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孔子的信息和重要事跡 ,和取得的成就。

孔子的信息和重要事跡 ,和取得的成就。

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壹),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1-2]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

孔門十哲

德行文學

言偃 ? 蔔商

目錄

1生平經歷

貴族出身

聖人降世

早年生活

踏上仕途

周遊列國

駕鶴西去

2主要成就

教學

思想體系

高足弟子

主要著作

飲食

藏書始祖

名言語錄

近世發展

3個人評價

4史書記載

5家族成員

6軼事典故

孔子行禮

評贖奴隸

落水救人

孔子學琴

喜愛自然

孔子謚號

7後世紀念

孔子學院

孔廟

8藝術形象

電影

電視劇

舞劇:

1生平經歷

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3]。於魯襄(xiang)公二十二年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申時(儒略歷西元前551年

10月4日,以今格裏歷則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時)在山東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1],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後來宋國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紇(hé)。孔子七世祖孔父嘉在宮廷內亂中被華督所殺(存疑),其子木金父為避難逃到魯國鄒邑,從此以後木金父以其父親的字為孔我氏。相傳孔子曾修《詩》《書》《禮》《樂》,序《周易》,撰寫《春秋》。他壹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死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的《論語》。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3],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壹的孟子,被後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4]

貴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的後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紂建立周朝,

孔子[5]

為安撫商朝的貴族,封於亳,國號宋,即宋國,所以是殷商的貴族後裔。

三監之亂後,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國,死後葬於宋國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建有微子祠。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

微仲去世後,子宋公稽繼立;宋公稽去世後,子丁公申繼立。宋丁公去世後,子湣公***繼立。宋湣公去世後,弟煬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於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鮒祀殺煬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於是公子鮒祀成為國君,是為宋厲公。弗父何成為正卿。

弗父何死,子宋父周立;宋父周死,世子勝繼立,世子勝生正考父。正考父事宋國戴、武、宣三位國君,以恭敬著稱,“壹命而僂,二命而傴,三命俯“。正考父嘗朝周,取回《商頌》,進行了壹些整理,補充了在宋國已經亡失的篇章。

正考父死,子孔父嘉繼立。孔父嘉事宋穆公。穆公臨死前,不立己子公子馮,而立兄子公子與夷,以報兄長宣公讓國之恩。去世前遺命孔父嘉輔佐與夷(宋殤公)。孔父嘉事殤公與夷,屢次對鄭、衛等國作戰,但多以失敗告終,引起國人不滿。孔父嘉有妻十分貌美,引起另壹主政大夫華父督的垂涎。於是華父督借國人不滿,發動兵變,殺掉了孔父嘉與宋殤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魯國,從此孔家成為魯國人。

袁鵬飛作孔子論道圖

木金父生祈父睪夷,祈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是為孔子的父親,是魯國著名的武士。前563年晉國荀瑩率十壹國聯軍進攻小國逼陽(今山東棗莊市中區),逼陽詐降,聯軍入城後即降下城門準備襲擊聯軍,而此時叔梁紇則進前托住城門,使聯軍安然退出逼陽。孟獻子稱贊他:“《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6]

聖人降世

叔梁紇正妻施氏,生九女而無子,妾生長子孟皮,但孟皮有足疾,不能為嗣,於是叔梁紇求於顏氏。顏氏有三女,且欲與叔梁紇為婚,但又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於是征求三個女兒的意見。兩長女皆不願,唯小女顏征在願嫁叔梁紇。

顏征在時年十八,而叔梁紇已經七十二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於《周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故謂之“野合”。魯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頭上圩頂,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山,故名“丘”。

早年生活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於防。叔梁紇死後,顏征在失去庇佑,為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埠闕裏,過著清貧的生活。孔子長大後,亦不得不為生活做許多粗活。孔子後來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雖然家庭貧困,但孔子仍然勤奮好學。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壹種遊戲。孔子長成後,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鄉人稱其為“長人”。季氏曾饗士,孔子也前去,但為季氏家臣陽虎所絀,於是孔子返回。

踏上仕途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註,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壹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

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壹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

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壹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壹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輝)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

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壹年,孔子55歲。

周遊列國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

周遊列國

麽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

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壹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壹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

孔子師徒才免於壹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壹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7]。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

