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端午節彩繩的由來

端午節彩繩的由來

由來:端午節綁彩繩的習俗起源於漢代,至今未曾失效。人們把五顏六色的繩子視為“五顏六色的龍”,端午節也被稱為“兒童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綁五顏六色的繩子,有保護孩子不受邪靈侵害的意思。

被水沖走的五色繩會變成龍,從人身上帶走不好的東西。這樣煩惱和憂慮就會隨著雨水流走,給人帶來壹年的好運。

這五色繩也是有講究的,所以壹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綁好,不然就沒用了,而且五色繩也不能隨意折斷或者丟棄,只能放在自家院墻的排水口,等端午節下大雨的時候隨雨水沖走。

擴展數據:

端午節穿彩線很有講究。五彩線是由五種顏色的線組成的。五色不是隨便什麽五色,壹定是藍、白、紅、黑、黃。

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陰陽五行學說中的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含五種神力,能驅邪、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五彩線是男人左手穿,女人右手穿,可以系在手脖子上,也可以系在腳踝上。另壹個人說,如果壹個孩子不到壹歲,他只會穿紅色的線。

人民網-端午節給孩子綁彩繩、戴香包嗎?妳知道起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