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我國的第壹條大河,同時也是華夏的文明命脈之壹,千百年來,長江的流淌與華夏先民的繁衍息息相關,同樣也留下了不少文化遺產與文物。
在重慶市涪陵城北的長江三峽庫區上遊,有壹處非常著名的景觀,它便是白鶴梁。白鶴梁是壹條長約1600米、寬約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也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壹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壹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如今已經成了重要的旅遊景點之壹,我國還以白鶴梁為中心,在長江水下建成了壹座水下白鶴梁博物館。該博物館在水下40米深處,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白鶴梁遺址以及展示其人文風貌,留存白鶴梁上所鐫刻的歷史遺跡。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1997年11月8日,三峽截流之前的白鶴梁,白鶴梁***存題刻165段,***有3萬余字、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1只,其中涉及水文價值的題刻就有108段之多,其跨越年代從唐代延續到現代,還有全世界唯壹壹處以刻石魚為水標,並觀測記錄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故有“世界第壹古代水文站”之稱。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在白鶴梁之上,有兩條石魚。經過相關專家的鑒定,發現石魚形象逼真且造型飽滿,是古代石匠巧手的傑作,其制作年代應該在唐代時期。除此之外,在白鶴梁的另壹側也有兩條石魚,而它們的造型風格卻與前者大不相同,最終專家們發現,原來這兩條石魚都是清康熙年間補刻上去的,與唐代石魚的年代相差幾百年。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兩側石魚造型風格迥異,卻都有壹個***同的特點,便是二者魚眼部位都在壹個水平線上。更神奇的是,當地人還發現,在春冬交替的枯水期時節,壹旦長江水面的高度與魚眼部位持平,也就是魚身上半部分露出水面時,來年的莊稼就能長勢良好,並獲得很好的收成。由此,當地人也傳出了“石魚出水,以兆豐年”的諺語傳說。
關於當地百姓口口相傳的“石魚出水,以兆豐年”的說法,沒有人知道它的出處,只知道長輩們就已經知曉了其中的道理。曾有考古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研究,並查閱大量古籍資料,尋找關於“石魚出水”這句諺語的準確來源。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浩若煙海的史籍資料中,還真的找到了相關記載。從時間軸上來看,記錄“石魚出水”的最早典籍為《謝昌瑜題記》,其上曰:“據左都押、謝昌瑜等狀申,大江中心石梁……古記及水際有所鐫石魚兩枚……鹹雲:江水退,石魚見,即年豐焾”。意思就是說,謝昌瑜等人偶然發現了石魚出水之事,並將其報告給了當地的通判長官,長官通過實地勘察檢驗,發現其所言非虛,並因此證實了古代關於“石魚見,年豐焾”記載的真實性。
此時有讀者會非常好奇,關於“石魚出水,以兆豐年”的說法,究竟是古人的壹種迷信思想,還是具備壹定科學道理呢?其實從科學角度來講,“石魚出水”確實對於農業生產有著壹定的積極意義。眾所周知,農作物的生長與水文條件存在著依賴關系,灌溉農作物的水量既不能多又不能少,故此壹旦發生旱澇災害,就有可能令農作物大幅度減產。
水量的多寡源於當地河流水位的高低,水位高則來年大澇,水位低則來年大旱,而白鶴梁上石魚所處位置,正好位於“旱澇分界線”之上,壹旦枯水期石魚露出,則說明來年必然有壹個好收成,這與現代水文站所使用的“水尺零點”標註法是同樣的原理。
我國歷來是農業大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這些都是古人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值得後人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