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比壹千塊錢更有價值,壹個藥方可以救人於危難,價值甚至比這個還要高。因此,他用《千金方》作為書名,簡稱《千金方》,共30卷。宋仁宗命令高寶恒和林譯改正,然後將禁書分兩卷列出。唐代的孫思邈,成書於永輝三年(652)。
本書是中國傳統醫療保健系列叢書之壹,是白話文《千金方》精選版。《錢進方》是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著的壹部綜合性臨床醫學著作。書中所載的醫學理論和方劑,系統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學成就,是壹部具有較高科學價值的著作。
孫思邈個人作品
孫思邈(541-682,有爭議,請參考文中“年代之爭”目錄),趙婧花垣(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相傳是唐代醫學家、道士褚屈原博士的後裔,被後人尊為“藥王”。
西魏七年(541),孫思邈出生在壹個貧農家庭。他從小就才華橫溢,長大後開始喜歡道家和莊子的學說。隋煬帝開元年(581),孫思邈隱居在陜西鐘南山,並逐漸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孫思邈非常重視民間醫療經驗,積累訪問並及時記錄,最終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配合朝廷開展醫療活動。慶祝建安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壹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