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農歷把壹年分為四個季節、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侯。五日為壹侯,三侯為壹氣,六氣為壹時,四時為壹年。氣為節氣,時為季節,人們常說四時八節,這裏的時就是季節,四時即為四季。《禮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八節:古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為八節。《左傳.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孔穎達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用此八節之日,必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節氣:從小寒起,太陽黃經每增加30°便是另壹個節氣。計有:小寒、立春、驚蟄、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十二個節氣,連同十二個中氣,總稱為二十四節氣。
壹、二十四節氣
立春:每年的陽歷2月4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15°時開始。我國習慣以立春作為春季開始的節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秋立夏同。”立春是正月的節氣,立,開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天開始了。
雨水:每年陽歷的2月19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正月中,天壹生水,春始屬木,然木生者必水也,故立春之後繼之雨水。”雨水是二月的中氣,雨水以後,我國大部份地區雨量逐漸增加。
驚蟄:每年陽歷的3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蜇蟲驚而出走矣。”驚蟄是二月的節氣,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冬眠動物將出土活動。我國大部份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華中有農諺雲:“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春分:每年陽歷的3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0°(春分點)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為之春分。”也就說春分把春季的九十天分為兩半。《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二月的中氣,此日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其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份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農諺雲:“春分麥起身,壹刻值千金。”春分這壹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升起,從正西方落下。春分以後至秋分前,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從正東和正西,逐漸向東北和西北偏移。
清明:每年陽歷的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是三月的節氣,我國大部份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了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這壹節氣開始的壹日為清明節,有踏青掃墓的習俗。
谷雨:每年陽歷的4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有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谷雨是三月的中氣,谷雨前後,壹般天氣較暖,雨量也較以前增加,是我國北方春季作物播種、出苗的重要季節,農諺有“谷雨前後,點瓜種豆”。
立夏:每年陽歷的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我國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節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假,大的意思。《易.家人》:“王假有家。”陸績註:“假,大也。”立夏是四月的節氣,是夏天的開始。這時農作物生長漸旺,田間管理日益繁忙。小麥開始吐穗,農諺“有立夏麥呲牙”。
小滿:每年陽歷的5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6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小滿是四月的中氣,這時我國北方夏熟作物籽粒漸飽滿,南方進入夏收夏種季節。
芒種:每年陽歷的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嫁種矣。”芒種是指壹些有芒的作物開始成熟的意思。種是指種子,就是說帶芒的莊稼已經結了種子。芒種是五月的節氣,此時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在農業生產上,多忙於夏收夏種。
夏至:每年陽歷的6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夏至點)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至此假大而至極也。”《漢學堂精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壹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意思是說,至有三個含義:壹是說陽氣已經到了極至,二是說陰氣已經開始來到,三是說太陽往北已經到了頭。夏至是五月的中氣,此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白晝漸短。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短期間內氣溫繼續升高。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開始。這時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需加強田間管理。華中農諺雲:“夏至棉田草,勝如毒蛇咬。”
小暑:每年陽歷的7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0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是六月的節氣,還不到最熱的時候。這時正值初伏前後(初伏在夏至後二十壹天至三十天之間,小暑到大暑是夏至後十五至三十天),我國大部份地區進入壹年最熱的時期。農業生產上,多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
大暑:每年陽歷的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夏歷)。小大者,就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大暑是六月的中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我國大部份地區常為壹年最熱時期,進入汛期雨水較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說,也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開的時期。
