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章對應於王必本的第70章。第二句,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寫的是,“世人不能知,也不能行。”帛書第二版寫著“世人所不能知,其所能為。”壹本帛書和傅儀的書是“人不知,事不可為。”老子的成語是“我”“人”“王”“天下”“聖人”“人”,所以我們這裏用“人”代替“天下”。
本章的主題是“人不知我”,表達了我與人的對立,闡述了對道的兩種不同態度。老子認為,道是世界的主宰,人的壹切行為都要遵循道的規律;然而這個世界往往做不到,原因不外乎不是明道;因此,我應該不辜負我的使命,開始談論它,讓更多的人知道明道——它講述了寫道教經典《道德經》的初衷。
為什麽老子說“吾言易知,行必果”?
我的話好懂,好做。話,這裏作為“理論”解,不是講,而是講老子的理論。老子的理論之所以“易知易操作”,是因為它是對道的高度概括和總結,道是萬物之主,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每天都在接觸老子的思想,實踐老子的理論,所以“知易行難”。
老子的理論極其簡潔,核心思想是“對立統壹”和“公平正義”兩個基本原則。“對立統壹”有兩層含義:壹是對立始終存在。這是眾所周知的,有正有負,有左有右,有大有小。第二,對立面相互轉化。這些人也是每天都在經歷,日日夜夜不斷輪回,這是對立面的相互轉化;年輕的東西成長,從弱到強,從強到老,從強到弱,這也是對立的相互轉化。這些道理眾所周知,看起來也沒那麽深奧。
人有情有男有女,世代繁衍生息,是“對立統壹”的產物。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冬夏藏,也是符合“對立統壹”規律的。人畏天地,擇水而居,結伴而行,獨居而居。這些都是在實踐“對立統壹”的基本規律,並沒有難倒誰。
至於“公平正義”,莊子的萬物之論給了我們壹個精彩而通俗的解讀:
莊子的意思是人有四肢,七竅二出口,五臟六腑,應有盡有,但妳不分貴賤,視全能者為臣,視親族為妾;或者誰來統治為王,或者誰來輪流統治,來掌管妳的身體。妳平等地對待妳身體的各個部分,它們和諧地生活在壹起,沒有君主或國王,但它們能使妳的身體機能正常工作。為什麽人類社會需要王權,需要把人分成高低貴賤,讓壹部分人統治另壹部分人?
在這裏,莊子是用人體的小宇宙來比喻社會的中宇宙,旨在證明王權和等級是偽命題,社會的和諧運行是道的頂層設計,是道對人類社會的饋贈。這是對道家思想中“公平正義”原則的最好詮釋,沒有人能理解,也沒有人不在其中。
為什麽老子說“人不知其所能”?
而人們不能知道,也做不到。能知道的就是不能知道的;不做,就是不做;“智”是指老子的學說,即“對立統壹”和“公平正義”兩個基本原則。
為什麽“對立統壹”難懂難做?因為絕大多數人都為自己的思維設定了界限,這是不可逾越的。凡事都有消極的壹面,但沒人在意。“宇宙的負面是什麽?”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人想跨越這個障礙。但老子並沒有為自己預設禁區。他跨過屏障,嚴肅地對待“宇宙的對立面是什麽?”結果是壹個“道”!“道”是宇宙的對立面,《道德經》就是要把宇宙的對立面展現給大家,幫助人們跨越自己的思維障礙。
思維的邊界是每個人預設的,無處不在。“對立統壹”原則強調認識事物要兼顧正反兩方面,要懂得把握整體,不能壹概而論,不能只想到自己,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可是,又有多少人擺脫不了自己,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壹方,無法從自己的利益泥潭中自拔。於是,利益沖突、痛苦和折磨接踵而至,卻不知這完全是因為自我遮掩。
自己的得失往往扭曲理性,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會被自己衡量。有多少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財產,把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盡辦法讓孩子為自己實現理想,卻沒有認真思考什麽是自己最好的選擇。自己的得失讓* * *贏了囚徒困境,讓* *發展在搖籃裏,讓良好的信任毀於謠言,讓虛無縹緲的利益把自己扔進深淵。人生最難的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打敗自己。
其次,辯證思維是人們無法逾越的另壹個障礙。“善如水,水善萬物而有爭”。很多人還是不明白為什麽是“爭”而不是“不爭”。“弱比強”,多少人絞盡腦汁也解釋不清為什麽弱比強。自從老子的《道德經》出版以來,各種各樣的年輕人,聰明如他們,改造了老子的原文,改變的正是老子思想的辯證思維,留下的是自欺欺人的白癡邏輯。
