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版資治通鑒推薦
這是套大部頭套書,平裝本***72冊,精裝本***36冊,在1985年,《柏楊版資治通鑒》當選為全國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壹部書,這個封號當之無愧。
面對這套書,妳可以選擇用嚴肅或是輕松的心情來看待,有野心或是菁英份子可以嚴肅的研讀它,畢竟,《資治通鑒》在北宋本來就是寫給皇帝看的,用來當作壹面鏡子(在我看來,卻是道地的史書),人稱統治階層使用的馴服術、教科書、示範教本。梁啟超稱它為"帝王教科書"。要知道中國人心理在想什麽,思考模式是什麽,中國政治運作、權力的更替,這裏都可以找到;若只是想打發時間,不想花太多腦筋,盡管把它當成紀錄了中國壹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故事書讀,精采無冷場。
《資治通鑒》是第壹部官修的編年體通史,將自公元前四百零三年至公元九百五十九年***壹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中國歷史條理分明的呈現世人眼前,由十壹世紀北宋王朝保守黨代表司馬光負責主持編書,書中內容以歷代君臣事跡、各朝代的興衰為主,以期給帝王鑒戒。拋開司馬光的政治立場不看,《資治通鑒》的價值頗高,長達壹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縮影就在眼前,編得這麽贊的史書卻因為文言文之故,讓現代人望之卻步,宛如讀天書。
1983年,《資治通鑒》由作家柏楊翻譯成白話文。當時的遠流出版總編輯詹宏誌將書名定為《柏楊版資治通鑒》,以雜誌的形式,分冊發行,這是個創舉,不管是翻譯還是分冊發行的方式。這種分冊發行的方式也用在目前遠流仍在出版中的"謀殺專門店"。
《柏楊版資治通鑒》的賣點不僅止於史料而已,作家柏楊也在賣點之內。柏楊著作等身,曾經坐過文字獄,寫過小說、雜文,《中國人史綱》曾在1985年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壹,《猛撞醬缸集》、《醜陋的中國人》稱中國文化為發臭的醬缸文化,引起不小的震撼。文字風格辛辣,重批判。喜歡柏楊的讀者,就會喜歡《柏楊版資治通鑒》,以柏楊這個品牌來帶動白話版的買氣。在原著當中,原作者司馬光附加"臣光曰"來闡述他的心得,而柏楊在翻譯版則多加了"柏楊曰"紀錄他的讀史心得,蓋不可小看柏楊曰,《柏楊版資治通鑒》就是多了"柏楊曰"才更有可讀的價值。以上已經提過柏楊的背景,故可猜想得到柏楊會以什麽樣的筆調來評論歷史或評論司馬光的"臣光曰",這是附加的閱讀樂趣。
要了解中國的歷史,得先了解氣候、地理環境帶給中國的影響。中國利於耕種的黃土地、帶來豐沛雨量的季節風、黃河,讓中國成了壹個龐大的農業國,要治理廣大的農民,最方便最省力的方法就是禮教。禮教的精義就是嚴守等級、尊卑有分、上下有別。君王永遠是君王,士大夫永遠是士大夫,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不容挑戰與質疑,這是儒家最稱道以及宣揚的。西漢王朝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人的思想因此被控制了兩千多年。司馬光是非常典型的儒家學者,在《資治通鑒》裏的"臣光曰"表露無遺,禮教於是成為《資治通鑒》牢不可破的中心思想。在書中講紀元前五世紀(前四零三年?前四零壹年)戰國時代韓、趙、魏三家分晉,司馬光認為那是個巨變,因此從這裏開始記述《資治通鑒》,而在"臣光曰"裏把周王國國王姬午罵了壹頓,責難他破壞禮教,封韓、趙、魏三大家族為封國國君,並以極大的篇幅講維持禮教的必要性。
有了禮教,當然也要玩文字遊戲來彰顯皇帝跟老百姓的不同和尊貴。於是,皇帝的稱號極為復雜,有姓名字號、謚號、廟號、尊號、年號等。謚號是周王朝首創,皇帝和貴族掛了以後,由底下的臣子依照皇帝老爺或貴族生前的言論和行為,給他另起壹個形容詞。這些形容詞都有固定的規格,如:尊賢貴義稱"恭"、剛強直理稱"武"、溫柔賢善稱"懿",有時,明明就是壹個混蛋,偏偏沒人敢拿自己的人頭開玩笑,去替死掉的皇帝老爺取個類似"紂"、"煬"之類的謚號,於是,謚號變成替死者抹粉的行為,成為後人的笑柄;廟號就是皇帝掛點後太廟祭祀所用的名號,好比"祖"、"宗";尊號跟謚號差不多,年號就是皇帝的紀年稱號。
中國古人愛玩文字遊戲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文字的華美不精確嚴謹造成後人在閱讀史書的困難,幾乎壹碰到年份、皇帝名稱就像踩到壹個地雷,拿謚號來說,愈到後代,謚號就愈長,無聊程度愈高。誰曉得"禮天隆運定經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宏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是哪個家夥?就是清王朝的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廟號世祖,搞得後人壹頭霧水。而禍國殃民、混蛋透頂的慈禧太後的謚號為"孝欽慈禧端佑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天興經顯皇後",簡直睜眼說瞎話。所幸在閱讀《柏陽版資治通鑒》這些鬼玩意通通不用看了,劉徹就是劉徹,不稱漢武帝,劉恒就是劉恒,不稱漢文帝。在年份上則采用公元,年號作為配件,讓時間概念不被混淆,不讓讀者掉入五裏霧中。其它諸如古代官名配上現代官職來譬喻說明,不再困在如"太師"、"禦史大夫"的名稱中,古代地名搭配現代地名互相對照,這些都有助於不靠工具書輕松地閱讀《柏楊版資治通鑒》。
有人說中國人是個苦難的民族,如果攤開《柏楊版資治通鑒》就會發現幾乎每年都有戰爭,不是有外患就是處在內戰,百姓永遠在受苦,好不容易沒戰爭,就會來個大饑饉或是水患,要百姓不得安寧。上位者胡作非為,當權派滿口謊言,百姓哀鴻遍野,哭聲壹片,這些例子,隨手壹抓就是壹籮筐。除非是被壓迫的太厲害,短短十三年就把百姓逼反的隨王朝楊廣就是典型的例子,不然,中國人選擇當順民,只管吃飽肚子,有衣穿。
除了戰爭和災難,人物的事跡描寫頗精采。歷經壹千多年的歷史,要看什麽樣的人物類型沒有?要看混蛋,有;要看忠臣,有;要看無賴,有;要看混世魔王,有;要看禽獸,有;要看烈士,有;要看蕩婦,有……喜歡看八卦的當然也有,好比誰才是始皇帝贏政的老子?是贏異人還是呂不韋?
建議電視電影的編劇還是先來熟讀《柏楊版資治通鑒》吧,這裏的素材多得讓妳選不完。而不當編劇的讀者更要熟讀,這樣在電視上播放所謂的歷史劇時,妳還多了另壹項樂趣,玩大家來找碴,當妳發現多年前由潘迎紫所主演的《壹代女皇》居然出現奶媽代替武照掐死小公主的情節時,絕對會笑到從椅子上跌下來。
推薦妳看《柏楊版資治通鑒》,絕對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