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高中文言文怎麽學好

高中文言文怎麽學好

我們今天學習文言文,不是為了寫古文,而是為了使我們多掌握壹種工具,為了更好地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現代漢語!文言素養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生應備的基本素質。但客觀上,因文言本身與現代白話相去甚遠,且語言精練、內涵豐富,可能帶來艱澀難懂、歧義紛出,自然讓學生視為畏途。文言素養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生應備的基本素質。但客觀上,因文言本身與現代白話相去甚遠,且語言精練、內涵豐富,可能帶來艱澀難懂、歧義紛出,自然讓學生視為畏途。面對新課程對文言學習提出的更高要求,同學應如何真正學好文言呢? 壹、強化熟讀成誦 與現代白話文相比,文言文更講究韻律,追求聲韻。入選課本的篇目,更是文質兼美,朗朗上口的佳作。同學熟讀、背誦經典名篇,對於培養興趣、形成語感有益,對於應對考試、準確答題則有用。誦讀是我國傳統的學習方法,古語有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同時,“朗讀具有喚起形象、表達感情、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誦讀要註意幾點:(1)要帶有明確的目標去讀。查閱工具書,結合註釋給生字生詞註音,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通讀了解課文。(2)要在朗讀中尋找語感。在我們開口誦讀時,不僅運動了口腔器官,而且讀出來的聲音又作用於耳朵,當語感信息輸入人的視覺、聽覺器官時,大腦的感受幾乎是同時進行的,時間差大大縮小了,準確率卻大大提高了,理解和感悟的效率將會成倍提高。(3)通過誦讀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在教學文言文時,教師應首先簡單介紹壹下這篇文言文的文體特點、寫作背景,然後,就讓學生自由高聲地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文言文的句式結構、語氣等特點。學生自由朗讀後,再指導他們聽錄音範讀,範讀可以把文章的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所蘊藏著的意義都通過朗誦表達出來。(4)通過誦讀感受文章的內涵。通過反復的誦讀可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挖掘潛在的教育功能。如誦讀《勸學》學生能夠體味到我們今天仍在強調學習的意義目的所在,知道學習應該具備怎樣的態度和方法;誦讀《嶽陽樓記》體味到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讀罷《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就會感受壹代忠良的代表、身為人臣的高尚情操;讀罷《陳情表》便能體味到李密和祖母相依為命,不忍棄祖母於不顧的壹片孝心。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1.借助註釋,粗讀課文 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地把握課文結構。結合註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再連猜帶蒙,對課文內容應該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通過課內細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鑒賞評價,熟讀課文 這壹步主要靠課後同學們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評價能力。 二、重視預習復習 課前預習的基本要求,即結合註釋,疏通文義。對於暫時無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應借助工具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結合語境,揣摩、判斷,並註意課上老師的講解、說明。“帶著問題”上課,“有的放矢”學習,無疑事半功倍。而課後復習則應註意歸納、積累。同學可以側重對文言現象,如通假字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進行整理,以期鞏固學習成果,加深知識理解。文言文知識的積累主要在詞匯上的積累。同學們可以準備壹本筆記本,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搜集、歸類、整理、積累。例如:(1)古今異義的積累。古今異義常見有四種情況:①詞義的擴大;②詞義的縮小;③詞義的轉移;④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中的“妻子”壹詞,古義是指“妻子與兒女”,今義則專指“男人的配偶”,屬詞義的縮小。此外,還有通假字的積累、虛詞的積累等。通過歸類、比較、積累,學生不僅能提高文言詞語分析能力,還能體會到學會積累所帶來的喜悅和益處。眾所皆知,學習現代文,是從認字開始的。學文言也是這樣,掌握壹定數量的實詞 、虛詞 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課本中所選編的文言文,都是從大量古籍中精選出來的,例如《滕王閣序》、《阿房宮賦》、《勸學》、《赤壁賦》等等,它們無論是語言、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典範性。因此學習這些文章,必須要逐壹弄清每壹個文言實詞與虛詞的含義,不能只滿足於對所學文段內容的大體了解。在實詞與虛詞兩者間,大量的、難於掌握的是實詞。下面首先來談壹談關於實詞的掌握。 文言文中出現的實詞有幾種情況。