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教育提醒您:曾子殺豬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②,顧反,為女殺彘③。
妻適市反⑤,曾子欲捕彘殺之④,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⑥。"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耳⑦。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⑨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⑩。"
遂烹彘也⑾。
選自《韓非子》,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註釋
①市:集市。
②女還:妳回去吧。 女,同“汝”,人稱代詞,妳。
③顧反為女殺彘:等我回來為妳殺豬。顧反:我從街上回來。 反,通“返”,返回。彘:讀"zhì”,意為豬。
④(曾子欲捕彘殺)之:代詞,指豬。
⑤妻適市反:妻子剛從集市回來。適:恰巧。
⑥特與嬰兒戲耳:只不過與小孩子開個玩笑罷了。特……耳:不過……罷了。特,不過,只是。 耳,同“爾”,罷了。
⑦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
⑧今子欺之:現在妳欺騙他。子:妳,對對方的稱呼。
⑨而:則;就。
⑩成教:教育有效果。
⑾逐烹彘也:於是就殺豬煮肉吃。
[編輯本段]譯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妳回家,等我回來殺豬給妳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親的教導。今天妳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 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編輯本段]參考故事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跟著她。他的母親(騙他)說:“妳回去,等壹會(娘)回來給妳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壹邊歡天喜地地跑回家,壹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壹整天都待在家裏等媽媽回來,村子裏的小夥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靠在墻根下壹邊曬太陽壹邊想像著豬肉的味道,心裏甭提多高興了。
傍晚,孩子遠遠地看見了媽媽回來了,他壹邊三步作兩步的跑上前去迎接,壹邊喊著:“娘,娘快殺豬,快殺豬,我都快要饞死了。”
曾子的妻子說:“壹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呢,怎麽能隨隨便便就殺豬呢?”
孩子哇的壹聲就哭了。
曾子聞聲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後,二話沒說。轉身就回到屋子裏。過壹會兒,他舉著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嚇壞了,因為曾子壹向對孩子非常嚴厲,以為他要教訓孩子,連忙把孩子摟在懷裏。哪知曾子卻徑直奔向豬圈。
妻子不解地問:“妳舉著菜刀跑到豬圈裏幹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殺豬”。
妻子聽了撲哧壹聲笑了:“不過年不過節殺什麽豬呢?”
曾子嚴肅地說:“妳不是答應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吃的,既然答應了就應該做到。”
妻子說:“我只不過是騙騙孩子,和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呢?”
曾子說:“對孩子就更應該說到做到了,不然,這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都說話不算話,以後有什麽資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聽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夫妻倆真的殺了豬給孩子吃,並且宴請了鄉親們,告訴鄉親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雖然曾子的做法遭到壹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守信的孩子。曾子殺豬的故事壹直流傳至今,他的人品壹直為後代人所尊敬。
2. 120字以上的國學類文言文,急需《身有至寶》:西城賈胡有持寶來售,名曰璼者,其色正赤如朱櫻,長寸者,直逾數十萬。
龍門子問曰:“可樂饑乎?”曰:“否。”“可已疾乎?”曰:“否。”
“能逐厲乎?”曰:“否。”“能使人孝弟乎?”曰:“否。”
曰:“既無用如是,而價逾數十萬何也?”曰:“以其險遠,而獲之艱深也。”龍門子大笑而去,謂弟子鄭淵曰:“古人有雲:黃金雖重寶,生服之則死,粉之入目則瞇。
寶之不涉於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寶焉,其值不特數十萬而已也。
水不能濡,風日不能飄炙;用之則天下寧,不用則身獨安,乃不知夙夜求之,而唯此為務,不亦舍至近而務至遠耶!”——選自《子凝道記?先王樞》。
3.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經部 十三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註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註疏 禮記正義 周禮註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谷梁傳註疏 孝經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註 孟子集註 中庸集註 論語集註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註疏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後漢書 三國誌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遊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國策 前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誌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誌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餘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誌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誌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戶錄 