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攻陷桂林的是清定南玉王孔有德,是降清的漢奸,原大明登州守將。他壹心想收降式耜瞿式耜,那年正月,曾寫信勸降。程式耜“焚書斬使”,作了明確答復。這次聽到式耜被俘,很高興,看到瞿式耜進來,贊嘆著說:“妳是瞿閣部嗎?好閣部!”式耜笑笑說:“妳是王子嗎?好王子!”這是有意嘲諷他降清接受定商玉封號。孔有德還是和顏悅色的勸降,反復引譬,都被式耜嚴詞拒絕。孔不認識張同敞,要他跪。同敞不跪,反而揭孔的老底,破口大罵。孔惱羞成怒,打同敞耳光;手下的衛士,有的撳同敞頸椎骨,要他低頭;有的用刀背敲同敞膝骨,要他下跪。臂骨被打折,壹只眼睛被打瞎。式耜看到這種暴行,遏制不住心頭憤怒,挺身遮住同敞大聲說“這是總督張同敞,是國家大臣,他和我壹樣抱定為國犧牲的決心,要死,我們壹起死,不得無禮!”孔有德知道壹時無法勸說,命令把兩人囚禁在風洞山(今稱疊彩山)臨時監獄裏。 瞿式耜在囚室裏,孔有德仍然不止壹次地派人勸降,都被拒絕。他寫了不少詩,突出地反映了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以及忠貞不渝,為國獻身的精神,與同敞唱和,有名的《浩氣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在詩裏,他把自己比做漢朝時身陷匈奴,冰天雪地中苦熬十九年而不屈的蘇武,比做南宋末年支撐半壁江山,抗擊元朝軍隊,終於力盡被俘、殺身成仁的文天祥。他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卻念念不忘國家的抗清大業。他寫了壹封密信給焦璉,告訴他清兵在桂林的虛實情況,要他迅速襲擊桂林。恐怕因自己囚禁而焦璉有所顧慮,又叮囑說:“事關中興大計,不要考慮我個人得失。”這封信被巡邏兵搜獲,獻給孔有德,孔知道無法改變他報國的決心了。
閏十壹月十七日上午,幾個清兵,到囚室來要他們出去。式耜看到這情況, 瞿式耜墓心裏明白,面不改色,寫下壹首絕命詩,連同《浩氣吟》詩稿放在矮桌上,從容走出獄門。遇到張同敞,同敞說:“今天出去,真痛快!死得好!”兩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連清兵也感動得流下淚來。兩人在仙鶴巖(風洞山南),慷既就義。
式耜殉國後,永歷朝給謚“文忠”。永歷六年(1652年)七月,聯明抗清的原農民軍將領李定國收復桂林,要為瞿式耜立祠紀念,並召見其孫瞿昌文,支持昌文為祖父歸葬故鄉虞山拂水巖牛窩潭。康熙十八年(1679年),遷葬於虞山拂水巖牛窩潭。乾隆四十壹年(1776年),追謚“忠宣”。
瞿式耜著有詩文十卷,道光十五年(1835年)有木刻本 《瞿忠宣公集》。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補校訂出版改稱,《瞿式耜集》。1986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有“瞿式耜”專條,稱贊他的詩作,“充滿著激越的愛國熱情”,中國文學史把式耜列入愛國詩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