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主要描述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現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面貌。這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書籍。
對書名或背景的註釋
直到現在《戰國策》的作者還沒有確定,原名是《國策》、《國事》、《長短》、《故事》、《長書》、《修訂書》。西漢末年,劉向在整理群書時,在皇家圖書館發現了六種兵家手抄本,但內容混亂,文字不全。於是劉向根據國家編撰了《戰國策》。所以很明顯《戰國策》不是壹個人壹次寫成的,劉向只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者。因為他的書大多記錄了戰國時期縱橫家輔佐各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所以劉向把這本書命名為《戰國策》。
北宋時期,戰國政策相當失落,曾鞏對此進行了修正。1973年期間,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壹批帛書,其中壹本與現行版《戰國策》相似,經整理後命名。本書共***27篇,其中11篇內容和正文與現行版《戰國策·史記》基本壹致。
文體規則和布局
本***第33卷:
董1卷
西周政策卷1
《秦策》卷五
齊澤6卷
楚澤第四卷
趙策第四卷
《魏策》卷四
第三卷
《延策》卷三
宋維策1卷
中山政策卷1
***497篇。有記載的歷史,從前490年到前221年,高建立是為了攻打秦始皇。
評價
《戰國策》壹書反映了戰國時期的社會面貌。在當時,知識分子精神不僅是壹部歷史著作,而且是壹部非常好的歷史散文。作為反映戰國歷史的史料,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壹些重大歷史事件,是戰國歷史的生動寫照。它詳細記錄了當時縱橫家的言論和事跡,展示了他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才華,也記錄了壹些勇者的生活方式。《戰國策》的文學成就也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它標誌著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壹個新時期,具有突出的文學性,特別是在人物的刻畫、語言文字的運用、寓言等方面。
《戰國策》的思想內容是復雜的,主要反映了兵家的思想傾向,但也反映了戰國時期思想活躍、文化多元的歷史特點。戰國策的政治觀比較進步,最突出的是重視人才的政治思想。
《戰國策》壹書對司馬遷《史記》傳記風格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國策》歷來以其文學價值為研究者所稱道,但對其思想卻眾說紛紜。這是因為該書與後世儒家思想不符,過於追求名利。而且誇大了縱橫家的歷史作用,降低了歷史價值。/wxmz/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