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九州是我國傳說中的上古行政區劃,那妳知道都分為什麽嗎?

九州是我國傳說中的上古行政區劃,那妳知道都分為什麽嗎?

九州和?華夏?、?神州?壹樣,是古代中國的代稱,不過九州具體是哪九個州,不同的古籍有不同的記載,目前公推的是《尚書?禹貢》的禹貢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有朋友可能要問了,幽州和並州呢?幽州和並州出自《周禮》版本的九州,《爾雅》版本的九州中還有壹個大家不太熟悉的營州,在幽州東面的遼東地區。禹貢九州加上幽州、並州、營州,合稱上古十二州。

上古十二州中,現在依然在使用的名稱有徐州(江蘇)、揚州(江蘇)、荊州(湖北)、青州(山東)、兗州(山東)和冀州(河北),其中徐州、揚州、荊州是地級市,青州是濰坊代管的縣級市,兗州是濟寧的市轄區,冀州是衡水的市轄區。

九州從代指中國到現後來演變為行政區劃名稱,其概念是不斷變化的,大體可以分三個階段,壹是兩漢,二是魏晉到宋元,三是明清至今。兩漢是九州從地域概念向行政區劃概念轉變的階段。

《禹貢》中最早提及?九州?,認為?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說是大禹為了治理水患,根據山川走向將大地分為九州。在先秦時期,九州=中國就已經成了社會***識,但真正將九州的概念融入行政區劃則是在漢朝的時候。

西漢武帝時期,伐匈奴,通西域,征南越,定朝鮮,漢朝的疆域擴張到頂峰,為了統治如此遼闊的疆土,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司隸、徐州、豫州、青州、兗州、揚州、荊州、冀州、並州、幽州、益州、雍州、交趾和朔方,***十四個刺史部,除了監管京畿的司隸,監管嶺南的交趾和監管匈奴的朔方這三個特殊的刺史部外,剩下的十壹個刺史部的名稱都來自上古十二州。

秦漢時期是古典封建社會,對天人感應之類的天人學說相當執著,人們為了占蔔天象,將天上的星宿與大地相對應,用星宿的變化預測其相對應的地區的災厄或祥瑞,稱之為分野。在漢代奇特的讖緯神學下,九州就變成兗州、豫州、幽州、揚州、青州、並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後更名為涼州)、三河(司隸)、荊州,對應的是天上的星宿。曾擔任天官的司馬遷也表示?二十八舍主十二州,鬥乘兼之北鬥乘十二辰,兼十二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