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第壹,讀經典,讀歷史
壹個富人說要讀聖經[2],壹群狹隘的人也說要讀聖經。不僅是“讀書”,更是“救國”。“時不時的學習,不是嗎?”[3]可能是這樣,但是甲午戰爭戰敗了。——為什麽單單說“甲午戰爭”?是因為那時候學校還開著,在經學廢除之前。
我以為伏案不深的朋友現在不用埋頭縫書了。如果他長期沈迷於舊書,那麽不妨讀讀歷史,尤其是宋明史,尤其是野史;或者看雜七雜八的故事。現在的中西方學者,聽到“四Ku全書總目”[5]這個名字,幾乎是魂不附體,膝蓋總是會發軟。其實書的原本風格變了,錯別字加了,連文章都刪了。最方便的是密室系列[6]中的兩種客家[7],壹種是宋版,壹種是斯版,對比壹下就知道了。正史也是如此,“官編”和“王授權”。不僅是傳記性的,而且要擺上“歷史架子”;裏面的
也不敢說什麽。都說字裏行間有好有壞,但誰有那麽多心思去猜無聊的Hulu?至今我還是說“我會把我的生平事跡申報給國史館做傳記”,那就算了吧。
野史的和雜說的故事難免誤傳,令人反感,但我們可以看清過去,因為它不像正史那麽矯情。再看宋代的事件,三朝北聯[8]的編纂已經成了古董,太貴了,但是新印的宋人故事集[9]還是便宜的。明代《野收購》【10】原創,但也被打造成古董,每件幾十元;很容易從《明南北略》[11]、《明史集》[12]和新印的《痛史》[13]入手。
歷史書本來就是過去的舊書,與侵略成性的勇士無關。但是我之前說過,如果過不去,我們可以去查壹下,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多相似。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我們當時迷茫的行動,迷茫的思想,都出了問題。
如果妳試著去中央公園,妳可能總是會遇到妳的祖母,她的孫女在玩耍。這位祖母的出現預示著那個嬰兒的未來。所以如果有人想預測妳老婆未來壹天的有錢模樣,看看她婆婆就知道了。當然也有壹些不同,但相差不遠。這就是我們審計的用途。
但我並不是說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也無能為力,我奉勸人們對“過去”心存敬畏,認為它已經鑄造了我們的命運。勒邦先生[14]說,死者的力量大於生者,這是事實,但人類是在進化的。據張將軍說,美國某個地方禁止進化論[15],真是嚇死我了。但是,妳禁了,總會進的。
總之,越讀歷史,越能體會到中國改革的緊迫性。雖然是國民性,但要改革就必須改革,否則寫在雜史上的就是前車之鑒。壹改革,就不用怕孫女永遠像奶奶壹樣了。比如,老奶奶的腳是三角形的,行走困難,而小女孩的腳卻長滿了腳,會飛;婆婆家的老太太得過天花,臉上有些缺點,但她老婆打了牛痘,所以皮膚細,肉白:這就差遠了。
12月8日。
第二,持有和挖掘
在中國,當人們遇到壹個有不祥征兆的人會讓他們感到不安時,他們總是使用兩種方法:壓碎他或舉起他。
壓制的話,就用舊習慣舊道德,或者依靠官方力量。所以,妳雖然為人民而戰,卻往往會因為這個“做”而滅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安心。當妳拿不下來的時候,妳就把它舉起來,想著把它舉起來讓它高壹點,讓它滿壹點,就可以對自己無害壹點,心安理得壹點。
聰明的人,自然也有利潤和贊美,比如有錢的老的,演員的,總經理的等等;但是,在壹般的粗人中,那些沒有“讀過經典”的人,很可能只是為了避免傷害。也就是說,就所崇拜的神道而言,它壹般都是兇猛的。不言而喻,火神和瘟神,甚至財神都是像蛇和刺壹樣可怕的野獸;觀音菩薩很可愛,但那是印度傳入的,不是我們的“國粹”。綜上所述,被誇的人十有八九不是好東西。
既然十有八九不是好事,後面還會被表揚,結果自然會與支持者的希望適得其反。不僅能讓他們不安,還能讓他們非常不安,因為人的內心是不容易被滿足的。然而,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壹點,他們仍然把它視為安全的方式之壹。