立秋:每年陽歷的8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35°時開始。我國習慣以立秋作為秋季開始的節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揫也,物於此時而揫斂也。”立秋是七月的節氣,農作物開始停止生長,農諺有“立秋種啥啥不收”,此後氣溫開始下降。
處暑:每年陽歷的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七月的中氣,此後我國大部份地區氣溫逐漸下降,大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壹般每侯只降半度左右,由大暑到處暑前***降溫不到3度。處暑後壹侯能降2度左右,因此是比較明顯的壹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征。
白露:每年陽歷的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是八月的節氣,這時我國大部份地區天氣漸涼,氣溫顯著下降,夜間比較涼,早上露水比較多。
秋分:每年陽歷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八月的中氣,此日和春分壹樣,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此後陽光直射更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天文學上規定秋分為北半球秋季開始。我國北方進行秋收秋種。從春分後到秋分前這壹段時期,太陽是從東偏北處升起,從西偏北處落下。只有春分秋分這兩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升起,從正西方落下。此後到春分前太陽是從東偏南處升起,從西偏南處落下。
寒露:每年陽歷的10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9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九月的節氣,這時我國大部份地區天氣涼爽,進行秋收秋種,寒露是表示氣溫很低,露水很涼,將要結霜。所以有“壹場秋雨壹場涼,三場白露壹場霜”的說法。
霜降:每年陽歷的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九月的中氣,霜降前後我國黃河流域壹般出現初霜。我國各地出現初霜的日期不同,壹般北方早南方遲,山地早平地遲,其出現早晚受地理條件和地形的影響很大。我國南方地區進入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
立冬:每年陽歷的11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我國習慣以立冬作為冬季開始的節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是十月的節氣,冬天開始了,這是黃河中下遊地區即將結冰。
小雪:每年陽歷的11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4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詞。”小雪是十月的中氣,這時黃河流域壹般開始下雪,地開始封凍,農諺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之說。
大雪:每年陽歷的12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5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壹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是十壹月的節氣,黃河流域壹帶見有積雪,河流開始結冰。即便是氣溫偏高的的年份,到了大雪土地也要封凍了,所以農諺有“大雪不封地,不過三五日”的說法。
冬至:每年陽歷的12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70°(冬至點)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壹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壹月中(夏歷)。陰極而陽始之,日至南,漸長至也。”唐朝詩人杜甫有詩“冬至陽生春又來”,就是指陰極陽來。冬至是十壹月的中氣,此日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白晝漸長。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然必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少,故在短期間內氣溫繼續降低。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
小寒:每年陽歷的1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8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矣。”小寒是十二月的節氣,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我國大部份地區進入嚴冬時期。
大寒:每年陽歷的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為大寒。”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氣,這時我國大部份地區唯壹年的最冷時期。
二、七十二侯
我國古代黃河流域的物侯歷,以五日為壹侯,三侯為壹氣,壹年分二十四氣,***七十二侯。每侯以壹個物侯現象相應,叫“侯應”,表示壹年中物侯和氣候變化的壹般情況。七十二侯的侯應有兩類:壹類是生物侯,其中有動物的,如鴻雁來、寒蟬鳴、蚯蚓出等。也有植物的,如桃始華、萍始生、禾乃登等。另壹類是非生物侯,如水始冰、雷乃發聲、土潤溽暑等,內容非常廣泛。但是其中也有觀察錯誤,不合於科學事實的情況,如鷹化為鳩、雀入水為蛤等。七十二侯的起源甚早,在先秦古籍《逸周書》中所記載的已告完全確立,對農事活動曾起過壹定作用。由於侯的時間單位較小,而氣候的年際及地區差別很大,故難以廣泛運用。現將根據《農桑通訣》所載七十二侯列出,以作大家茶余飯後的閑資。
春季:
立春:第壹侯,東風解凍。第二侯,蜇蟲始震。第三侯,魚陟負冰。
雨水:第壹侯,獺祭魚。第二侯,侯雁北。第三侯,草木萌動。
驚蟄:第壹侯,桃始華。第二侯,倉庚鳴。第三侯,鷹化為鳩。
春分:第壹侯,玄鳥至。第二侯,雷乃發聲。第三侯,始電。
清明:第壹侯,桐始華。第二侯,田鼠化鴽。第三侯,虹始現。
谷雨:第壹侯,萍始生。第二侯,鳴鳩拂羽。第三侯,戴勝降於桑。
夏季:
立夏:第壹侯,螻蟈鳴。第二侯,蚯蚓出。第三侯,王瓜生。
小滿:第壹侯,苦菜秀。第二侯,蘼草死。第三侯,麥秋至。
芒種:第壹侯,螳螂生。第二侯,鵙始鳴。第三侯,反舌無聲。
夏至:第壹侯,鹿角解。第二侯,蜩始鳴。第三侯,半夏生。
小暑:第壹侯,溫風至。第二侯,蟋蟀居壁。第三侯,鷹始摯。
大暑:第壹侯,腐草為螢。第二侯,土潤溽暑。第三侯,大雨時行。
秋季:
立秋:第壹侯,涼風至。第二侯,白露降。第三侯,寒蟬鳴。
處暑:第壹侯,鷹乃祭鳥。第二侯,天地始肅。第三侯,禾乃登。
白露:第壹侯,鴻雁來。第二侯,玄鳥歸。第三侯,群鳥養羞。
秋分:第壹侯,雷始收聲。第二侯,蜇蟲壞戶。第三侯,水始涸。
寒露:第壹侯,鴻雁來賓。第二侯,雀入大水為蛤。第三侯,菊有黃華。
霜降:第壹侯,豺乃祭獸。第二侯,草木黃落。第三侯,蜇蟲鹹俯。
冬季:
立冬:第壹侯,水始冰。第二侯,地始凍。第三侯,雉入大水為蜃。
小雪:第壹侯,虹藏不見。第二侯,天氣上升。第三侯,閉塞成冬。
大雪:第壹侯,鹖鴠不鳴。第二侯,虎始交。第三侯,荔挺出。
冬至:第壹侯,蚯蚓結。第二侯,麋角解。第三侯,水泉動。
小寒:第壹侯,雁北鄉。第二侯,鵲始巢。第三侯,雉始雛。
大寒:第壹侯,雞始乳。第二侯,征鳥厲疾。第三侯,水澤腹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