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閃電是如何產生的?

閃電是如何產生的?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我們的祖先都對閃電心存敬畏。在古代中國,古人認為雷公電母掌管大自然的雷電。《山海經》說:“雷蛇中有雷神,龍有頭,雷在腹中。”《野東經》記載:“其如牛,蒼白無角,足如雷。”東漢王充在《論雷橫序》中認為:“畫圖之功。圖雷之形重如鼓。”唐代崔致遠《歸畢沅吉梗》中,“使電母雷公,鑿天外之路”;宋代蘇軾《為喜雨傳第二韻章》有詩“興許駕雷公而大電母”。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神話是人類對自然奧秘的解釋。當然,這有時是不科學的。

事實上,閃電是電流的壹種形式。當冷空氣與暖濕空氣相遇時,暖空氣迅速上升形成雨雲。當有暴風雨時,雨滴和冰晶相互碰撞和摩擦,產生強烈的氣流,增加了雲中的靜電荷。此時,雲中的正電荷集中在雲的上部,負電荷集中在雲的下部。當雲底部的負電荷達到壹定程度,就會釋放出電,通過空氣傳播到另壹端。這種能量釋放可以從雲層傳遞到地面或雲層之間。閃電還會加熱空氣,使其迅速膨脹並發出巨大的噪音,從而形成雷電。

閃電發生時,電壓可高達幾十萬伏,閃電中心溫度可高達17000℃ ~ 25000℃,在1/1000 ~ 10秒內可釋放幾百萬到幾億焦耳的能量。

由於空氣密度不均勻,電阻不均勻,閃電的形狀大多曲折,形成樹枝般的光帶。閃電有很多種形式,比如線狀、帶狀、球狀、弦狀、箭狀閃電等等。壹個長距離的閃電要經過50圈左右才會落到地面,所以閃電彎曲的路徑是飄忽不定的。閃電的顏色也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紅色、橙色和黃三。

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大約是3x108m/s..地球半徑約6400公裏,光壹秒鐘可以繞地球跑七圈半!《西遊記》中,吳承恩描寫孫悟空騰雲駕霧,筋鬥十萬八千裏。如果孫悟空翻壹個筋鬥需要壹秒,孫悟空的速度是5.4×105 m/s,比打雷快,但比閃電慢很多。

因為閃電的速度比雷聲快得多,所以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因此,根據閃電和雷聲的不同速度,人們可以計算出人與閃電擊中的地方之間的距離。因為閃電是同時發生的,所以我們可以計算出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閃電之間的距離。如果閃電在西北方向,每10秒聽到壹次雷聲,由於閃電速度很快,其運動時間與雷聲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打雷的時間是10秒,可以算出閃電距離我們大約3400米。

電磁測量

電磁測量包括所有電磁量和其他相關量(交流電的頻率和相角等)的測量。).各種專用儀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磁場計等。)和測量電路,可滿足各種電磁量的測量。電磁測量的另壹個重要方面是非電量(長度、速度、變形、力、溫度、光強、成分等)的電測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電磁量與非電量的相關性的某種效應,將非電量的測量轉化為電磁量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