我記得有壹本講笑話的書,書名忘了。也許是在森林裏笑[16]。據說當壹個知縣出生時,因為他是壹只老鼠,成員們集資鑄造了壹只金老鼠作為禮物。知縣收下後,又找了個機會對大眾說:明年正好是妻子的壹生;她比我小壹歲,屬牛。事實上,如果妳不先送金老鼠,他絕不敢想到金牛。壹旦放手,就很難收拾了。不管金牛是不是沒能力送,就算送了,也怕姨媽是大象。大象不在十二生肖裏似乎不太合理,但這是我為他設想的方式。當然,知縣還有其他深不可測的招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時期,我在S市,來了壹個大都督。[17]雖然出身綠林大學,但他從來不“讀經典”(?),但仍是顧全大局,傾聽民意,但自君子乃至庶人,都用了祖傳的捧法來捧。這壹次拜訪,那壹次恭維,今天送衣服,明天送廂房席,贏了他連得意忘形,結果漸漸變成老官僚,開始刮地。
最奇怪的是,北方省份的河流比屋頂高那麽多。剛開始的時候,自然是為了防止它坍塌,所以我們在上面放了壹點土;沒想到,槳越高,壹旦斷了,災難就越大。於是我們“搶堤”、“護堤”、“防堤潰”。顏色很多,大家都苦。如果我看到河水泛濫,我會挖河底而不是加堤。
覬覦金牛座的,不僅是金老鼠,還有死老鼠。然後,這輩子連生日都沒必要了。光是存祝福語就已經是壹大樂事了。
中國人自尋煩惱的根源在於持有,而“自求多福”的方式[18]在於挖掘。其實勞動量都差不多,只是從慣性太大的人的角度來看,他們覺得還是比較省力的。
十二月十日。
第三,第壹個和最後壹個
韓非子說,賽馬的秘訣在於“不做第壹,不做最後”。【19】雖然看起來像我們這種外行,但也覺得很有道理。因為如果妳在歌的開始就拼命跑,妳的馬力就會被耗盡。但那第壹句話只適用於賽馬,可惜中國人把它當成了人命關天的金針。
中國人不僅“不當頭”,“不惹禍”,甚至“不先帶福”。[20]所以壹切都不容易改革;壹般沒人怕當先鋒,也沒人怕當先鋒。然而,人性真的能像道家說的那樣淡定嗎?我想要更多。既然不敢拿,就得用陰謀詭計和手段。就這樣,人變得越來越膽小。既然“不是第壹”,自然不敢“不恥下問”。所以雖然是人數眾多,但是看到危機就“鳥獸散”了。如果偶爾有幾個人不肯回頭受罪,大眾評論員都會說他們是傻子。“執著”的人也是如此[21]。
我有時偶爾去看學校運動會。這種競爭不像兩個敵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慘烈,但會因為競爭而挨罵甚至打起來。但這些東西是另壹回事。走路的時候,大概是最快的三四個人到達決勝點,其余的都很放松。他們中的壹些人甚至失去了完成預定圈數的勇氣,中途擠進了觀眾群。或者假裝摔倒讓紅十字會用擔架把他擡走。如果偶爾有壹個人跑了,即使他落後,大家也會嘲笑他。也許是因為他太笨了,不可能是最後壹個。
所以,中國壹直以來失敗的英雄很少,頑強抵抗的很少,敢單打獨鬥的軍人很少,敢喊漢奸的跟班很少;看到勝利的跡象就紛紛聚集,看到失敗的跡象就紛紛逃離。打仗比我們厲害的歐美人,打仗不壹定厲害的匈奴人、蒙古人、滿族人,如入無人之境。“分崩離析”這個詞,真的很有自知之明。
“不以最後為恥”的人很多。無論發生什麽,他們都害怕自己永遠不會壹下子“分崩離析”。每次看運動會,我常常會想,勝利者是可敬的,而落後卻依然不停止奔向終點的競爭者,看到這樣的競爭者而沈默的看客,才是中國未來的脊梁。
四。敗育和種子破碎
最近對於年輕人的創作,突然出現了“流產”的秋天,有壹大批渴望和平的人。我現在相信,發明這種說法並無惡意,只是偶爾會說;該和好的也情有可原,因為事情大概就是這樣。
我不明白為什麽中國人在舊的情況下如此冷靜,在新的機會下如此暴躁。妳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此愧疚,對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如此愧疚?