駕鶴西去

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恒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

孔子雕像

到拒絕。

前480年,孔子另壹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這壹系列打擊後,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前479年的壹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於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說:“賜,妳自怎麽來得這麽晚?”於是嘆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眼淚。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殯於西階,殷人殯於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於兩柱之間。我是殷人。”

七天後,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8]

2主要成就

教學

特點

①創辦私學,

孔子講學圖

廣收門徒。

②“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③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

④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

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誨人不倦

1.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直道而行

孔子名言圖片:出自《論語.述爾》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壹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壹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壹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思想體系

特點

①他提出“仁義禮智”的學說,“仁”包含了對社會、政治的最高期待。

②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

③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④提出儒家學派的核心思維方法,行中庸之道。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

孔子講學圖(7張)

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壹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壹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願望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裏,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

孔子雕像

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壹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系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壹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裏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壹個農民。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

孔子講學

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誌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壹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壹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壹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註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裏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壹,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壹。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壹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四科十哲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子路)

文學:子遊、子夏

(見《論語·先進》)

高足弟子

孔子弟子列表

孔子號”弟子三千,賢者七十“,考諸經籍,有七十多人,茲列如下[9]:

序號

秦丕茲

父親秦堇父與叔梁紇壹起投軍

主要著作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壹。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禮》 、《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著《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壹個拜的就是孔子。

他有眾多弟子,如子貢、子路、顏回等。被後世尊為“亞聖”的孟子,以及孫子孔伋的再傳弟子。

現人教版初壹上冊語文書已收錄《論語十二章》。現蘇教版小學第12冊語文書已將孔子的名言收錄到練習7。現長春版第10冊語文書已收錄《論語四則》。現語文版初壹上冊語文書已收錄《論語六則》。現語文版初三上冊語文書已收錄《論語十則》。

去魯歌

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遊哉,維以卒歲。

蟪蛄歌

違山十裏,蟪蛄之聲,猶尚在耳。

龜山操

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註:《琴操》:“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歌,喻季之蔽魯也。”《琴操》,古琴曲集,傳為東漢蔡邕輯。

盤操

幹澤而漁,蛟龍不遊。覆巢毀卵,鳳不翔留。慘予心悲,還原息陬。

註:見《琴操》。

總著作

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論語》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來的。)

飲食

孔子對飲食問題非常重視。他的飲食觀完整而自成系統,涉及到飲食原則、飲食禮儀、烹飪技術等方面,並為我國的古代飲食理論拓展了思維空間。下面是孔子對於飲食的經典論述:

孔子強調“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即在做飯時,要將谷米擇揀得精壹些,用牛、羊、魚等腥味重的原料制膾時,要盡量切得薄而細小些。他要求飲食精細和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烹飪技術水平。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他提出了“八不食”的飲食主張。從飲食衛生、人體健康和烹飪技術要求來看,他的主張多數是正確的,只是他認為市場上買來的酒和肉脯,因未必清潔而不吃,則未免過分小心了。

孔子還有壹些飲食主張,如“唯酒無量,不及亂”,飲酒雖然不必限制數量,但要適度。另外,還有“食不語,寢不言”,“席不正不坐”等,講究吃有吃相,坐有坐相,壹切須合禮儀。

孔子的這些飲食思想,在孔府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孔子的後裔尊崇其思想與主張,在飲食烹飪上自成體系,形成了制作精美、註重營養、風味獨特的菜肴,被稱為“孔府菜”。

藏書始祖

3個人評價

論語

孔子所處的東周王朝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漢民族***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壹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孔子是壹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在古代率先打破‘學在官府’的貴族壟斷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階層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體力行。孔門師生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影響,壹時成為顯學,形成了中國古代的第壹個學派的‘儒家’。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孔子積累和總結了很多教學經驗。他主張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指導。他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說不到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不要輕易告訴他現成的答案。他還提出了許多至今仍有價值的教學箴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強調溫習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思結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強調端正學習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張不恥下問,善於向別人學習。

孔子還搜集和整理了中國古代的文獻《詩》、《書》、《禮》,刪修了魯國史書《春秋》,晚年又讀《易》,對中華上古文化的保存和傳承做出了重大貢獻。[11]

《論語》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