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筆記有哪些植物,如下:
2021年“園林歷史的鑒證者——繪最美古樹”自然筆記征集已告以段落。在過程中,常遇到對自然感興趣、熱愛繪畫的朋友想繪制自然筆記,卻不知從何入手。
馬兜鈴豬籠草及其環境
自然筆記格式沒有統壹標準,內容才是它的核心。下面將從市樹誕生、古樹故事、古樹觀察與保護、古樹自然筆記,4部分介紹植物園裏的古樹。希望在讀完後,妳也能從科學的角度,繪制古樹自然筆記。
臥佛寺古七葉樹果實
由南門進入北京植物園,沿中軸路步行500米,遊覽溫室旁牡丹園入口處,有棵古國槐。紅色牌示,代表它是壹級古樹——即樹齡300年以上。北京植物園***有古樹11種638株,側柏數量最多,有398株。
古槐樹的夏與冬
1987年3月12日,時值我國第九個植樹節,北京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建議,自此,側柏與國槐正式成為北京市市樹。
左側柏壹級古樹(右)國槐壹級古樹
北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幹旱季風氣候,地處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耐瘠薄、耐寒、耐旱特性,似乎不足以給國槐側柏加冕。
究其原因,大概是從皇家園林到城邊路旁,百年至千年樹齡的國槐、側柏隨處可見。北京1000多年建都史,使全市4萬4千余株古樹名木,成為見證歷史變遷的活史書。
居民區裏的古槐樹&臥佛寺門前的古槐樹
西晉末年,佛教傳到幽州(北京)。如今,北魏時大肆修繕寺廟已基本湮滅,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寺廟,均為唐代始建。
據梁思成考證,唐時期臥佛寺規模較小,經歷朝翻修擴建,至明末清初、多本古籍記載,山門殿前古柏坡道已“老柏百許森立”。
古柏坡道現有夾道古柏40余棵,自智光重朗牌樓開始,栽植於通往寺廟石坡兩側。後人猜測,修建此坡道目的,是引領人們由塵世通向凈土轉折,情緒上由鬧入靜。
海柏之謎
戰國荀子雲:“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蒼松翠柏,歷經北方寒冷冬日考驗,依能保有壹份綠色。
臥佛寺內天王殿旁有棵古側柏樹,人稱“海柏”。據考,勵宗萬在《京城古跡考》中稱它“蒼松,遊業稱它海松,可見這棵樹在明清已小有名氣。為與古書記載相接,後人將其改名為海柏。
臥佛寺裏尋菩提
菩提樹無法在北方越冬,人們會種植樹葉與它相似的植物,也有把銀杏作為替代,在修廟時栽植。京郊常見寺廟已毀,古銀杏樹猶存的現象。先人留下的活遺產,為考古學家們提供便利。
密雲區巨各莊鎮塘子小學(唐代香巖寺遺址)前古銀杏樹
John Thompson1868~1872年間拍攝的臥佛寺照片中能看到銀杏古樹。臥佛寺三世殿兩旁,分別植有壹雌壹雄兩棵銀杏樹,年齡已達360多年。它們曾被用來守護殿內巨大的檀香木臥佛,取佛涅槃於婆娑雙樹意境,康熙皇帝題字“雙林邃境”。
兩棵樹怎能稱作林?這是因為銀杏根系發達,分蘗能力很強,老樹根部總能長出新植株,使古銀杏樹遠看如樹林。分蘗也在後文裏,讓另壹株古樹重獲新生。
相傳,臥佛寺是中國最早種植七葉樹的地方,明朝大學士曾為它寫過壹首《娑羅樹歌》。七葉樹種子俗稱娑羅子,復葉形似手掌,圓柱形花序上小花序層疊,恍若佛塔,也難怪寺廟內喜植。
佛教自古有“農禪並重”的傳統,臥佛寺內有壹棵古皂莢樹,每年5月花期剛過,淡黃小花灑落滿地,未落的兩性花得以發育成皂莢果。僧人們曾將皂莢果煎汁,制成我國使用2000多年的純天然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