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炎帝創市起因經過結果

炎帝創市起因經過結果

炎帝創市起因經過結果如下:

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原始交換的創始人。從古籍記載的傳說來看,炎帝神農之時原始產品交換開始萌芽。《易.系辭》雲:神農以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意思是說炎帝神農為了解決大家的剩余產品,設立了集市,讓大家相互交換。

由於耒耜和弓箭的發明,由於醫藥的興起,原始社會出現了生產力空前發展的新局面。種植的糧食多了,獵獲的東西多了,不僅能填飽肚子,而且有了剩余。於是,各族人民要求相互調節產品的願望便應運而生了。

生活在中原壹帶的炎帝族和黃帝族,希望用糧食換取獸肉皮革;西部的犬戎族和東部的夷族希望互換皮毛與紡織品;北部的狄族與南部的蠻族各希望得到谷類和麥類。組織社會產品交換的重任便歷史地落到了擔任著百族之長的炎帝神農氏的肩上。

炎帝神農氏是在伏羲氏和軒轅氏之間擔任百族之長的。《桓子新論》說昔神農繼宓羲(即伏羲編者)而王(音天下編者),《易經註》說庖犧氏亦即伏羲氏歿,神農氏作,《史記》說軒轅之時,神農氏以衰……諸侯鹹號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

炎帝史書記載

易·系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谷與助,百果藏實。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而耒耜的發明和五谷的種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證實。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壹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隨州市冷坡埡,天門石家河,湖南澧縣夢溪三元宮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均發現稻谷的遺存和大量的生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