嶽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嶽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遊城南記 淳熙三山誌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誌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奇略》 《握奇經》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註》 《兵制》 《陰符經》 《太白陰經》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申鑒 說苑 新語 論衡 茶經 棋經 中論 鄧子 蓋廬 人物誌 潛夫論 初學記 洛陽牡丹記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經 論衡校釋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鬼谷子 歸田錄 唐新語 公孫龍子 搜神記 搜神後記 周易參同契 山海經 校註 藝文類聚 穆天子傳 唐摭言 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 鹽鐵論 宋高僧傳 廣弘明集 老子道德經 鈍吟雜錄 弘明集 宣室誌 世說新語 金匱要略註 九章算術 呂氏春秋 黃帝內經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備急千金要方 傷寒論註 難經本義 神農本草經 孔叢子 抱樸子內篇 法言義疏 風俗通義 鹖冠子 齊民要術 潛夫論 範子計然 西京雜記 晏子春秋 周髀算經 朱子語類 山房隨筆 林泉高致集 吳子兵法輯佚 銀雀山尉繚子 司馬法逸文 群書治要三略 孫子略解 水戰兵法輯佚 群書治要六韜 敦煌寫卷六韜 懷王墓竹簡六韜 六韜逸文 漢墓竹簡六韜 老子集註 範蠡兵法輯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匱 太公陰謀 端溪硯譜 歙州硯譜 揚州芍藥譜 橘錄 糖霜譜 劉氏菊譜 洗冤錄集 荔枝譜 高僧傳 陰符經 隨隱漫錄 畫繼 續高僧傳 方言校箋 集部 楚辭 楚辭 楚辭補註 總集類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漢文 全後漢文 全三國文 全後周文 全北齊文 全陳文 全梁文 全齊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遺 唐文續拾 全宋文 全晉文 全後魏文 全唐詩 全宋詞 千家詩 文心雕龍 文選 樂府詩集 全元曲 全宋詩 歷代詩詞賦 其它集類 優古堂詩話 誠齋詩話 庚溪詩話 草堂詩話 藏海詩話 六壹詩話 後山詩話 彥周詩話 二老堂詩話 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 詩品 詩人玉屑 中山詩話 觀林詩話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箋註 歐陽修集 國 語 其他 四庫全書目錄(介紹、史話、乾隆《文淵閣記》) 總 目 經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證 輯註類 三字經 莊子集解 商君書 漢官六種 漢魏。
4. 初中文言文國學經典都是哪幾篇壹、經類5種
1.《詩經》(簡稱《詩》)
當全部熟讀成誦,即不爾,亦須壹大部分能其詞;可專讀國風、二雅。程俊英譯註本或精清陳奐《詩毛氏傳疏》。
2.《春秋左傳》(亦稱《春秋左氏傳》,通稱《左傳》
宜選出若銳幹篇熟讀成誦。楊伯峻註本或晉杜預集解本。(笑獨行按:梁啟超先生以為,或與《國語》本為壹書,由西漢人析出,當合讀之。徐元誥集解本或三國吳韋昭解本。)
3.《論語》
當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註釋。楊伯峻譯註本、清焦循通釋本或宋朱熹《四書集註》。
4.《孟子》
當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註釋。楊伯峻譯註本、清戴震字義疏證本或宋朱熹《四書集註》。南懷瑾《孟子旁通》可參。
5.《說文解字》(簡稱《說文》)
清段玉裁註本。(笑獨行按:另推薦中華書局版無註本。)
二、子類6種
6.《荀子》(又稱《孫卿書》)
解蔽、正名、天論、正論、性惡、禮論、樂論諸篇最當精讀,其余亦須全部遊覽。張覺校註本、梁啟雄簡釋本或清王先謙集解本。
7.《孫子》(通稱《孫子兵法》)
楊炳安等校釋本或魏曹操等十壹家註本。
8.《管子》
姜濤新註本、顏昌峣校釋本或唐房玄齡註本。
9.《老子》(又稱《道德經》)
當熟讀成誦;專讀白文自行尋索為妙。陳鼓應註釋及評介本或朱謙之校釋本。南懷瑾《老子他說》可參。
10.《莊子》(又稱《南華經》)
內篇與雜篇中之天下篇最當精讀。劉文典補正本、陳鼓應註釋及評介本或清王先謙集解本。馬恒君《莊子正宗》可參。
11.《六祖壇經》(簡稱《壇經》)
郭朋《壇經校釋》或丁福保箋註本。
三、史類5種
12.《史記》(又稱《太史公書》)
以下前四史可根據需要和興趣摘讀,其列傳均當全體遊覽壹過,並選取若幹篇熟讀。(笑獨行按:在下向以韓兆琦先生《史記選註集說》為選文精當,茲推薦所選為精讀篇目,即項羽本紀、越王勾踐世家、陳涉世家、留侯世家、伯夷列傳、孫子吳起列傳、商君列傳、平原君列傳、魏公子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田單列傳、屈原列傳、刺客列傳、李斯列傳、淮陰侯列傳、張釋之馮唐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遊俠列傳、貨殖列傳等二十篇。當然,韓先生的視角是文學的,不是歷史的。)南朝宋裴骃等三家註本。(笑獨行按:另推薦上海古籍版精裝全二冊與浙江古籍版精裝全壹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13.《漢書》
清王先謙補註本。(笑獨行按:另推薦上海古籍版精裝全三冊與浙江古籍版精裝全壹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14.《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
當全部精讀壹過。元胡三省音註本。(笑獨行按:另推薦嶽麓書社版全四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15.《戰國策》(簡稱《國策》,又稱《長短書》)
宜選出若幹篇熟讀。繆文遠新校註本或漢高誘註本。
16.《水經註》
楊守敬、熊會貞纂疏本。
四、集類8種
17.《楚辭》
屈、宋作宜熟讀,能成誦最佳,其余可不讀。宋洪興祖補註本、宋朱熹集註本或漢王逸章句本。
18.《經史百家雜鈔》
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19.《十八家詩鈔》
