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秦始皇為何被稱作“千古壹帝”?

秦始皇為何被稱作“千古壹帝”?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壹位傑出的政治家。他姓嬴名政,生於公元前259年,13歲時(公元前246年)其父莊襄王去世,即位為秦王。22歲親政後,便逐步進行統壹全國的大業。憑借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經過十余年的兼並戰爭,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諸侯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統壹全國後,秦始皇推行了壹系列的改革政策,有力地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壹,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壹位叱咤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

秦始皇帝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國歷史上七雄爭霸、烽火連天的戰國末期。他的父親名叫子楚,是秦昭王的孫子,秦安國君的兒子。子楚曾被派往趙國作人質。當時,在趙國邯鄲做生意的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大商人呂不韋看到子楚這種特殊的背景和處境,於是極力策劃幫助子楚返回秦國,並把自己壹位美貌動人、能歌善舞的愛妾趙姬送子楚為妻。不久生下壹子,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威震四方的秦王嬴政。

子楚回秦國後,繼位當了秦王,是為莊襄王,立嬴政為太子。公元前247年莊襄王病故,年僅13歲的嬴政就被推上秦王的寶座。公元前238年,22歲的嬴政舉行了加冕禮,從此他親理朝政。這位血氣方剛、胸懷大誌的年輕國君再不容大權旁落。此後,他迅速地平定了叛亂,幽禁太後,次年又罷免呂不韋的宰相職務。在李斯、尉繚、王剪、蒙恬等壹批文臣武將的幫助下,他不失時機地拉開了橫掃六合、統壹中國的偉大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歷經10年血雨腥風的殘酷戰爭,先後消滅韓、趙、燕、魏、楚、齊等諸侯六國,從而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

統壹後,嬴政自稱“始皇帝”。為了鞏固新生的封建政權,他推行了壹系列的統壹政策,即統壹文字、貨幣、度量衡,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縣下設鄉、亭、裏。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直接聽命於皇帝。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軍政官吏皆由皇帝任免,將軍政大權集於壹身,形成壹套新的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壹個封建皇帝,他“續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禦宇內”,成就了前無古人的赫赫功業,被稱為“千古壹帝”。秦始皇的改革對此後2000余年的中國感封建政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劃時代的君主秦始皇,短短49年的人生歷程寫盡傳奇。從奇貨可居到死亡之旅,每壹步皆是雲詭波譎,曲折離奇,充滿了爭議,在他的身上,似乎沒有壹個問題有壹個標準答案,爭議壹直在繼續,可能壹直會繼續下去。因為爭論太多,於是,對於秦始皇來說,他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謎團。謎團有的可能永遠也無法解答,但有是答案卻是現成的,卻因為種種原因,也壹直迷霧重重。比如關於秦始皇的相貌。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壹直沒有開展,沒有權威的考古研究數據為佐證,後人對於秦始皇的形象,只能夠依靠先人的記載!

秦始皇其醜無比,還身患多種疾病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魏繚的原話為“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這所說的前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特別是“摯鳥膺”,現今醫學上所說的雞胸,是軟骨癥的壹種特征。“蜂準”應該就是馬鞍鼻,“豺聲”表明有氣管炎。(“長目”疑當作“馬目”,如此方與上下文的“蜂”,“摯鳥”“豺”“虎狼”等動物名匯為類。“馬目”形容其眼球突出。)軟骨癥患者,骨的發育反常,故爾胸形鼻形都成變異,而氣管炎或氣管枝炎是經常並發的。有這三種征候,可以下出軟骨癥的診斷。對壹個人的相貌,竟然得出天差地遠的評價,於是秦始皇的長相問題,也和他的其他問題壹樣,各走兩極,爭論重重,遂也演變成壹個可以在正兒八經的研討會上作為論文的“千古之謎”了。

但是請註意,所有關於秦始皇是個醜八怪的文章,源頭只有壹個,就是郭沫若的《十批判書》。因為投合了壹部分觀眾的獵奇心理和另壹部分文人的職業心理,被轉抄甚廣,轉抄者除了擡出郭大師的名頭外,就是說“根據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的記載”,或者“根據時人魏繚的觀察。”所以我們有必要認真分析壹下,“秦始皇是個醜八怪”,究竟是郭沫若說的?還是司馬遷和魏繚說的?

秦始皇虎口大目,相貌威嚴頗有帝王相貌這說法來自於《太平禦覽》的記載。如此形容秦始皇:“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準,長八尺六寸,大七圍。”這種說法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借用網絡流行語,秦始皇很忙,真的沒有時間養病,更何況軟骨病和氣管炎這樣的,經不起勞累,能當始皇帝的人,他的身體素質不會那麽差。再者古人很迷信面相,如果秦始皇真的長那麽醜,恐怕也沒幾個人服他。再來解釋下《太平禦覽》,此書為宋人編纂,較之司馬遷《史記》晚了壹千多年,但也還算權威。《太平禦覽》把秦始皇形容得和《秦始皇本紀》完全不同,說秦始皇高鼻子,額骨突起,天庭飽滿,大眼睛,身高1.98米,看到這裏是否覺得熟悉呢?,沒錯,這是壹副標準的帝王臉,《歷代帝王圖》中的開國之君全長這樣(這是無數次的穿越嗎?)

