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文字史料中的記載來看,在春秋時期稱古代中國為“華夏”,《尚書·武成》記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現在的學者認為這是後人的偽書)比較可信的記載來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的記載,根據孔子整理上古史料時的考據,“夏”與“華”屬於同義詞,兩個字相互通用,華夏也稱“諸夏”、“中夏”,因此,中夏又可以稱作“中華”,著名史學家顧頡剛的解釋是:“‘華夏’指中原諸侯,和諸夏的涵義相同。”
可見“華夏”這兩個字連起來使用是地理方位上的稱呼,或者是“夏人”和“華人”居住地的統稱,並沒有現代學術意義上的民族屬性,華夏民族這壹概念的形成是比較晚近的事,並非壹開始就有民族屬性。隨著華夏文明的擴展,開始有了大量自稱為華夏人的移民,由此產生“華人”壹詞,這壹概念逐步演變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但對“華夏”的來歷、含義,歷代學者各有說法,爭議頗多,迄今尚無定論。其中“夏”的起源最早,來源於三代中的夏朝,大禹時期還沒有夏的概念,但到了兒子啟的時期開始稱禹的兒子“夏啟”或“夏後啟”,這時候“夏”的概念是由地名轉為國名或族名的,與現代的民族屬性有很大區別。古籍中將夏作為中原,“蠻、夷、戎、狄”作為四方,所以,“夏”又稱中夏、中土、中國,這裏的“中國”只是就方位而言,與今天的中國完全不是壹回事兒。
“中國”壹詞最早見於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余其宅茲中或”,“或”是古字國的意思,壹般指京師或都城,這時候的中國指的是中原的都城或中原諸侯,其範圍有限,與華夏的範圍相同,疆域不過“方三千裏”而已,不能代表現在的中國概念。現代意義上中國壹詞的使用最早開始於清朝,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派出的使臣全稱為“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這是首次在正式外交場合使用中國這壹概念,而之前的稱呼則比較籠統含糊,比如“天下”、或者是“四海”等。
“華”的稱呼也始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左傳》,並多次出現,比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等。從這樣的文字記載中不難看出“華”和“夏”、“戎”都是並列關系,其來源與“夏”有著異曲同工的痕跡,源於族名的可能性更大,但族名完全不同於人種意義上的民族,這與後來國外稱中國人為秦人、漢人、唐人類同,並非是民族概念上的稱呼。
後來的古文字學家們對“夏”和“華”都有訓詁研究,《說文解字》中說:“夏,中國之人也。”又說“華,榮也。”這壹釋義使兩個字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夏和華最早是兩個並稱的族名,而且“夏”字本義並無人的涵義,應該是“居住在河洛中原地區的夏人”更為準確。而之後的解釋則更為誇張,流傳比較深入的解釋有唐代孔穎達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對此解釋,現代的專家學者們認為是受大壹統思想影響下的附會和美化,不足為憑,與孔子時代的解釋有明顯繆誤,畢竟孔子親自整理過古籍文獻,其解釋應該更權威。當然近現代的學者們也有各種解釋,有說是來自地名的,也有通過民族學、人種學概念推論為來自圖騰崇拜的。
就“華夏”這壹概念來說,早期所指是中國這壹地理稱謂是基本明確的,僅僅是地理範圍上而言,並無民族的涵義。按照左丘明、司馬遷等古代史學家的觀點,五帝同根、三代同源,同為炎黃子孫,***同生活在華夏大地,擁有***同的華夏文明,才形成了近代以後的華夏民族,應該是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與單純的人種學上的民族概念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