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唐書》記載:“鹹亨元年(670),遣使至和平朝鮮。後來我學了壹點夏音,就有了日本之稱。信使說他因最近的出現而出名。
擴展數據:
“日本”這個名字本來是對外用的,但在國內還是叫“日本”。而且日本從決定修改國名對外使用,到通知唐朝更改國名,最後獲得唐朝認可,經歷了壹個歷史發展過程。百江之戰日本戰敗後,最遲在天治八年(公元669年),日本已決定將外國國名改為日本。
日本政府爆發了任申起義。天武帝上臺後,與唐斷交。只是到了武文大寶元年(公元701年),日本(國內仍稱“日本”)才決定與唐朝恢復邦交,並派出以真廷臣蘇添為首的代表團出使唐朝。正是從這次交流中,中國朝廷正式承認了日本的國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