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中國是如何使用硫磺的?

古代中國是如何使用硫磺的?

在生產、生活中,硫黃也是人們常接觸的化學物質之壹。地下溫泉水中四溢出的硫黃氣刺激著人們的感官,認識到它對皮膚病有特別的療效。冶煉中常分解和析出二氧化硫氣體,它使人感到刺鼻的氣味,後來又發現可以采集它。據考在南北朝以前,人們使用的硫黃主要是天然的,後來,特別是在宋代之後,硫黃逐以硫鐵礦中冶煉出的硫黃為主。(張運明:《火藥是用天然硫黃制成嗎?》,《中國科技史料》1982年1期)長期接觸和使用硫黃的實踐,使人們認為:“石硫黃,味酸溫,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清·黃爽輯:《神農本草經》中經,第4頁,中醫古籍出版社,1982)具有金黃色的硫黃的這些性質,特別是它能與水銀相化合的本事,備受金丹家的重視,我國最早壹本金丹著作《周易參同契》描述硫黃與水銀的化學反應說:“河上姹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塵埃。……將欲制之,黃芽為根。”(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1937)由此硫黃也成為丹家制煉“金液”、“還丹’的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