有著高超學識和遠見卓識的先生們啟示我們:不生聖賢、英雄、天才,就不要生;如果寫出來的東西不是不朽的,就不要寫;如果改革沒有突然變成極樂世界,或者至少給我(!)還有更多福利,別動!.....那麽,他是保守派嗎?據說不是。他是壹個革命者。只有他有公平、公正、穩健、完整、和平、沒有濫用的改革法律;我現在在實驗室研究,還沒研究。什麽時候研究?回答:我不確定。
壹個孩子第壹步學習的第壹步,在大人眼裏,確實是幼稚的,危險的,畸形的,或者幹脆就是可笑的。但不管是什麽樣的笨女人,她總是帶著真誠的希望看著他邁出這第壹步,絕不會因為他幼稚,害怕阻礙富人路線而“逼死他”;它永遠不會禁止他躺在床上,讓他躺著學習,直到他會飛再到地面。因為她知道,這樣做的話,她就是100歲也不會走路了。
自古以來,所謂學者,對於後來者,都是致力於宣傳或變革的禁錮。這年頭有禮貌是很自然的。任何壹個出來的人,大概都會遇到壹個會婉拒電話的學士:留下來,請坐。然後我們講了道理:調查,研究,推敲,修煉,...結果是我們在原地老死。否則就會得到“搗亂”的稱號。我和現在的年輕人壹樣,問過死了和沒死的老師要走的路。他們都說:不要東不要西不要南不要北。但是不要說應該是東,西,南,北。我終於看到了他們的內心:這只是壹個“不去”。
坐等安寧,坐等進步,如果可以,那自然是好的,但妳可以擔心的是,妳所等待的最後不會到來;不生孩子,不墮胎,等待壹個英雄般精彩的孩子[22]也是壹件很欣慰的事,但令人擔憂的是最後什麽都沒有了。
如果妳認為與其得到優秀的寶寶,不如停止種植,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但要想永遠聽到人類的腳步聲,我覺得墮胎比不生孩子更有希望,因為已經明確證明了可以生孩子。
12月20日。
嗜酒者互誡協會
【1】本文最早發表於1925年12月10日、12日、22日北京《國民報》副刊。
[2]張財主指人。讀經救國請參考本卷[11]第131頁註。
[3]“邊學邊學”這句話,見《論語》。“說”與“曰”相同。
(4)開派廢經。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後,很快采取了壹些改良措施。戊戌變法(1898)期間,光緒皇帝於7月6日頒布法令,設立普通中小學,改書院為學堂。6月20日,頒布了廢除科舉八股的聖旨,稱“凡用四書五經者,壹試。”
[5]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庫全書館成立,官員們用了十年時間,分別對宮中收藏的書籍和民間贈送的書籍進行了挑選和記錄。人們花了* * *三種書進行挑選和記錄,分為四個部分:經典、歷史、兒童和藏書,號稱“詹姆斯四世國王”,它在壹定程度上起著保存和整理文獻的作用;然而,它也是清政府文化控制的具體措施之壹。任何被認為“違反法律”的書,要麽被“徹底銷毀”、“銷毀”,要麽被篡改,使其後來毫無根據。[6]《林朗密室系列》是清代胡煒的校刊,共* * *五集36種。收藏的書籍主要是奇聞軼事、記敘文、解說類的書籍。
[7]《毛婷客家方言》為宋代黃休復所作,十卷* *。內容是記錄五代至宋代(約公元十世紀)蜀中的雜事。
[8]《三朝北盟編》為宋代許所編,卷* * * 250。該書收集了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至高宗紹興三十壹年(1161)的宋金和平戰爭史料。
