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越·潘清簡《欽定越史通鑒綱目》正編二卷”李太宗乾符有道元年二月”條載儂智高之父於1039年為交趾所虜;另據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十三卷雲,是年智高十四歲,則其生年當為1025年。又: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壹八O卷“宋仁宗至和二年六月乙”條稱儂智高卒於至和二年四月,是為1055年。
(2)(36)(98)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四裔考七·西原蠻》三三O卷 2587、2588頁。王雲五總編“萬有文庫”本。
(3)元·脫脫《宋史·地理誌六·廣南西路》九O卷2240頁,中華書局1977年版。
(4)(7)(12)(14)(15)(26)(28)(35)(41)(52)(68)(69)(78)(88)(89)(94)(96)《涑水記聞》十三卷139至147頁。
(5)(51)(75)宋·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仁宗平儂智高》十卷1、3、7頁,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1年版。
(6)越·佚名《越史略·阮紀·太宗》二卷7頁,“守山閣叢書”本。按:該書篇目“阮紀”實為“李紀”,此所記系越南李朝太宗皇帝事。
(8)《宋史·太宗本紀》四卷55頁。
(9)(30)(47)(77)(81)(90)(95)(99)《宋史·蠻夷傳三·廣源州》四九五卷14215至 14218頁。
(10)(16)《欽定越史通鑒綱目》正編二卷“李太宗通瑞五年十二月”條、“李太宗乾符有道元年二月”條。
(11)(20)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二五卷170至171頁,“叢書集成初編”本。
(13)(21)越·史館欽奉編定《大越史記》本紀二卷“李太宗通瑞五年十二月”條、“李太宗天感聖武五年九月”條。
(17)(27)清·蘇士俊《南寧府誌·雜類誌·馭蠻》四O卷12至13頁,清乾隆七年(1742年)版。
(18)越·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二卷“李太宗明道二年九月”條。
(19)(86)宋·李攸《宋朝事實·兵刑·平廣南蠻賊儂智高》十六卷253、 255頁,“萬有文庫”本。
(22)《宋史·仁宗本紀》十壹卷227頁。
(23)(24)《續資治通鑒長編》壹六八卷“宋仁宗皇佑二年二月丙戍”條、“五月戍申”條。
(25) 同(9)按亓赟之“亓”,《續資治通鑒長編》作“丌”,《宋朝事實》作“元”,《涑水記聞》作“( )”,《文獻通考》作“並”,《宋朝事實類苑》作“邢”,此依《宋史》校點本。
(29)(31)(45)(93)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壹九八冊“蕃夷”五之61、62、 64。
(32)同(5)2頁。按:“陳珙”,壹作“陳拱”。
(33)(53)(55)清·畢沅《續資治通鑒》五二卷“宋仁宗皇佑四年五月乙巳”條、“宋仁宗皇佑四年五月癸醜”條、“宋仁宗皇佑四年五月壬戌”條。
(34)(64)宋·滕元發《孫威敏征南錄》2、4頁,“續金華叢書”本。
(37) 宋·余靖《武溪集·大宋平蠻碑》五卷3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下同。
(38)《宋史·蠻夷傳三·撫水州》四九五卷14214頁。
(39) (42)(43)宋·曾鞏《曾南豐文集·與孫司封書》五卷3頁,清宣統二年(1910年)上海會文堂粹記版。
(40)宋·魏泰《東軒筆錄》十二卷11頁,“禆海叢書”本。
(44)清·謝啟昆《廣西通誌·宋士堯傳》二六壹卷3頁,清同治四年(1865年)補刊本。
(46)(60)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集賢校理丁君(寶臣)墓表》二五卷207、208頁,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元刊本。
(48)清·魏篤《潯州府誌·宦跡誌·良循·孫抗》十九卷2頁,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刊本。
(49)宋·王安石 《臨川先生文集·廣西轉運使孫君(抗)墓碑》八九卷555頁,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無錫孫氏小淥天藏影宋本。
(50)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忠孝節義·潘盎、謝福》五四卷60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4)同(50)《忠孝節義·曹覲》五三卷692頁。
(56)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忠孝》四卷36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
(57)同(50)《忠孝節義·趙師旦》五三卷691頁。
(58)同(49)《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丁君(寶臣)墓誌銘》九壹卷572頁。
(59)同(23)壹七三卷“宋仁宗皇佑四年五月癸亥”條之註。
(61)同(49)《桂州新城記》八二卷519頁。
(62)宋·王铚《默記》下卷42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
(63)宋·曾鞏《隆平集·儒學行義·孔宗旦》十五卷16頁,清康熙刻本。
(65)宋·宋祁《宋景文集·上仁宗論河北及嶺南事宜》拾遺九卷3頁,“湖北先正遺書”本。
(66)同(62)上卷11頁。
(67)同(65)《高觀文(若訥)墓誌銘》六O卷3頁。
(70)同(23)壹七四卷“宋仁宗皇佑五年正月庚申”條。
(71)同(50)《將帥才略·侍其淵》五五卷724頁。
(72)(73)宋·楊仲良《通鑒長編織事本末·廣源叛蠻》五O卷5至6頁。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廣雅書局刻印本。
(74)宋·李摯《忠肅集·東上閤門使、康州團練使陶公(弼)墓誌銘》十二卷159頁,“叢書集成初編”本。
(76)同(23)壹七六卷“宋仁宗至和元年四周庚申”條。
(79)《宋史·余靖傳》三二O卷10410頁。
(80)同(37)《大宋平蠻京觀誌並序》五卷4頁。
(82)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儂智商》三壹卷18頁,“萬有文庫”本。按:狄青斬敗將數,《宋史·狄青傳》雲三十人,《武溪集·大宋平蠻碑》曰三十壹人,《默記》上卷作三十余人,略有出入,確數俟考。
(83)同(40)四卷1頁。
(84)宋·劉延世《孫公(升)談圃》上卷4頁,“說庫叢書”本。
(85)見清·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南寧府部·藝文》壹四四五卷壹七五冊1至2頁,中華書局影印本。
(87)同(11)《權智》十三卷88頁。
(91)(101)《宋史·肖註傳》三三四卷10733頁。
(92)同(4)143頁。按:儂智高被捕之子,《宋史·廣源州傳》四九五卷14281頁,《隆平集·儂智高傳》二O卷15頁(清康熙版)均書之為繼宗、繼封,明·李文鳳《越嶠書》四卷23頁(廣西第二圖書館藏油印本)則作繼宗、繼隆,各說不壹,是非待辨。
(97)見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工作委員會、壯族文學史編輯室編《壯族民間故事資料》三集2至13頁,1959年鉛印本。
(100)同(2)《四裔考六·南詔》三二九卷2586頁。
(102)見王雲、方齡貴《大理五華樓新發現宋元碑刻選錄》15至18頁,1980年中國元史學會成立大會論文,油印。
(103)同(23)壹八O卷“宋仁宗至和二年六月乙巳”條之註所引。
(104)參見黃現璠著《儂智高》,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105)見黃振南:《壯族英雄儂智高》,《南國早報》,2009年7月11日。
(106)淩春輝:《論壯族民間傳說中的儂智高》,《百色學院學報 》2007年第1期。
(107)黃現璠著《儂智高》,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108)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韋純束撰“序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109)《民族文獻提要1949~1989》第627頁,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110)《廣西民族研究》本刊編輯部撰《開拓壯學 真誠奉獻——紀念壯族著名教授黃現璠誕辰100周年》,載《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111)黃現璠著《儂智高》,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羅彩娟:《儂智高研究綜述》,《廣西民族研究》 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