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是由於陰虧燥熱,五臟虛損所導致的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為特征的病證。
該病是壹種常見病,近年來其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中醫藥在改善癥狀、防治並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中醫古籍對消渴有較多記述。消渴病名,最早出自《內經》。如《素問·奇病論》說:"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內經》中約有十四篇,分別對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機、癥狀、治則、預後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在病名方面,根據病機及癥狀的不同,消渴還有消癉、肺消、膈消、消中等名謂。在病因方面,《內經》認為五臟不足、情誌失調、過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強調了體質因素在消渴發病中的重要作用。
而胃腸熱結,耗傷津液是其主要病機。《金匱要略》有專篇對消渴的證治進行闡述,立有白虎加人參湯、腎氣丸等有效方劑,至今為臨床醫家所推崇。
在《內經》和《金匱要略》的基礎上,後世對消渴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並發癥以及治療都有補充和發展。《諸病源候論·消渴候》主張"先行壹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後食之",初步認識到體育療法對治療消渴的意義。並對本病的並發癥有所記述,認為"其病變多發癰疽"。《外臺秘要·消渴消中門》錄《古今錄驗方》說:"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無脂似麩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引祠部李郎中雲:"消渴者,……每發即小便至甜"。對消渴病的臨床特點有更深的認識。《太平聖惠方·三痟論》說:"夫三痟者,壹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腎"。明確提出"三痟"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