每次6克,用北芪15克、黨參9克煎湯沖服。每天3次。
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耳石研末,每次3克,日3次,甘草煎水沖服;或當歸9克,耳石9克,水煎服。
高血脂癥:黃魚膽1個,虎耳草15克,山楂根、茶樹根各50克,大棗5枚,***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萎縮性鼻炎:耳石27克、青黛1.5克、冰片3克,***研末,吹入鼻中,每日1次。
毒菌蕈中毒:耳石10——15克,加黑豆或綠豆60克,甘草30克,濃煎後灌服洗胃。
乳癌初起:取鮮黃魚10——20條,將背翅剪下,貼石灰壁上,不要沾水,愈久愈好,用時火炙成炭為末,1日2——3次,每次5——10克,陳酒送下,連服1月。
小便不通:魚腦石末,水服10克,每日3次。
產後食欲不振:黃花魚1條,去鱗及內臟,加調味品***煮熟食用。
肺結核:魚鰾、淮山藥各適量,煎服。
腎虧腰痛:魚鰾膠、鹿角片等量,砂鍋炒至色黃松脆,***研細末,以黃酒或葡萄酒送服,每次3克,日2——3次。
黃魚的做法大全黃魚的烹飪方法甚多,紅燒、糖醋、煨湯、清燉或配以其他菜煮成蛋蓉黃魚羹、卷筒黃魚、雪菜大湯黃魚、松鼠黃魚等。用黃魚制作的各種菜肴,肉鮮味美,色彩艷麗,香氣四溢,形態美觀,是喜慶筵席上菜肴佳品。
黃魚面
材料:
黃魚1條,鹹菜1片,筍1/4支,細面1人份,綜合高湯300cc,胡椒鹽少許。
做法:
(1)將黃魚洗凈,片下兩面的肉片切成長條,撒上胡椒鹽及沙拉油備用。
(2)起油鍋,用溫油將魚條拌開後撈起,鍋中只留1小匙油。
(3)將筍切片,與鹹菜壹起放入鍋中略炒,並加入綜合高湯煮滾。
(4)另燒壹鍋水將面燙熟,放入作法3的湯中,再加入作法2的黃魚條,轉小火煨煮約5分鐘,到面入味即可。
黃魚湯
材料:
料酒10克,姜10克,大蔥10克,鹽4克,味精2克,香油10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將黃魚收拾幹凈,兩面剞上斜壹字花刀。
(2)蔥、姜洗凈切片,待用。
(3)鍋內加清湯,下入蔥、姜片及黃魚燒開至熟。
(4)撈出蔥、姜片,下入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及香油。5. 出勺裝碗,撒上香菜葉。
黃魚燒豆腐
材料:
黃魚、豆腐、蔥姜、水澱粉、料酒、鹽、醬油、白糖、醋。
做法:
(1)黃魚去鱗、鰓、內臟,用清水沖洗幹凈,用廚房紙巾將魚身內外擦幹,以免煎炸時濺油;
(2)豆腐從盒中取出切小塊,入沸水汆壹下備用;
(3)大火將煎鍋燒熱,放入油,燒至5成熱時手拎魚尾將黃魚輕輕滑入鍋中煎炸;
(4)黃魚壹面煎好後,用鍋鏟小心地將魚翻面,炸另壹面至兩面都呈金黃色;
(5)鍋內留底油,入姜絲、蔥段煸香;
(6)將煎好的魚放入,烹料酒去腥,調入鹽、醬油、白糖和少許醋,加清水沒過魚身,大火燒開;
(7)放入豆腐、蓋上鍋蓋改小火燉煮。約10分鐘後揭開鍋蓋,淋入水澱粉,改大火將湯汁收至濃稠即可。
紅燒黃魚
材料:
黃魚壹條(約250克),生姜壹塊,蔥1棵,生抽1.5湯匙,白糖1/4湯匙,鹽適量,料酒適量。
做法:
(1)黃魚清洗幹凈,瀝幹水分,用鹽、料酒塗勻魚身內外腌15分鐘。
(2)熱油鍋,把擦幹水分的黃魚下鍋用中火煎至定型轉小火煎至金黃;關火稍冷卻後再翻面,翻面以後同樣的方法煎至另壹面金黃。
(3)黃魚身上放上姜絲和蔥白,加入白糖、生抽,倒進半碗清水,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燜至醬汁即將收幹。
(4)夾走姜絲和蔥白,用蔥花和紅椒圈裝飾,裝碟。
清蒸黃魚
材料:
黃魚壹條、蔥兩棵、姜絲少許。
做法:
(1)黃魚刮鱗去掉內臟,洗掉血水。切成段。放鹽,拌勻,腌10分鐘。
(2)盤子裏先放幾根蔥白,再把黃魚放上去擺好盤,然後放少許鹽,醬油,倒點料酒,再放 姜絲和蔥段在魚上。
(3)鍋裏的水燒開後,把魚放進鍋裏蒸,大火蒸8分鐘。
黃魚烹飪指導:
小黃魚適合燒、煎、炸、糖醋等烹調方法。
黃魚的肉質鮮嫩,適合清蒸,如果用油煎的話,油量需多壹些,以免將黃魚肉煎散,煎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燒黃魚時,揭去頭皮,就可除去異味。
主婦心得:優質黃魚體表呈金黃色、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肉質堅實,富有彈性;眼球飽滿凸出,角膜透明;魚腮色澤鮮紅或紫紅,無異臭或魚腥臭,鰓絲清晰。選購黃魚時,要註意,黃魚沒有太大的,壹般七八兩左右,太大的,很可能是假黃魚。新鮮的黃魚眼睛晶瑩透明,用手按壓,感覺魚肉有彈性,扒開魚鰓,其顏色比較鮮紅的,就可以放心購買。
大黃魚和小黃魚的區分:大黃魚和小黃魚的外行很相似,但大黃魚個頭比小黃魚大,其尾柄的長度為尾柄高度的3倍多;臀鰭的第二鰭棘等於或大於眼徑,鱗較小、組織緊密,背鰭與側線間有鱗片8——9個;頭大、口斜裂、頭部眼睛較大。而小黃魚體背較高,鱗片圓大、尾柄粗短,口寬上翹,眼睛較小。
適宜人群: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
適宜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者。
黃魚是發物,哮喘病人和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支氣管哮喘,癌癥,淋巴結核,紅斑狼瘡,腎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