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又稱粵語、廣府話,俗稱白話文,海外稱為唐方言。它是漢語聲調語言和漢語的七種方言之壹,屬漢藏語系,也是漢族廣府人的母語。
粵語起源於中原北部(即河南)的雅語。經過長時間的語言交流、融合和調整,在唐代成熟,發展到宋代,與現代粵語相差不遠。它有完整的九音和六音,並保留了更多古漢語的特征。
廣東約有6700萬人講粵語,加上廣西約2500萬人講粵語,香港700萬人講粵語,澳門55萬人講粵語,泰國500萬人講粵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人講粵語,美國和加拿大200萬人講粵語,全球約有6543.8+0.2億人講粵語。
擴展數據
粵語的起源:
“粵”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嶽”(《漢書》作“南嶽”)。
“越”是壹個通稱,古語“越”和“越”是通假字。先秦古籍中常把長江中下遊以南的部落統稱為“越”,文獻中則稱之為百越、百越、,包括“吳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閔月”(福建)和。
隋唐以後,“越”和“嶽”的含義開始有所不同。前者多用於江浙和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和廣東,早已是嶺南地區的統稱。
百度百科-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