[9]宋代故事集系列,指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宋代書籍(均為筆記小說),夏敬觀主編,已出版20余種。
[10]《野集》為《萬歷野集》,明代沈德福所撰,三十卷,四個補遺。它記錄了宗申從明朝建立到萬歷年間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市井話。【11】明代南北簡介明代指南北。清代六大奇觀。《北略》二十四卷,記錄萬歷四十四年(1616)至崇禎十七年(1644)的事件;《南略》十八
與《北略》有關的壹卷,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元年(1662)南明帝李詠被害壹案。
【12】《明史集》是清代的俗人文集,共27卷,16種明史。每本書記載的都是明末遺風。有壹個首都劉雲局的排印。
[13]樂天居士主編的《痛苦的歷史》共三集。辛亥革命後,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刷,收錄明末清初野史20余種。
[14]勒邦·勒彭(1841—1931),法國社會心理學家。他在《民族進化的心理規律》壹書中說:“要理解種族的真正含義,就要同時延伸到過去和未來。死人比活人無限多,也比他們強大。”(張功標譯,商務印書館版)參見《熱風》、《隨想錄》第38頁。
【15】關於美國禁止進化論,張在《甲寅周刊》第十七卷。
號(1925年11月7日)在《再解義》中說:“十——尼在田瑞西州。對更虔誠的人的尊重也是如此。這是州憲法規定的。每本教科書。理性與聖經相矛盾。應該被禁止。該州有壹個城市叫代唐代頓。在它的小學。有個老師叫JohnThomasScopes。教弟子進化論。州政府非常憤怒。這是違背教義的。再碰憲法。指名道姓逮捕史的家人。法官問他的罪行。”後來,因“讀其文士。罰款100元。”進化論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其著作《物種起源》中提出的基於自然選擇的進化理論。它揭示了生物起源、變異和發展的規律,對現代生物科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6】笑林廣記馮夢龍編纂的《笑林廣記》明代十三卷,清代被禁。後來書店把它改編成了《笑林廣記》,有編者簽名的十二卷。
人們。關於金老鼠的笑話,見本書第壹卷(亦見《廣孝賦》第二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革命是辛亥革命。s市,指紹興;總督指的是王金發。見《範愛農朝花夕拾》及其關註。王金發曾領導浙東洪門會平陽派,號稱萬人千面,所以作者戲稱他為“綠林大學出身”。
【18】關於“自求多福”的語言,見《詩經·大雅·文王》:“常與自己的生活相配,求多福。”意思是只要跟著命運走,福祿就來了。
[19]“非第壹,非最後”見本卷第110頁註[29]。
20)《不做武將》出自《禮記·譚公》:“不做武將不好嗎?”據漢代鄭玄註:“為兵攻而攻,謂之榮守”。“勿以禍水為始”“勿以先福”。見莊子故意:“勿先為福,勿先為禍;感覺要跟著,逼著走,逼著開始。”
【21】關於“持之以恒”的語言,參見荀子《勸學篇》:“持之以恒,可以金石為開。”雕刻的意義。
[22]寧馨兒晉松時代的壹句諺語。《王進延川書》:“什麽使壹個老婦人快樂?”辛辛兒的意思是“這樣的孩子”。寧,如是;心,壹個助詞。