壹種情況是與現代漢語使用的詞匯意義相同,如“人、馬、牛、雞、狗、笑、山、石、大、小、上、下”等,這類詞,我們便可視作現代詞去理解。壹種情況是與現代使用的詞匯毫無關聯的,如“搶”在現代漢語中解釋為“搶劫”,而在《莊子·逍遙遊》壹文中“搶榆枋”的“搶”解釋為“突過”的意思,在《戰國策·魏策四》中“以頭搶地耳”,“搶”是“撞”的意思和“搶劫”的意義毫無關系。這類實詞非常少,而且不會同現代漢語混淆,我們可把它們當作生詞去記憶。還有壹種情況就是,古今都使用的詞,意義和今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情況復雜,難於掌握。這些詞匯,又常常被列為考查重點,是需要下大力氣掌握的。應把學習重點放在這類詞匯上。例如許慎在《說文解字》“再”字下面說:“壹舉而二也”。《左傳·曹劌論戰》:“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可見 “再”在上古時解釋為“兩次”。虛詞相對而言比較簡單,語文高考考綱中規定的文言文虛詞***有18個,它們分別是: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虛詞的用法比較穩定,學生必須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它的用法、意義。可以把每壹個虛詞的常用用法記在腦中,經常使用便能象應用數學公式壹樣的靈活。在句法上,對文言文句式的把握和梳理同樣重要。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在常見句式中,仍有不少同學對賓語前置句式和定語後置句式、固定句式等感到難以把握,這與平時不註重涵詠、缺乏語感有著直接的關系。諸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無乃……乎?”、“其……之謂也”、“何……為?”等。反復品味文章中有生命力的字詞語句,咀嚼消化吸收,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儲存於自己的大腦中。到需要某種詞匯、句式、結構和方法時,就會湧現筆端,揮灑自如。這種語言材料和知識的積累,正是語文功底的基石。文言文中優美詞句有的對偶工整堪稱經典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有的氣勢磅礴充滿豪情如“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有的淒切動人催人淚下如“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等等三、翻譯練習法。選做文言文練習,把學過的課文中所積累的文言實虛詞以及句式等方面知識和練習中出現的相似的聯系起來,提升答題能力在解題中學會知識的遷移。翻譯練習法好比文言知識大閱兵!人們通常以“信、達、雅”作為衡量壹篇文言文的翻譯好壞的標準。好的譯文能夠將壹篇文章在另壹種語言環境中真實、完美地再現出來。“忠實原作、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是翻譯文言文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因此翻譯時要註意以下幾點:壹補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主語、謂語、賓語等,要視情況補充完整。如(1)主語的省略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壹壹為(之)具言所聞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二調整語序。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都與現代漢語的語序不同,翻譯時應調整過來。如⑴賓語前置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麽?’”《鴻門宴》 ⑵定語後置 求人可使報秦者。譯文:“尋找可以出使秦國回來復命的人” 《廉頗藺相如列傳》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譯文:“蚯蚓沒有尖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 《勸學》三適當增減。有些文言文的語句,非常精練,言簡意豐,翻譯時應做適當擴充,以充分表達原文的意思。如 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相反,有的文章為增加氣勢,強化效果,用壹串有同樣意思而說法不同的句子,這時,翻譯就要合並凝縮。如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譯文“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已經像太陽迫近西山,氣息微弱,生命危在旦夕了。”《陳情表》此外,還要註意句子的語氣、句子間的關系、修辭手法等,翻譯時要完整貼切地表達出來。因此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提高翻譯水平。 四、適當延伸拓展 其壹,可通過課外閱讀學習文言。同學可在老師指導下閱讀與課文相關聯的作品,在對照閱讀中獲得全面準確的認識,從而開闊視野,訓練思維,提高閱讀水平。如學完賈誼的《過秦論》,可同時閱讀蘇洵的《六國論》。其二,可結合寫作學習文言。高中課本的文言作品,幾乎都蘊涵豐富寫作空間。如能適當聯系拓展,無疑可激活課文的學習。如學完《師說》、《勸學》等後,可寫心得和評論,壹方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另壹方面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學以致用,壹舉兩得。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只要妳能腳踏實地,持之以恒,我相信,三年下來,妳定能在文言學習上遊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