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破窯賦的真偽之辯

破窯賦的真偽之辯

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 韓信落魄時就喜歡仗劍行走,壹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麽會終日仗劍而行,欠扁麽?讀過《史記.淮陰侯列傳》的人都知道韓信當過項羽的“執戟郎中”,相當於現代的儀仗兵,選人的條件就是要高大勇武,難道韓信能執戟不能縛雞麽?況且,“手無縛雞之力”這話的出處恰恰是元朝雜劇《賺蒯通》中說韓信的話,這種民間文學跟《說嶽全傳》壹樣完全跟正史不搭邊的,呂蒙正壹個宋朝人怎麽寫出了元朝的句子,況且還是這種村野奇譚?  馮唐有安邦之誌,到老半官無封。李廣有射虎之威,終身不第。  馮唐官至宰相,這還不能算“半官”?李廣是漢朝人,漢朝選官是察舉制,科舉到隋唐才開始,這點連高中生都知道,況且李廣是武將,怎麽去“第”?該文作者估計看《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望文生義,創造歷史了。呂蒙正可是狀元水平,如果說真拿這種文章去糊弄世人,豈不被彈劾死?  滿腹經綸,白發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  呂蒙正33歲高中狀元,以科第而言,可算“少年登科”,那麽他寫“才疏學淺,少年登科”是閑的沒事扇自己臉嗎?  該文查詢宋元時期的古籍、正史、筆記全無出處,其文體稱為賦,而作者之才力實堪憂。賦有騷體、大賦、抒情小賦,為賦則註重體、意,古人作賦,偶句需對仗工整甚至用韻。看這篇文章,不說作者令初中歷史老師氣煞的歷史知識,就這行文中流露出濃郁的大餷子味道,也能熏死稍微有點詩賦閱讀經驗的善良讀者。

本欄由知乎網友小舟從此去原創,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