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怎樣的?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怎樣的?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此盆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珍品。由細泥紅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處繪間斷黑絲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發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嘴巴左右兩側各置壹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其中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半坡遺址出土的這個彩陶人面魚紋盆,其紋飾的神秘莫測最令人回味無窮。有人認為,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系和特殊感情,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半坡人的生活方式與漁獵密不可分,他們喜愛魚並崇拜魚,認為其氏族起源於魚,故把魚奉做自己氏族的圖騰祖先加以崇拜。人與魚組合畫在壹起,代表著人與魚是不可分的。呈現出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生***存的景象。

此外,古籍中曾經有記載人魚互變的神話:例如在《山海經》上就有顓頊死後化身為魚的傳說。變形的魚紋很可能是代表了壹種人格化的獨立神靈——魚神。有些人也以古文中魚有隱喻“男女相合”之義來推測,這人面魚紋應該是有祈求生殖繁衍、家族興旺的含義。其實,無論半坡人用這種圖案表達什麽含義,能夠把如此豐富的社會內容凝聚於繪畫之中的這種藝術創作手法,都是令人驚嘆的。今天的人們無法知道它的真實含義,但它仍然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使人產生對神秘歷史之謎的探索渴望。

人面魚紋彩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