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曲則全枉則直原文及翻譯註音

曲則全枉則直原文及翻譯註音

曲則全枉則直原文及翻譯註音如下:

原文及註音: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壹為天下式。

qǔ zé quán,wǎng zé zhí;wā zé yíng,bì zé xīn;shǎo zé dé,duō zé huò,shì yǐ shèng rén bào yī wéi tiān xià shì。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bú zì xiàn,gù míng;bú zì shì,gù zhāng;bú zì fá,gù yǒu gōng;bù zì jīn,gù zhǎng。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fū wéi bù zhēng,gù tiān xià mò néng yǔ zhī zhēng。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gǔ zhī suǒ wèi “ qū zé quán ” zhě , qǐ xū yán zāi ? chéng quán ér guī zhī 。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壹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

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麽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壹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據《史記》等多部古籍記載,老子是春秋時期的陳國苦縣人,在老子去世後,苦縣又屬於戰國楚國和漢朝楚國。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壹。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