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老師靈活運用了兒童的思維、視角和語言,把《山海經》這部中國古代的奇書以壹種少年兒童可以理解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 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啟我們愉快的閱讀之旅吧!
《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壹天
***讀內容:
序言、《豎亥》? P1-9
猜壹猜,查壹查
1.通過讀作者的簡介、《序言》部分,從介紹和對他的評價中,我認為蕭袤是什麽樣的人(或作家)?。
2.《山海經》是壹本什麽樣的書?
大花臉
“我”在菜地第壹次看到的豎亥是怎樣的人?劃出描寫豎亥的動作和神態的句子。
想壹想、說壹說
第9頁:
“謝謝妳,好心的小人兒,……8,“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9。”他壹邊跟我說話,壹邊數數,腳步穩健,壹點兒也不慌亂。
他在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忘記念他的數。……
思考:“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是什麽事情不能讓他停下腳步,他在努力地做什麽?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二天==
***讀內容
《豎亥》P10-24
***讀任務
大花臉
1、劃出描寫豎亥語言、動作的句子。並在旁邊批註:從這些句子中,妳體會出豎亥是什麽樣的人。
2、劃出什麽是工匠精神。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三天==
***讀內容
《迷榖花》 P25-39
***讀任務
大花臉
1、畫出描寫“我”遇到女巫的名字、樣子和她所住的房子的語句。
2、“我”認為女巫會怎樣對待“我”?而實際又是怎樣的呢?
? 想壹想,說壹說
和父母壹起討論:
1.鹹阿姨、即阿姨都再三提醒“我”不要打開房子裏的那扇門。可是“我”卻忍不住推開了那扇緊閉的門。如果鹹阿姨、即阿姨沒有及時把我拉回來,會發生什麽事?
2.如果壹個陌生人叫妳不要去做某件事,妳會聽他的嗎?說說妳的理由。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四天==
***讀內容
《迷榖花》 P40-52
***讀任務
大花臉
1、畫出描寫“我”後來遇到的七位女巫的名字和她所住的房子的語句。
2、不同的房子,不同的阿姨,有壹點是相同的。那是什麽?
3、最後是誰告訴我那扇門後面是什麽地方?為什麽不能開那扇門?
讀壹讀、想壹想
1.讀49頁—50頁的原文鏈接,再讀壹讀蕭袤老師的文章,妳有什麽發現?
2.讀43頁“每壹次,當我快要打開那扇門時,這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阿姨,馬上就會出現在我的身後,把我拉住,同時順手關上門。”妳從中感受到這些阿姨身上都具有什麽樣的品質?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六天==
***讀內容
《食火獸》? P77-92
***讀任務
大花臉
1.讀《食火獸》這篇童話,用大花臉的方式圈畫出其中的四字成語、俗語熟語、歌詞和順口溜等。
2.圈畫出文中的比喻句,並選擇其中壹個完成下面的空格:
第 ? 頁第 ? 行,是把 ? 比做 ?
我體會到 。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七天==
***讀內容
《巴蛇》? P93-106
***讀任務
大花臉
圈畫出逶逶和迤迤的爸爸和媽媽分別教育他們的話,以及山膏罵逶逶的話。
思考:
1.逶逶壹天的食量非常大,總吃不飽,可“它”的爸爸為什麽不允許“它”吃大象?
2.面對山膏的謾罵,逶逶的爸爸為什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智多星
妳理解“貪心不足蛇吞象”這壹俗語的真正含義嗎?網上有很多關於這壹俗語的歷史典故,請妳搜集壹下,並把典故的名字寫在這句話的旁邊。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八天==
***讀內容
《巴蛇》? P107-118
***讀任務
大花臉
1.畫出迤迤照顧爸爸的語句。
2.畫出爸爸臨終前與逶逶、迤迤交談的句子。
3.畫出P118“創作附言”中感興趣的句子。
講壹講
按照童話故事的順序,把今天***讀內容中最感興趣的部分講給家長聽。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九天==
***讀內容
《鬼哭》? P119-142
***讀任務
大花臉
1.畫出故事中令妳感到膽怯的句子。
2.妳理解“鬼哭”的真正原因嗎?
==班班有讀中年級《童話山海經——食火獸》***讀計劃第十天==
***讀內容
《後記》? P143-152
大花臉
1.圈畫出作者列舉的童話故事和個別童話故事“創作談”對妳有啟示的句子。
2.這套“童話山海經”系列中的童話的酵母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主要來自《﹍﹍》,還包括 ﹍﹍﹍、 ﹍﹍﹍﹍、﹍﹍﹍ ,材料是當代兒童的現實生活,融入了壹個生活在21世紀的當代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觀察與思考、積累與沈澱、願望與幻想。
想壹想
“孩子們喜歡看童話,其實大人也應該看壹看好的童話。我覺得童話是真的。我們要相信童話。”
“所謂兒童,就是生活在神話與童話的幻想中的人,就是純真的人。”
思考壹下:妳是如何理解文中的兩段話?
寫壹寫
讀完了此書,妳想對蕭袤老師說些什麽?蕭老師創作的幻想之路帶給了妳什麽啟發?寫在這本書最後壹頁的空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