前兩者說法融合,實際為普通的西北大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魏繚的原話為“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我們再來分析這段話是不是郭大師所說的意思。“蜂準”,自唐代就開始通行的《史記.三家註》集解徐廣曰:“蜂,壹作‘隆’。蜂,蠆也。高鼻也。”《太平禦覽》直接作“隆準”,可見古人認為蜂準即“高高的鼻子”。郭大師的推論是“蜂準應該是馬鞍鼻。”馬鞍鼻是什麽樣的鼻子呢?鼻居五官之中,壹個人面孔中央突然凹陷下去壹塊,那長相是多麽的醜陋。“長目”,無論怎麽解釋也就是細長的眼睛了。另壹解,則古人“長”也通“大”,《太平禦覽》也直接作“大目”。不管是細長的眼睛還是大大的眼睛吧,總之這雙眼睛是壹雙漂亮的眼睛。郭大師的解釋則是:“長目”疑當作“馬目”,如此方與上下文的動物名匯為類。形容其眼球突出。”古人有“蜂腰削肩”,動物形容詞也可與壹般形容詞合用,偏偏郭大師壹句話就把傳了千年的古文給改掉。即便都是動物的眼睛,那也有“鳳目”,“虎目”等等,不知為何壹定就是“馬目”呢?郭大師並沒有說明他的想象力是如何從“長”推斷出“馬”的,總之他的像想力異常豐富。摯鳥膺”,查遍各類漢語詞典,無不告訴我們,摯鳥是壹種兇猛的鳥,如鷹、雕等。古人雲“猛獸不群,鷙鳥不雙”,“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家註》:“鷙鳥,鶻。膺突向前,其性悍勇。”形容壹種如雪山上的兀鷹般的鷹視虎步,糾糾不群。郭大師在此大加發揮了:由鷹胸=雞胸=軟骨癥!!!我們都知道“鷹有時飛得比雞低,但雞永遠不能飛得比鷹高。”壹種飛禽的兩個極端,郭大師就有本事硬生生顛倒個個兒。在此我們非常好奇的是,如果“虎背熊腰”到了他的嘴裏,將變成什麽呢?恐怕是粗腰=胰島素抑制=高血壓=新陳代謝綜合征。而“螓首蛾眉”,壹定是小頭畸形+瘌俐眉。

“豺聲”,豺狼之聲也。豺狼是個什麽聲音?我沒聽到過,想象中是或殘忍,或洪亮,或沙啞。但是郭大師就能得出“氣管炎”的論斷來。當然他照例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麽?雖然豺狼之聲少有人聽到,但氣管炎患者的說話聲,畢竟聽到的人很多,恐怕壹萬個人裏面,也不大可能有壹個人會從氣管炎患者的腔調中聯想到豺狼吧。

其實郭大師還忘了說第五項,那就是“少恩而虎狼心”,壹個人的心長得不像人的心,而像老虎的心,那肯定是有先天性心肌梗塞了。郭大師的這種獨家臆測法門,並非特例。他曾為了硬把母系制度套上周人社會,把“古公?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給考證為古公“騎著馬兒,沿著河流走來,走到歧山之下,便找到壹位姓姜的女酋長,便做了她的丈夫。這不明明是母系社會的鐵證嗎?”原文是“姜女”,卻忽然變為“壹位姓姜的女酋長”,已足使我們驚嘆郭大師的魔術。壹個男子從甲地遷到乙地,遇著壹個女子,和她結了婚,這事便可證明他們是在母系制度之下,那麽世上還有什麽事不可以證明的呢?秦始皇的相貌,據司馬遷所記魏繚的直觀,就是高鼻,大眼,昂首挺胸,聲音洪亮,氣質上剛猛狠烈,鷹,狼,虎般的男子漢,真正的陽剛型美男子。秦人擇儲君,並無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擇勇猛者立之”,壹個如郭沫若那般的怪胎加三等殘廢,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立為太子。秦始皇母親為知名美人,中國的知名美人大多沒有子女,知名美人的兒子成為皇帝的,似只有嬴政壹人。再加上秦莊襄王是王族子弟,遺傳基因優秀,而且在第壹面見到華陽夫人就得到她的喜愛,女人對外貌是非常看重的,莊襄王若是醜八怪,他再穿著楚服也沒用。呂不韋是場面上的人,也不可能很醜,否則怎麽交際。

翦伯贊在《秦漢史》中說,“他並不是後世所想象的生長著壹幅嚴肅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母親的遺傳,他應該是壹位英俊而又漂亮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