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20.《世說新語》(簡稱《世說》)
徐震堮校箋本、余嘉錫箋疏本或南朝梁劉孝標註本。張永言主編《世說新語辭典》可參。
5. 有關新國學的詩文? 首頁 拓展閱讀 拓展寫作 家教心得 課題研究 晨曦文選 最有價值試題 教材推廣 大語文社區 --------------------------------------------------------------------------------《中華新國學經典詩文誦讀教程》序“國學”之說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期,其內涵的關鍵就是“學其壹國之學以為國用”,雖然是以經世致用為價值追求,但由於它無法和“國粹”劃清界限,更由於當時社會需要的是匕首和投槍,所以招致批判和冷落。
而今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人們對文化的要求自然就迫切起來。加之網絡的興盛,地球的村落化,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人們對屬於自己歷史和民族的東西越來越珍視,於是這門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學說,再壹次成為國人熱捧的對象。
既然是存在的現象,既然是關乎教育的現象,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就不能不關註和研究,就不能不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那麽,國學到底是什麽呢?是中 *** 人之學,是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古代壹切學問之總和,是集經、史、子、集諸方元典,上起先秦、下至清末的歷代科技、文化、藝術、宗教典籍的總和。
這樣的界定對於研究者來說尚可,對於普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來說,似乎太泛太雜,距離我們太遠。教育的國學或者說國學的教育,應當是傳統精髓和時代精神的結合,應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應當對當前的學生有教育啟發作用,能夠怡其情冶其性。
為了不跟以上的定義相沖突,我們姑且將其定義為“新國學”。那麽,所謂新國學者,就是指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以中華傳統經典詩文為主要載體的、對當今學子的學習和修養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是繼承與創新的教育,是燃起精神之火的教育,而不是復古那些已被歷史唾棄的糟粕(比如穿長衫、上香叩頭、狀元巾洗臉、誦什麽規之類)的教育,不是僵屍的復活。
《中華新國學經典詩文誦讀教程》則是以具有時代意義的幸福教育理念立意,從浩如煙海的傳統經典詩文中,擇取那些確實對孩子健康、幸福有裨益的,其風格又易於被青少年所接受的詩文來誦讀,在日積月累、熏陶漸染中,使孩子們諳熟傳統文化,成為既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又有世界情懷和世界競爭力的當代人。而所謂“ 以幸福教育立意”,是指從正確的幸福觀入手,培養人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
這種教育同主張為社會服務的教育並不矛盾,因為對社會服務的實施者是人,而從孩子到壹個能報效祖國的人,其間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這段路他們走得不好,那他們何來報效之心,何來報效之能呢?過程是重要的,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受成功、快樂、充實,從而學有所悟、學有所得,讓他們的人性得到充分的肯定,那才是教育的動人之處。幸福教育包括教育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倫理幸福。
教育的生理幸福屬於體育範疇,暫不論及。而心理幸福和倫理幸福則與文化有直接關聯。
在心理上察知、體驗、追求幸福的過程即為心理幸福;從群體中獲得認同,得到肯定,正確處理個人和群體關系而獲得的幸福即是倫理幸福。幸福感總是基於感受主體的價值體系和標準的,這種標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任何人的幸福尺度都來源於他所生活的環境及所知所學,雖然我們的教育從來都不漠視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幸福觀,但方式上往往表現為說教,缺乏可感和可操作的東西,缺乏情感上的充分參與,有時還不如壹首詩、壹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來得深刻。
《中華新國學經典詩文誦讀教程》試圖從“豐富人生智慧”、“感悟人生幸福”、“汲取人生經驗”三個方面,對中國傳統經典詩文進行篩選,建立壹個以經典詩文為載體的“感悟幸福、把握幸福、追求幸福”的修養體系,讓孩子在聲情並茂的經典誦讀中,輕松記住壹生受用的近千則諸子經典言論和成語,壹百首古詩詞、五十四副對聯、三十六篇經典古文,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文化修養和語文能力的同時,教會他們真切地領悟到何為幸福,如何感受幸福、珍惜幸福、追求幸福、超越幸福。如果我們從人本的角度來審視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經典,我們會發現,它們對人的關註是如此的全面、深刻,先儒們所留下的睿智的言論,涉及到我們為人、處世、接物的方方面面,就像壹個溫柔敦厚的長者,對我們諄諄教誨、耳提面命。
儒家追求幸福人生的核心是仁,路徑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策略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即使在“先憂後樂”的煎熬中,他們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那是壹種超越自我的快樂境界。為此,我們把確實對當前學子有啟迪意義的數百則短章,本著“為學、行孝、誠信、禮義、識人、存誌、自省、道和自然”的思路,進行歸類、註釋、翻譯、評說,務求學生們能誦、能譯、能評、能化,能夠在拓展其視野、豐富其智慧上有所突破。
讓誦讀者從感性和理性上漸漸明白——如何行孝、盡忠,如何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如何行為適當,根據倫理和群體的要求不斷地調整自我;如何尊重和遵守人倫之規,學會在規範中遊刃有余;如何明辨是非,將人本有的良知、良能發揚於外;如何不折不扣地踐行自己的承諾——仁義禮智信乃是我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群體關系,進而獲得倫理幸福的陽光大道。幸福不僅是壹種“智慧的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