對立面的相互轉化,就是人要辯證地看問題。弱點不是壹層不變的,會在壹瞬間變大,弱點會變強。只要善於利用事物自身發展的力量,著眼於小事,從簡單做起,也能成就大事;靈活,善於取舍,完全能夠以柔制剛,以弱勝強。“強梁不死,善者必遇敵。”弱者的自信來自於道對正義的維護。如果壹切都是不公平的,那麽道就會“以此為無名的單純”。
但為什麽“公平正義”很難?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喜歡的是帝王的尊嚴,天子的特權,這些在儒家的禮儀體系中是完美的。從此,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被歷代君王毫無保留地繼承下來。農民起義起源於平等,卻以強大而告終。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消滅不了四大家族。權力和地位似乎總是具有巨大的魅力。
財富與地位,權力與榮耀,不僅皇帝難以割舍,普通百姓也難以割舍。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有人願意設立貴族學校,教授貴族禮儀,兜售血統的高貴。千百年來,人們壹直認為,人都是為了高處不勝寒,他們往往是為了個人利益和優越感而奮鬥。當西方自由主義給了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道德保護傘,社會精英為之歡呼雀躍。當“公平正義”開始挑戰自己的利益時,沒有人真的想站出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盡管如此,老子堅信它會像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壹樣,驅除邪氣,增強身體的完整性,糾正錯誤,消除錯誤,最終讓社會回歸公平正義。
老子為什麽離開《道德經》?
最後壹段的解釋涉及到“聖人”的概念。沒有對老子聖人的正確理解,就無法正確解讀老子這段話的寓意。
老子的“聖人”是對立統壹的產物。聖人與百姓是壹對對立面,表現為人格上的無私與自私,能力上的知與不知,社會功能上的無為與有為,社會結構上的稀有與富足的對立。
沒有聖人的社會是不完整的社會,而根據“對立統壹”原理,聖人必然存在,這也可以理解為道家頂層設計的必然結果。聖人的存在彌補了社會的不完美,所以聖人肩負著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必須完成全世界人民都無法完成的任務。
同時,根據“公平正義”的原則,聖人和百姓是完全平等的,百姓的無知永遠不會成為聖人歧視的理由,百姓的無能永遠不會成為聖人抱怨的對象。相反,民不聊生恰恰是激發聖人使命感的動力。這個出發點在很多老子的註解中是完全不被認可的,把老子的寓意解讀為老子對世界的失望和抱怨,以至於老子在這裏似乎是自得其樂,這完全是對老子及其聖人觀的誤解。
話是真的,事是真的。宗,指出地方。我說的是真的,也就是說我的理論是有依據的。君,打個比方。萬物皆有君主,是指萬物都在按照道的規律運動變化。老子說我的理論是對道理的闡述,壹切都是按照道的規律運行的。所以,我說的是道,我說的是明道,就引出了下面的明道。
老公無知,所以我不知道。無知意味著明道。在《道德經》中,“知”是指了解“道”並與明道交流。我不知道,但是我不知道我的反演,也就是說我不能理解我的理論。我的意思是,我的壹切言行都符合道,明道了解我,而沒有明道很難了解我。
懂我的人希望,那我就貴。希望,更少。貴,重要,這裏更多指的是寶藏。註意,這裏的“貴”並不代表優越,因為道家思想是人人平等,所以並不輕視“無明”的內涵。老子在這裏更多的是表達壹種使命感,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掌握了別人沒有掌握的知識。這是道賦予他的特殊使命,所以他必須肩負起別人無法承擔的責任。
聖女是布朗和懷玉。be(pι)。棕色(hè),衣服粗糙。“道”的玉喻是聖人執道,即走聖人之道。聖人之道是什麽?壹個聖人必須不辜負他的使命,為所有的人謀生,為所有的世界創造和平,完成人民無法完成的任務。老子是在用聖人鼓勵自己,他要像聖人壹樣奉獻給世界;既然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是昂貴的,我就應該對這個世界負責,為這個世界盡我的責任,回饋這個世界。這就解釋了老子為什麽要寫《道德經》。並不是像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的那樣,為了穿越函谷關而被迫留下五千字,而是出於自己的使命感,為了世界的和平而盡到了自己應盡的責任。
“人不知我”的雙關語,不僅意味著世人不了解老子的道學理論,也含蓄地表達了世人不了解老子為什麽要寫《道德經》的真實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