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達500年的諸侯割據,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3.統壹有利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實現國家統壹,結束了長期的割據混戰。隨後,割據所造成的攻城掠地的屠戮,“以鄰為壑”之爭,交通的阻礙,諸多制度的差異,人物的異形等等都可以避免和消除。
4.在壹個統壹的環境中,社會經濟和文化可能會進壹步發展。雖然這壹有利條件在秦統壹後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統壹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文化從壹開始就迅速發展,並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壹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這與秦的統壹是分不開的。
擴展數據:
秦朝(公元前221-207)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王朝,是戰國時期秦國發展起來的。秦人的祖先菲達是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後代,被賜以嬴姓。在秦穆公的時候,他是個聰明人,虛心納諫,滅了十二國,開了幾千裏,日益強大。
361年前,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的兩次變法,使秦國經濟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末期最繁榮的諸侯國。秦先後滅了朝鮮、趙、魏、楚、燕、齊,完成了統壹大業。
221年前,秦王稱帝,史稱“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設置三官九臣管理國家事務;局部廢除分封制,代之以郡縣制;實行圖書同語、汽車同軌、統壹計量。北攻匈奴,南征伐數百處,築長城擊退外敵,掘靈渠接水系。
百度百科-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