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哥哥大姐姐們可憐可憐我,給我講講古代科學家的故事吧!

大哥哥大姐姐們可憐可憐我,給我講講古代科學家的故事吧!

張衡是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他從小就愛思考問題,對周圍的壹切總想刨根問底。

壹個夏天的晚上,張衡、爺爺和奶奶在院子裏乘涼。他坐在竹床上,仰著頭,茫然地望著天空,不時擡手指指,仔細數著星星。

張衡對爺爺說:“我數了很久,看到壹些星星在動。原本在天上的東西已經去了西方。有些星星出現了,有些星星消失了。他們不是在跑嗎?”

爺爺說:“星星會移動。如果妳想知道星星,妳必須先看看北鬥七星。看那邊明亮的七顆星星。合在壹起就像熨衣服的熨鬥。很容易找到……”

“哦!我找到了!”小張衡非常興奮地問:“那麽,它是怎麽移動的呢?”

爺爺想了壹會兒,說:“大約午夜時分,它移到了地平線上。到了天亮,北鬥翻了個身,倒掛在天上……”

鋸子的發明

妳可能還記得小學課本上那篇關於魯班發明鋸子的文章。傳說有壹年魯班接受了壹個大任務——建造壹座大宮殿。這需要大量的木材,但項目期限很緊。魯班的弟子每天上山砍柴,但當時沒有鋸子,只能用斧子砍。效率太低,徒弟們每天都累得夠嗆,但木頭還是遠遠不夠,耽誤了工程進度。當時,沒有完成奴隸主的任務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魯班很著急,親自上山視察。上山時,他偶爾會拔壹把長在山上的雜草,手壹下子就被割破了。魯班想知道為什麽壹片小草如此鋒利。他把草弄碎,仔細觀察。他發現草地兩邊有許多小牙齒,他的手被這些小牙齒割破了。既然草的牙齒可以割傷我的手,那麽有許多小齒的鐵棒應該可以鋸斷樹。於是,在他的想法和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制作了世界上第壹把鋸子——壹根有許多小齒的鐵棒。他用這個簡易的鋸子鋸樹,真的又快又省力,鋸子就發明了。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我們都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得到這樣壹個啟示:實踐出真知,研究出智慧。

每個人的成功都有內在和外在的影響。魯班工藝的不斷進步,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幫助。魯班出生在壹個世代工匠的家庭。自幼隨家人參加了許多土木建築工程,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階級母親”和“階級妻子”

妳知道嗎:用來打墨線的小鉤也叫“板木”,刨木頭時頂住木頭的刺刀也叫“板斧”?為什麽?原來魯班的母親和妻子也從事生產勞動,這對魯班幫助很大。據說“班木”的由來是這樣的:魯班在做木工活,和墨鬥還債的時候,拉墨線的是他的母親。後來,母子倆經過多次實驗,在墨線頭上綁了壹個小鉤子。放線時,用小鉤鉤住木頭的壹端,可以代替手拉線,壹人操作。從此不用找媽媽幫忙玩墨線了。後來木匠們將這種小鉤命名為“半木”,以紀念這壹創造。“班妻”起源的傳說是,魯班起初由妻子刨木頭,後改用刺刀。

講壹個小插曲,根據《玉屑》裏的描述:魯班這些年壹直在外面給人蓋房子,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非常辛苦。他的妻子雲石動了腦筋,做了壹把傘,讓魯班外出辦事時隨身帶著,這樣可以遮風擋雨。時至今日,雨傘仍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見魯班家族對魯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魯班的其他發明

魯班壹生中做了許多發明。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如《物·事·古史》等。他發明了許多木匠使用的工具和儀器。木匠用的尺子(也叫矩)是魯班創造的,所以也叫魯班尺。再比如墨鬥、刨子、鉆、鑿、鏟等工具,據說也是魯班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